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觸電者一定要及時,不能拖延一分一秒,因為觸電時間越長,危害越大,生命越危險。發現有人觸電,驚慌失措,直接用手去接觸電者,用剪刀剪電線,都是錯誤的,這樣做會使救人者自己也觸電。

防止人身觸電的技術措施

當電氣設備的外殼因絕緣損壞而帶電時,並無帶電象征,人們不會對觸電危險有什麼預感,這時往往容易發生觸電事故。但是隻要掌握了電的規律並采取相應措施,很多觸電事故還是可以避免的。

保護接地

保護接地是為了防止電氣設備絕緣損壞時人體遭受觸電危險,而在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或構架等與接地體之間所做的良好的連接。保護接地適用於中性點不接地的低電網中。采用保護接地,僅能減輕觸電的危險程度,但不能完全保證人身安全。

保護接零

為防止人身因電氣設備絕緣損壞而遭受觸電,將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與電網的零線(變壓器中性點)相連接,稱為保護接零。保護接零適用於三相四線製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低壓電力係統中。

對於采用保護接零係統要求:

1零線上不能裝熔斷器和斷路器,以防止零線回路斷開時,零線出現相電壓而引起的觸電事故。

2在同一低壓電網中,不允許將一部分電氣設備采用保護接地,而另一部分電氣設備采用保護接零。

3在接三相插座時,不準將插座上接電源零線的孔同接地線的孔串接。正確的接法是接電源零線的孔同接地的孔分別用導線接到零線上。

4除中性點必須良好接地外,還必須將零線重複接地。

工作接地

將電力係統中某一點直接或經特殊設備與地作金屬連接,稱為工作接地。工作接地可降低人體的接觸電壓、迅速切斷電源、降低電氣設備和輸電線路的絕緣水平、滿足電氣設備運行中的特殊需要。漏電保護器

它的作用就是防止電氣設備和線路等漏電引起人身觸電事故,也可用來防止由於設備漏電引起的火災事故以及用來監視或切除一切接地故障,並且在設備漏電、外殼呈現危險的對地電壓時自動切斷電源。

六、安全自救基本常識

觸電的傷害

人體是導電的物體,所以人如果接觸到帶電的物體時,電流就會通過人體,會對人體造成相應的傷害,這就是觸電。有的是被電擊,有的是被電傷。

電擊是電流通過人體,使人體內部組織受到較為嚴重的損傷。受到電擊時,人會感到渾身發熱、發麻、肌肉抽搐以至於漸漸失去知覺。

如果此時電流還繼續通過人體,則觸電者的心髒、呼吸機能和神經係統均會受到嚴重的傷害。

電傷是電流對人的體外造成的局部損傷。一般有電燒傷、電烙印和熔化的金屬滲入皮膚等傷害。

總之,當人觸電後由於電流通過往往使人體燒傷,嚴重的可造成死亡。

怎樣防止觸電

1學習用電知識,不要用硬的物品接觸電源,也不要用人體某個部位接觸電源,以防觸電。

2不要亂插、私接電源,特別是不要用濕手去插電源插頭。

3要多注意觀察家裏的各種電器,插頭插座、電線、燈是否有破損、老化的現象,如果有應立即進行正確處理。

4凡是金屬製品都是導電的,千萬不要用這些工具直接與電源接觸。

5不要用濕的毛巾擦電器,防止水滴進機殼內造成短路,以免觸電。

7在上下班的路上,特別注意路邊的電線是否有脫落,見到一定要躲開。

8雷雨天氣,千萬不要站在樹底下避雨,以免遭到雷擊。

9暴風雨吹落了電線,有人不幸被電擊倒了,千萬不要伸手去拉觸電者,正確的方法是用幹木棍等絕緣的物品,挑開電線並通知有關部門。

防止觸電的技術措施

防止觸電的常用技術措施要有:絕緣、屏護、間隔、接地、接零、加裝漏電保護裝置和使用安全電壓等。在完善技術措施的前提下,還要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觸電事故的發生。

1認真學習安全用電知識,提高自己防範觸電的能力。注意電氣安全距離,不進入已標識電氣危險標誌的場所。不亂動、亂摸電器設備,特別是當人體出汗或手腳潮濕時,不要操作電器設備。

2發生電氣設備故障時,不要自行拆卸,要找持有電工操作證的電工修理。公共用電設備或高壓線路出現故障時,要打報警電話請電力部門處理。

3按設計規範和操作規範施工,保證安裝質量。不用質量低劣、破舊損壞的電線和電器設備。

4電器設備一定要有保護接零和保護接地裝置。並經常進行檢查,確保其安全可靠。

5根據線路安全載流量配置設備和導線,不任意增加負荷,防止過流發熱而引起短路、漏電。更換線路保險絲時不要隨意加大規格,更不要用其他金屬絲代替。

6修理電器設備和移動電器設備時,要完全斷電,在醒目位置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安全標示牌。未經驗電的設備和線路一律認為有電。帶電容的設備要先放電,可移動的設備要防止拉斷電線。

