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遇到缺乏交通經驗的行人。
有些行人缺乏交通經驗,看見汽車還在很遠的地方駛來或聽到行駛聲,就急忙閃避到道路的一邊。待汽車臨近時,又感到自己所處的地方不安全,表現出驚慌失措、左右徘徊,有時會突然向路的另一邊猛跑,從而造成險情。還有一些行人,發現後麵有來車時,就向路邊讓,當汽車駛過去之後,馬上又回到路中間,忽略後麵還有來車;還有一些橫穿道路並已行到道路中間的人,遇到左(右)方來車時,往往向後退讓,而不顧身後還有來車,結果,顧此失彼、不知所措。汽車駕駛員在遇到這些行人時,應提前減速,並盡量離行人遠一點駕車駛過,同時做好隨時停車的準備,一旦發現險情即應立即停車,待這些行人安定下來後,再繼續行駛。2遇到麻痹大意的行人。
有些人認為汽車有人操縱,雖然自己不讓路,汽車也不可能撞到自己;還有的人想顯示自己的膽量,認為汽車司機不敢開車軋他,看到汽車或聽到喇叭聲,甚至汽車已駛到跟前,也不迅速避讓,甚至不予理會;有的人雖然避讓一下,但並不考慮避讓的效果,使汽車仍然無法通過。遇到這種行人時,應減速並鳴喇叭(在非禁鳴地區),耐心地設法避讓通過,切不可急躁賭氣,更不可意氣用事,冒險強行。
3遇到顧物忘卻安全的行人。
有些行人將東西掉在道路上,為盡快撿回失物,不顧汽車臨近和自身安全,冒險上前撿拾;有些趕著牲畜在路邊行走的人,當汽車駛近,牲畜騷動起來,為了保護牲畜而衝到路中驅趕,忘卻自己的安危。對於這些行人,駕駛員必須既要看人,又要看物,要將物和人有機地聯係起來,一旦發現有物落在車行道上,就應做好有人來撿物的準備,主動降低車速,避讓物品,並做好隨時停車的準備,以保安全。
4.遇到躲避灰塵和泥水的行人。
一般來說,每個行人都想躲避灰塵和泥水,有些冒失的行人,為了躲避汽車行駛揚起的塵土或濺起的泥水,往往不顧安全,在汽車駛近時,突然跑向路的另一邊。對這樣的行人,重點應放在預防上,要注意觀察風向和行人動態。盡量減速,以減少塵土飛揚;避開水窪,減少汙水的飛濺,並做好避讓行人的準備,鳴號(在非禁鳴地區)提示行人注意。
5遇到沉思的行人。
陷入沉思的行人,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所思考的問題上,除兩腿本能地機械移動外,對外界一切都置若罔聞。汽車的行駛聲、喇叭聲都不能引起他的注意。遇到這類行人時,要減速鳴喇叭(在非禁鳴地區),緩行繞過,並盡可能地保持較大的安全距離,以防行人在沉思中突然驚醒,盲目亂跑。
6遇到頑皮的兒童。
兒童一般活潑好動、年幼無知。城鎮兒童一般不太懼怕汽車,他們在公路邊或公路上玩耍。汽車在起步或減速行駛時,有的兒童還追扒車廂。遇到這樣的兒童,要注意全麵觀察,既要看到路中的兒童,又要留心路旁的小夥伴。在兒童們逗車玩耍時,要有耐心,減速甚至停車,勸阻孩子們離開後,再駕車行駛。行車起步時,注意觀察後視鏡,防止兒童攀扶車廂等危險行為。
7遇到聾、啞、盲等殘疾人。
行車中,遇到聾、啞、盲等殘疾人時,要謹慎小心,根據具體情況作適當處理。如聾啞人因為聽覺失靈,根本聽不到外界的一切聲音。凡遇到鳴喇叭而行人毫無反應,就應考慮可能是聽覺失靈者,要盡快減速,從其身旁較寬一側緩慢通過。盲人的聽覺一般都很靈,通常聽到汽車聲就急忙避讓,但不了解自己應如何避讓,往往欲避卻又不敢邁步。遇此情況,應觀察判斷視情況通過,不要鳴笛不止,使盲人無所適從而發生危險。必要時,要下車攙扶盲人離開危險區,而後駕車通過。
