人言常雲十惡不赦,這十惡之罪,謀反為首,乃曆朝曆代帝王最為忌憚的一件事情,漫說前史,單說大唐朝就已經短短二三十年之間,就已經多次出現謀反之事,因謀反而連坐處斬之人不可計數。
武媚最是得寵,李治對其言聽計從,聽了她的話語之後,李治隻覺心頭冰涼刺骨,身子都不覺哆嗦起來。
“駙馬和公主居然聯合文武外臣意圖謀反!”這種事情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說出口的,哪怕武媚是李治最為疼愛的女人,沒有證據也不能空口白牙汙人清白,這可是殺頭的大罪,況且她檢舉的還是兩個公主兩個駙馬,外加一大群德高望重的臣子,還有開國元老之子等等,其中更有即將成為駙馬的徐真!
曆經這兩三年之事,李治儼然已經信服了先帝的睿智和長遠目光,他是真的打算接納並倚重於徐真。
若換了別人來檢舉此事,說不得他李治當即就把告密之人給打殺了,可此人偏偏是自己最為信任的武媚,素來優柔寡斷的李治頓時陷入了恐慌之中。
他想要重新啟用徐真,自然是看上了徐真的才能,自從徐真接受了李治伸出去的橄欖枝之後,李治也暗自慶幸,因為他很清楚,像徐真這樣的人,與之成為朋友,比一直為敵要好太多太多。
若徐真果有反意,那可就是一件災難性的事情了!
“媚娘,此事可有真憑實據?”李治畢竟成為一國之君久矣,逐漸養出了一國之君的沉穩氣度,不再是那個任由長孫無忌把持的年少新君,此時穩了穩心神,眉頭緊蹙地問道。
高陽公主是打死了也想不到,自己的情夫陳玄遠會出賣她,將他們想要謀反的計劃給刨了出來,並為了邀功而將消息遞交給了武媚。
武媚自然清楚構陷之罪會令其失寵,遂將陳玄遠的密報呈於李治,高陽公主也是個迷信之人,曾使陳玄遠夜觀天象,窺視天機,測算帝國氣運,這在古時可是禁製之事!
非但如此,武媚得了密報之後,更是派出人手,暗中徹查此事,蓋因薛萬徹等人都借病留在京中,雖然費了些手腳,但還是將事情給查了出來,還順藤摸瓜,將房遺愛等人借賀喜之機,賄送了大量財物給徐真的事情挖了出來!
李治看了密報之後,心頭猛然一緊,頓時揪痛起來,他決意啟用徐真,乃經過了極為慎重的考量,下了很大的決心,可他完全沒想到,徐真居然會跟這件事情有幹係!
他不得不承認,自己對徐真是充滿了嫉妒的,先帝對徐真的賞識,甚至比對李治的還要重一些,軍中元老也都對徐真另眼相看,高句麗之戰的時候,徐真兩度救駕,更是讓先帝將其倚為心腹。
可以說,徐真能夠在四十不到的年歲,登上二品的殿堂,很大程度上,都歸功於太宗皇帝的培植。
這種培植的力度,就如同舊日培養李承乾和李泰一般,雖然別人沒有議論,或許連徐真自己也沒有感受得到,太宗皇帝這是將他徐真當兒子一樣來培養啊!
這也是李治對徐真如此嫉妒的來源之一,若非需要奪回朝政的控製權,他也不會果決地將徐真拉回自己的陣營來。
可沒想到,這才剛剛將徐真推上兵部尚書這般重要關鍵的三品實權位置上,就出了這檔子事兒!
武媚如今榮寵至極,冠絕後宮,連王皇後都退避三舍,她的所有一切,都是李治給予的,她與徐真無冤無仇,完全沒有理由將自己的全副身家性命搭上,來汙蔑徐真,起碼李治是這樣想的。
若他知道武媚之所以如此對待徐真,完全是因為徐真偷走了她最愛之人的心,李治又該如何麵對?
事關重大,李治也不好倉皇,讓武媚保守秘密,不可打草驚蛇之後,火速將慕容寒竹召入了宮中。
他本以為長孫無忌是可靠的,結果這位國舅爺始終將他當成長不大的小孩,他本以為徐真是先帝派來幫助自己的,可如今證據確鑿,徐真是要謀反的。
繞了一大圈,他還是覺得慕容寒竹才是真正能夠引為心腹之人,慕容寒竹擁有長孫無忌的策謀與智慧,但出身世家,沒有長孫無忌那國舅身份的製約,能夠讓李治感受自己的掌控權。
慕容寒竹也不會像徐真那般,時時讓李治感受到嫉恨,到了如今,李治才發現,真正靠得住的,還是這位自己親手提拔起來的散騎常侍!
他對慕容寒竹並不絲毫隱瞞,慕容寒竹聽取了情況之後,自是故作愕然,這消息還是他故意讓陳玄遠泄露給武媚,借助武媚之口,傳入皇帝之耳,可以說,整個計劃就是他一直在籌謀掌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