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孤身去異地見網友。

在受到網友的騷擾、威脅、恐嚇時,及時與其斷交,可以向警察尋求幫助。

注意保護個人信息

在網絡中泄漏個人隱私可能帶來難以預料的後果,因此,對於不願公開的秘密要妥善管理,即使有密碼保護,也不將個人的私密信息放在網絡空間,不在網上隨意泄露自己、親人、朋友的信息。

如果自己的私密信息,或者自己不願傳播的內容被偷竊在網絡上傳播,對自己造成了傷害,應該及時報警。

在網吧或者公共場合使用網絡時,及時刪除登錄個人賬號的密碼。

掌握網絡安全知識和技能,配置防火牆,定期升級病毒防治產品。

特別提示,網絡屬於公共空間,在網上發布的信息即使有密碼保護也可能讓別人看到,信息一旦上傳到網絡,有可能廣泛傳播,並且可能難以徹底刪除。個人隱私權的認識和保護

網絡個人隱私權的概念及分類

隱私權一詞最早是由美國法學家路易斯·布蘭蒂斯和薩莫爾·華倫於1890年發表的一篇著名論文《隱私權》中提出的,演變至今,已成為一項公認的獨立的人格權。它是指自然人所享有的一種不願或不便他人獲知或幹涉的私人信息的支配和保護的人格權。

中國屬於一個傳統上偏重於強調集體利益的民族,個人的隱私問題向來不是特別地受到重視。隨著改革開放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公民的主體意識和權利意識逐步在提高,隱私權的概念和意識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不過到目前為止,我國的法律對隱私權問題並沒有做出明文規定。但在跨入互聯網時代後,對這個問題的討論卻變得日益激烈起來。

對網絡用戶而言,隱私權主要分為是否決定向他人公開個人信息的權利,自己使用或許可他人使用個人信息的權利,個人信息被收集前收到相關通知的權利,確保信息準確無誤的權利,個人信息安全受到保障的權利,等等。

侵犯網絡個人隱私權的行為有以下幾種:

未經用戶許可,以不合理的用途或目的保存或收集他人的數據。計算機係統的工作原理決定了一定的信息被自動保存下來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對於這部分自動保存的信息,如果不影響網絡的正常運營,應當及時刪除。未經許可並以不合理的目的保存或收集個人信息,就會構成對該用戶隱私權的侵犯。

不當泄露或故意傳播個人信息。合法取得個人信息,但未經許可而不合理的利用個人信息,或者超出許可範圍濫用個人信息,則侵犯隱私支配權。

擅自篡改個人信息或披露錯誤信息。網絡運營商應該保證個人信息的客觀性和準確性;隱私權決定了網絡用戶有權查詢網絡運營商收集的信息,更正錯誤的信息。

非法打開他人的電子郵箱和非法進入私人網上信息領域。網絡空間雖然是一種虛擬空間,但存在於其中的個人信息同樣不得被侵擾、刺探或窺視。

網絡個人隱私權侵權與網絡監管的矛盾

21世紀是互聯網的世紀,上網在當前不但已經成為一種時尚,而且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但是,互聯網作為除報刊書籍、廣播、電視之外的第四媒體,在某些情況下或在某些板塊,如BBS、聊天室、文章評論部分、寄生的個人主頁等,具有相對較高的不可控性,因而就可能出現較多的侵權信息。對此,網絡運營商應當承擔一定的監管義務和責任,同時享有相應的權利。網絡運營商對網絡的監管,簡稱網管,往往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如過濾、刪除信息,切斷鏈接,登錄記錄,郵件查看,等等。但這樣就會產生另外一個法律問題,即網絡運營商如果濫用或不當使用網管權,就會對網絡用戶的隱私權造成侵害。

