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朱元璋的四太子朱棣是他強娶的陳友諒的遺孀所生,因為他總懷疑朱棣是陳友諒的遺腹子,並非自己的龍種,所以,盡管朱棣文韜武略樣樣精通,藝高膽大,機敏過人,朱元璋卻不肯把他安排到富足安定的地方,而是故意把他封為燕王,讓他到荒涼偏遠、戰亂頻生的北方邊境去。
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溫獨具慧眼,他早就看出朱棣是朱氏太子中最有才智,而將來能成就霸業的人。這次朱元璋派他到北方,正好給他一個鍛煉的機會,更會使他增加才幹,將來,必能稱帝無疑。
於是,劉伯溫便給朱棣獻計,讓他以率兵掃北為名,迅速帶兵出城,浩浩蕩蕩北上。劉伯溫也以幫朱棣掃平北國,安定邊疆為由,隨朱棣率部出征。
朱棣在劉伯溫的輔佐下,一路上勢如破竹,所向披靡,所到之處,入侵的北國兵望風而逃,很快便收複了都有失地,把北國兵趕到了長城以北。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燕王掃北。
燕王平定北方以後,就想籌建新都,登基坐殿,麵南為王。於是,派劉伯溫選擇建都之地。
劉伯溫說:“地方我早已看好了。在武隧境內,有一武強山,武強山廣有隙地,風水甚好,而且多文人雅士,人靈地傑,確實是帝王建都的好地方。請主上調集工匠,在那裏修建宮殿,建立新都。”
朱棣聽罷大喜,立即依計而行。在武強建立皇窯,燒磚製瓦,調集工匠,大興土木。並把武隧縣改為“遂安”,在武強山東麵修建皇城,取名“平都”。不久,一座雕梁畫棟、富麗堂皇的宮殿就修成了。這座宮殿按照劉伯溫的設計建造,共整整1萬間房子,比朱元璋在南京的宮殿還要漂亮、豪華。
朱棣私下建造宮殿準備登基稱帝的消息被朱元璋的探子得知了,立即飛馬南下,報告朱元璋。說燕王朱棣在北方私造王宮,圖謀不軌。
朱元璋聽後大驚,馬上就要頒詔天下,討伐朱棣。六太子平素與朱棣相好,聽到這個消息後,急忙向朱元璋奏道:“父王不可動怒,此事還需詳查,倘若四哥並非此意,其不是白白引起我朱氏兄弟間一場殘殺?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父王再頒詔發兵不遲。”
朱元璋覺得有理,於是,又派了使臣,化妝北上,詳細查訪此事。這邊朱棣得到消息,不由大驚失色,連忙找劉伯溫商議。
劉伯溫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說道:“這好辦,當今萬歲寵信神靈,可把宮殿暫時改為廟宇,各宮各殿,分別供奉各方神靈,請各方僧道前來做道場,祈禱大明江山長治久安,祝福當今萬歲壽比南山,這樣一來,豈不就轉禍為福了?隻要避過萬歲耳目,便可等待時機,東山再起。等太祖駕崩後,就立即登基。”
朱棣說道:“此計神妙,隻是各宮各殿,需塑造多少神像?時間緊迫,又哪裏來得及?”
劉伯溫聽後,又微微道:“這事好辦。在遂安城裏,有個楊老公辦的染紙坊,他那裏有的是各色紙張,可速派人取來,用藤條秫秸綁架,各色紙張裱糊外殼。這一帶畫師如雲,把他們招來,連夜畫製各種神像。這樣,不出幾日,便可修葺完畢。”
朱棣聽後大喜,然後,他們經過一番謀劃,讓人從民間找來工匠、畫匠,把楊老公染紙坊的五色紙全部搬來,製作了藤架紙殼的觀音大士、西天如來、玉皇大帝、太白金星、十八羅漢、天兵天將、原始天尊、各界仙人等。
沒過幾天,燕王朱棣所建造的前殿後宮、配殿朝房,都被眾神仙占據,成了一座氣派豪華、使人眼花繚亂的大寺院。
等到密探來報,說朱元璋的使臣就要到達時,宮殿的改造工程已經完成。於是,朱棣招來四方百姓、八方僧侶,在平都城趕起了香火大廟會。
廟會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僧侶祈禱,百姓祝福,紛紛祝太祖萬壽無疆,祝大明繁榮昌盛。暗訪的使臣們見此情景,十分讚賞燕王的一片忠孝之心,急忙起身彙報去了。
這天廟會正趕的熱鬧,街上走來一個手提賣貨籃子的老頭,籃子裏放著棗、梨和大個的燒餅。燒餅在這一帶也叫“火燒”,所以,老頭叫賣時這樣喊:“棗、梨、大火燒。”
劉伯溫見了,屈指一算,大事不妙,忙去稟報燕王:“不好,大火要燒咱的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