8遇到受氣候影響的行人。
遇到暴風驟雨時,行人為避風躲雨而東奔西跑,道路上的秩序會混亂。汽車在行駛中應減速鳴喇叭(在非禁鳴喇叭地區),注意和掌握行人為避風雨而奔跑的動態。雨天,行人撐傘或穿雨衣,視線和聽覺會受到影響,不能及時發現、避讓車輛。對此應加強觀察,從路中間緩慢通過。嚴寒和風雪天,行人穿戴較厚,行動不便,一心趕路,對汽車不太留心,對此應減速鳴號(在非禁鳴喇叭地區),從其一側緩行通過。通過時要考慮道路的濕滑情況,防止車輛橫滑或行人滑倒而發生事故。
9遇到結伴而行的行人。
幾個人結伴而行,其中一人向路的一邊跑,其他人也可能跟著跑。對這些行人要注意領頭的人和那些表現比較猶豫的人,尤其在同行人大都已穿越道路,還剩少數人在另一邊時,要特別注意這少數人的行動。結伴而行的人,常常邊走邊談,一些青年人愛打鬧玩笑、指手畫腳。對此必須格外注意,防止因他們打鬧玩笑而突然跑到道路上來;對列隊而行的團體,隻需稍鳴喇叭提示,按正常速度通過即可。當列隊橫穿道路時,應停車等候隊伍過完,不可鳴喇叭催促,更不可搶行衝斷隊伍。
10遇到精神失常的人。
有些精神失常的人,往往在公路或街道上毫無規則地流蕩,有時手舞足蹈地攔截車輛,甚至橫臥於道路上。遇到這種病人時,應本著人道主義精神,設法低速緩繞而行,不應對其恫嚇或用武力驅趕,必要時,可協助有關人員將其收容。精神失常的人與汽車纏鬧時,駕駛員應關閉駕駛室,不要與其糾纏,讓車處於隨時起步的狀態,待病人離開後即起步行駛。
11遇到突然橫穿道路的行人。
行人突然橫穿道路,對行車安全有極大的危險性。當發現有人橫穿道路時,應立即采取製動措施,同時判斷行人橫穿的速度和車輛可以避讓的安全地方。避讓橫穿道路的行人時,應從行人身後繞過,但要注意行人可能突然止步或往後退。視線不良的胡同小路、村道與公路交叉路口,看不到行人動態,要注意從胡同、小道內突然出現的橫穿道路者。
12遇到通過人行橫道的行人。
車輛行經人行橫道遇有交通信號放行行人通過時,必須停車或減速讓行;通過沒有信號控製的人行橫道時,必須注意避讓來往行人。
七、遇到自行車時安全駕駛
自行車是我國城鄉人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自行車的特點是靈活、輕便、體積小、速度快,行駛隨意,但穩定性差,容易搖晃或跌倒。在現階段,我國道路交通基本上是混合交通,人們的交通安全法規意識還較差,騎車人不按法規、不顧安全隨意駕車的情況屢見不鮮,每年由此引發的交通傷亡事故比較突出。也有的騎車者經驗不足,遇到汽車駛近,往往會驚慌失措,容易發生事故。此外,由於性別、年齡的不同,騎車者的風格亦是不盡相同的。一般來說,老年人比較穩重,車速較慢;年輕人則比較冒失,車速亦快;女性則比較謹慎,處理情況比較猶豫;兒童是騎自行車的人中最危險的一類,他們常常做出不經思考的動作。那麼,駕駛員在路上遇到騎自行車的人時應該怎麼辦呢?必須掌握自行車交通的以上特點,注意其動向,隨時準備采取有效措施,防範事故發生。