某網絡運營商最近開發了一個網絡接入認證管理係統,該係統的一個主要賣點是它具有一種對用戶端進行實時抓屏和見空的功能,即凡是通過該認證係統登錄在線的用戶和計算機,其屏幕顯示的內容隨時會受到網絡管理員的監視和攝錄。值得肯定的是,該係統從源頭上、從技術上對網絡信息加強了監管,有利於分清網絡信息侵權責任,有可能杜絕網絡信息侵權行為。但是,無論對於個人用戶還是單位內部用戶,此功能都構成了對他人人格權主要是隱私權的侵害。

一般說來,單位用戶對該認證係統的監控功能是比較肯定的,因為通過此功能,有關部門能夠對本單位員工應用計算機的情況進行實時監控,為崗位設置與考核、人員配備與控製提供依據。但是,從員工的角度來說,由於計算機本身的特點和應用的普遍性,在個人專用的單位所有的計算機中,開辟有私人領域,存儲有私人信息,部分私人活動也借助其完成,所在單位也是默許的,因而這些計算機進行實時抓屏和監控的結果,構成了對員工隱私權的侵害。單位對該侵權行為的辯解理由是,員工在工作期間個人用戶對於該認證係統無疑是強烈反對的,因為個人上網屬於私人活動和個人大隱私,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加以幹涉和侵害。

隨著計算機和網絡犯罪活動的猖獗,許多國家都組建了專門的網絡警察來對付這些犯罪活動。英國已經成立了一個專門的機構來對付網絡犯罪,它由40名經過專門訓練的電腦高手組成,配備高精尖的設備,總投資為2500萬英鎊,主要任務是跟蹤和打擊利用網絡進行金融欺詐、發布淫穢圖像及製造病毒襲擊世界網絡係統等犯罪行為。除此之外,英國各地的警察局都配備了至少1名專門的網絡警察以對付該地區的網絡犯罪。中國警方也已經建立了國際互聯網安全監察專業警察。這種新型警察部隊的主要目標,是打擊那些在數秒鍾之內就能幾乎不留下任何作案痕跡的網上犯罪行為。

網絡個人隱私權侵權原因及危害

網絡時代,個人隱私的泄露大多是網絡服務提供商或者委托的責任。由於設備、技術和管理等方麵的原因,用戶的個人信息無法得到切實有效的保障,信息便成為某些人的生財之源。

據悉,基礎的信息軟件和硬件方麵,如微軟的操作係統、奔騰產品都存在一些漏洞,這些漏洞對某些專業人士來說幾乎是探取信息資源的極佳途徑。網絡黑客的攻擊事件層出不窮,在網絡時代的今天,幾乎平均每20秒就會有一次黑客攻擊事件發生。一些商業網站把客戶注冊的個人信息作為資源儲存,更有甚者拿這些個人信息來出售。這些都已經成為網絡信息安全的極大障礙。

當前,人們在選擇網絡服務提供商時已越來越注重信息的安全性。現階段一些廠商缺乏核心技術,因而保護性的解決方案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問題。加強相關技術的開發,建立起內部體係的安全保障能力和應急處理能力是我們解決個人隱私泄露的長遠之計。管理的缺乏常常導致個人隱私外泄,內部監管不健全造成用戶資料丟失和被竊已經司空見慣。國外企業在開展相關業務時,信息安全的保障問題是發展的基石。加強廠商對用戶信息安全的管理,明確信息泄露中的責任已經刻不容緩。

計算機網絡的普及對數據的使用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隻要擁有一台聯網的計算機,便可以通過網絡使用所有計算機係統中的所有資料。這樣等於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網絡當中所有的數據,都可以自由使用這些信息。相應地,隻要數據被輸入一台計算機當中,這些數據便可以成為所有網上用戶共享的資源。這一方麵既為用戶使用這些信息、數據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時又為政府或法律執行部門搜集個人數據提供了便利,但另一方麵又為別有用心之人開了方便之門,從而也為網上數據搜集行為的泛濫以及侵犯隱私權行為的產生創造了條件。