7使用中經常接觸的配電箱、配電盤、閘刀、按鈕、插座、導線等要完好無損。絕緣老化、損壞的要及時更換。

8機床工作燈、手提臨時照明燈,要使用不超過36伏的安全電壓。

9雷雨天應遠離高壓電杆、鐵塔和避雷針。避雷針要完好無損,並定期進行檢測。

10各項施工中要避開高壓線的保護距離。2004年4月8日,廣東揭陽某公司20多人抬鐵架時觸到空中的萬伏高壓電線,導致12人死亡。此類血的教訓一定要牢記。

11高壓線落地時要離開接地點至少20米,如已在20米之內,要並足或單足跳離20米以外,防止跨步電壓觸電。

12發生電器火災時,應立即切斷電源,用黃沙、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切不可用水或泡沫滅火器滅火。

安全電流與安全電壓

安全電流

為了確保人身安全,一般以人觸電後人體未產生有害的生理效應作為安全的基準。因此,通過人體一般無有害生理效應的電流值,即稱為安全電流。

安全電流又可分為容許安全電流和持續安全電流。當人體觸電,通過人體的電流值不大於擺脫電流的電流值稱為容許安全電流,50~60Hz交流規定10mA(礦業等類的作業則規定6mA),直流規定50mA為容許安全電流;當人發生觸電,通過人體的電流大於擺脫電流且與相應的持續通電時間對應的電流值稱為持續安全電流。

交流持續安全電流值與持續通電時間的關係為:

Iac=10+10/t(003秒<=t<=10秒)

t──持續通電時間

安全電壓

在各種不同環境條件下,人體接觸到一定電壓的帶電體後,其各部分不發生任何損害,該電壓稱為安全電壓。

安全電壓是以人體允許通過的電流與人體電阻的乘積來表示的。通常,低於40V的對地電壓可視為安全電壓。國際電工委員會規定接觸電壓的限定值為50V,並規定在25V以下時,不需考慮防止電擊的安全措施。

我國規定的安全電壓等級有:42V、36V、24V、12V、6V、額定值五個等級,目前采用安全電壓以36V和12V較多。

發電廠生產場所及變電站等處使用的行燈一般為36V,在比較危險的地方或工作地點狹窄、周圍有大麵積接地體、環境濕熱場所,如電纜溝、煤鬥油箱等地,所用行燈的電壓不準超過12V。

需要指出的是,不能認為這些電壓就是絕對安全的,如果人體在汗濕、皮膚破裂等情況不長時間觸及電源,也可能發生電擊傷害。

高壓觸電的解決辦法

1立即通知有關部門斷電。

2帶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靴,用相應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按順序拉開開關。

3拋擲裸金屬線使線路短路接地,迫使保護裝置動作,斷開電源。注意拋擲金屬線之前,先將金屬線的一端可靠接地,然後拋擲另一端;注意拋擲的一端不可觸及觸電者和其他人。

防止觸電的常識

安全用電常識

要做到安全用電與防電,就要知道以下一些常識:

1安全電壓:經驗證明,隻有不高於36V的電壓才是安全電壓。家庭電路的電壓是220V;動力電路的電壓是380V,都超出了安全電壓。

2用測電筆辨別火線和零線。家庭電路中的兩根電線,一根是火線,一根是零線。使用測電筆時,用手接觸筆尾的金屬,筆尖接觸電線或與電線相連的導體。如氖管發光則接觸的是火線,不發光,則接觸的是零線。

3安全用電原則: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4日常用電應特別警惕本來不應該帶電的物體帶了電,本來應該絕緣的物體導了電。因此應該注意:

(1)防止絕緣部分破損。

(2)保持絕緣部分幹燥。

(3)避免電線跟其他金屬物接觸。

(4)要定期檢查及時修理。

(5)當發現有人觸電時,應趕快拉斷開關或用幹燥木棍將電線挑開,絕不能用手去拉。

防止觸電的技術措施

防止觸電的常用技術措施有:絕緣、屏護、間距、接地、接零、加裝漏電保護裝置和使用安全電壓等。在完善技術措施的前提下,還要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觸電事故的發生。

1絕緣、屏護和間距是最為常見的安全措施

它是防止人體觸及或過分接近帶電體造成觸電事故以及防止短路、故障接地等電氣事故的主要安全措施。

(1)絕緣。就是用絕緣物把帶電體封閉起來。瓷、玻璃、雲母、橡膠、木材、膠木、塑料、布、紙和天然礦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絕緣材料。應當注意,很多絕緣材料受潮後會喪失絕緣性能或在強電場作用下,會遭到破壞,喪失絕緣性能。

(2)屏護。即采用遮攔、護罩、護蓋箱閘等把帶電體同外界隔絕開來。電器開關的可動部分一般不能使用絕緣,而需要屏護。高壓設備不論是否有絕緣,均應采取屏護。這樣不僅可防止觸電,還可防止電弧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