在超越自行車的時候,必須做好應付各種突然情況的準備。尤其是防止突然拐彎。為了預防同突然轉彎的自行車相撞,應在距自行車20米以外鳴號示意,如自行車沒有反應,應提前收小油門減速,做好隨時停車的準備;汽車在交叉路口右轉彎前,如果在距路口20米內有同方向自行車前行時,最好減速等自行車駛過後再行右轉彎,這樣可避免自行車撞在轉彎汽車的右側發生事故;在交通信號為紅燈允許右轉彎的路口,要讓綠燈放行方向的自行車先行。在沒有燈光照明的公路上遇到騎自行車的人時,要格外當心。城市中遇到自行車流時,要重點觀察右側超速騎馳的自行車,防止超越他人的自行車突然騎入機動車道。
八、遇到畜力車時安全駕駛
所謂畜力車輛,是指以牲畜為動力的車輛。我國畜力車中最多的是馬車,也有驢車和牛車等。由於牲畜駕車行動緩慢,容易受驚,所以駕駛員要注意在臨近畜力車時,觀察好牲畜的動態變化,減速接近,千萬不能急躁,要盡量避免按喇叭。若發現牲畜兩耳直立、行走猶豫,則應做好停車準備,切勿再按喇叭,也不能加大油門,以免牲畜更加驚慌而發生意外。在超越畜力車或轉彎時,都要給畜力車讓出足夠的路麵,以防距離過近,畜力車顛行、搖晃或控製不住而發生事故。遇路邊停有畜力車時,還要注意牲畜亂動,使畜力車左側的行人受到驚嚇,往路中間躲閃或摔倒,從而發生被撞軋事故。
九、安全停車
停車是指車輛處於靜止狀態,正確停車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機動車停放時,須關閉電路,拉緊手製動器,鎖好車門。
2車輛沒有停穩以前,不準開車門和上下人,開車門時不準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
3停在道路右側或指定地方。停車前應減速或利用脫檔滑行,並以方向標燈或手勢,示意後方來車及附近行人注意,緩慢地向道路右側或停車地點停靠,輕踏製動踏板,使車停止。
4.在停車場內停放車輛時,要聽從管理人員指揮,停放要整齊,保持車輛間能夠駛出的間隔距離。
5在允許臨時停放街道上停車時,要靠右側停正,車輪距人行便道邊緣不得超過30厘米。順序停車距離應保持2米以上,不能並排停放。
6必須在坡道上停車時,要選擇安全位置,停好後要在拉緊手製動器的同時掛上一檔或倒檔,並用三角墊木或石塊塞住車輪,以防滑溜。
7夜間在道路旁停車,要打開示寬燈和尾燈,防止碰撞。
8汽車因故障停在道路中央時,應設法迅速推移至道路右側不阻礙交通的地方。因爆胎、切軸不能迅速推移的,應開危險信號燈,在車前,車後設置明顯標誌,夜間應打開示寬燈、尾燈。
9冬季中途停車,應注意對發動機采取保溫防凍措施;夏季停車,應注意勿使油箱遭受曝曬。
10在冰雪路上中途停車,要將車輛開到朝陽避風處停放。如果停車時間較長,又不宜放冷卻水時,應適時起動發動機,以保持一定的溫度,防止冷卻水結冰,造成機件損壞。在結冰或積雪地麵長時間停車,應在輪胎下麵墊上砂土、灰草等墊物,防止輪胎凍結在地麵上。停車後應關閉百葉窗,放下水箱簾。停駛時,應把水放淨後再駛入停車位置。
11裝載易燃和其他危險品的車輛,不得停在市內或人煙稠密的地方,亦不得靠近其他車輛。
12為減輕車輛載重,重車停放一夜以上的時間,應用支車木在車後拖車鉤處將車支起。
13在交通法規規定不準停車的地點,嚴禁停車。在交通流量大、道路狹窄、視距短、坡度大等一些不安全路段,應避免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