現代社會,信息在更多的情況下已成為商品,對個人隱私材料的搜集也就越來越成為一種有利可圖的事情。個人數據中的隱私材料,許多都與個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它可以被當事人當作謀取利益的手段。但當這些數據被除自己之外的其他人或組織搜集以後,與自己無關的人和組織極有可能在當事人不知道的情況下利用這些數據和資料來謀求商業上的利益。互聯網的最大優勢之一便是它為不同的群體、不同的人提供了一個容量可以說是無限,而且時時又在更新的交流平台。通過這一信息交流平台,用戶可以在上麵談論所有在其他場合或通過其他方式不願意談論的話題。想像一下無數人在網上進行交流的情景,便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互聯網上的內容就像每一個人的思想一樣豐富多彩而又各不相同。談論過程中自覺不自覺地泄露出來的個人情況一旦被他人獲取並公之於眾,將致交流者於非常難堪的境地。對於經常訪問成人網站的用戶來講,他們同樣不喜歡別人知道自己的行蹤,不論是政府還是個人,最好離他們越遠越好。

存儲在計算機中的個人資料或通過網上行為(如聊天,發送電子郵件,BBS留言)而無意間泄露出來的個人情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有可能處於一種相對靜止的狀態,也就是說,這些資料不可能隨著當事人自身情況的改變而相應地作出修改,在這種情況下,他人對這些個人材料的搜集乃至利用完全有可能導致對當事人不利的後果。

存儲在計算機中的個人資料或通過網上行為泄露出來的個人信息在許多情況下都是片麵而不是係統或完整的,他人對之進行的搜集與加工整理時,多數時候都要利用計算機軟件對這些資料進行重新組合,而重新組合出來的結果可能與當事人本人的真實情況相差很遠,甚至與當事人的真實情況大相徑庭。對這些資料的運用往往容易對當事人造成傷害。

加強自我防範意識,維護個人隱私權

網絡的優勢正在被人們充分認同,但對眼花繚亂的屏幕背後發生的事情許多人渾然不知。據調查,大約有69%的網絡用戶不知不覺的在電子郵件的分發列表中署過名,一些公司可以很容易收集到這些郵件地址。而瀏覽器中存在的可以跟蹤用戶上網信息的Cookies文件有近40%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更不用說什麼防範個人信息丟失的問題了。加上我國用戶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不強,上網隨意注冊的現象較多,這也為個人信息的丟失提供了方便。

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相關的安全性問題特別是個人隱私的保護備受關注,據媒體調查顯示,互聯網時代,55.8%的受訪者認為保護個人隱私越來越難,29.3%的人認為,個人信息被隨意公開泄露。而提高保護意識是杜絕個人信息外泄的重要方法。

加強自我的防範意識。上網時,首先,注意如非必要,不要填寫過於真實的個人信息或隻進行簡單填寫,切記避免網上隨意填寫表格的現象;其次,盡量選擇安全保障能力強的網站儲存重要的個人信息,如果必須進行信息往來的,但對其保護措施不了解的情況下,爭取能夠與委托對象簽訂保密責任,這樣就會建立起一個保護屏障。隻有樹立起防人之心的意識,你的個人隱私才會有較好的保障。

要注意保護自己的網絡信息。在網上衝浪的時候,對自己的個人信息要時刻注意保密,在使用個人真實信息時,要注意保存輸入資料的網站原始說明,有必要的,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在相近的時間內,請你的網友使用網絡工具,如網站信息的硬拷貝、照相機拍照、打印信息等共同保存下來,以防萬一。對個人的電子郵件地址要注意保密,自己不要發垃圾郵件,防止被人仿冒和攻擊。

要時刻注意自己上網工具的安全,防止個人資料的泄漏。如,正確使用電腦的操作係統,及時更新係統,打好係統補丁,保證上網的安全,不要使用來曆不明的軟件。要注意保護自己的網絡身份,對不是十分了解的網友,不要隨意泄漏自己的身份,防止被人假冒和利用你的身份做非法的事情。

發現個人隱私權被侵害的時候不要一味忍讓妥協,要及時與侵害者取得聯係要求其停止侵害行為。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向有關部門直接反映情況或者訴諸法律來尋求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