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毒品在加工、生產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各種化學配劑,同時排放出有毒的“三廢”物質,破壞了自然資源,汙染了生態環境,有的已造成嚴重的後果。玻利維亞環保部門的一份報告指出,全國每年由於生產、製造可卡因而傾入河中的有毒廢渣、廢水已達38萬噸,使水生物、植物大量死亡,農田被汙染,農作物受到毒害,最終將影響人的健康。該報告還預計數年之後該國肥沃的查帕瑞平原將變為有毒的荒漠。
我國華南、華東沿海的部分城鎮還出現了境外販毒組織滲透入境,與境內不法分子互相勾結,非法加工、生產冰毒,嚴重汙染環境的案件,向我們敲響了警鍾。
三、毒品活動擾亂社會治安
吸毒者吸食、注射毒品,需要大量的金錢,吸毒者麵對這樣高額的費用和強烈的誘惑,會喪心病狂、不擇手段甚至鋌而走險,進行搶劫、盜竊、詐騙、貪汙、賣淫甚至殺人等違法犯罪活動,許多癮君子五毒俱全,給社會治安造成嚴重危害。大量事實證明,吸毒已成為誘發犯罪、危害社會治安的根源之一。
1誘發財產型違法犯罪。財產型違法犯罪是指以強烈的物質占有欲為動機,以獲取非法經濟利益為目的,用非法手段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取公私財物占為己有的違法犯罪行為。如走私、搶劫、盜竊、貪汙、詐騙等。吸毒者常和刑事案件聯係在一起,這是為什麼呢?其主要原因是為了獲得支付昂貴的毒品費用。
2引誘、教唆、欺騙他人吸毒。所有的吸毒者都希望發展新的吸毒者,因為這樣,可以把自己本來已經高價買來的毒品用更高的價錢賣給新的吸毒者,用賺來的黑錢買更多的毒品。這種做法,在吸毒者隊伍中普遍稱為“以販養吸”,由此,不僅導致了更多的人陷入毒窟,還導致引誘、教唆、欺騙他人吸毒及強迫容留他人吸毒的犯罪現象的蔓延。
3“以淫養吸”,道德淪喪。一些女性吸毒者在喪失了勞動能力,耗盡家庭財產之後,仍不能控製強烈的覓毒欲望,當無錢買毒品緩解毒癮時,她們就會無所不為,甚至走上出賣自己肉體賺取毒資的悲慘之路,由於這類賣淫婦女增多,導致娼妓成災、道德淪喪、家庭破裂。
四、對人類的危害
毒品對人的危害,概括起來可以用12個字來表示:“毀滅自己,禍及家庭,危害社會!”
1毀滅自己。不同的毒品攝入體內,都有各自的毒副反應及產生戒斷症狀,對健康形成直接而嚴重的損害,甚至吸毒過量以至死亡。此外,由於毒品對消化係統、呼吸係統、心血管係統、免疫係統的影響,濫用毒品可導致多種並發症的發生。如急慢性肝炎、肺炎、敗血症、心內膜炎、腎功能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性靜脈炎、動脈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各種皮膚病、慢性器質性腦損害、中毒性精神病、性病及艾滋病。百年前就有詩曰:“剜骨剃髓不用刀,請君夜吸相思膏(相思膏,即鴉片)”。
毒品不僅對軀體造成巨大的損害,由於毒品的生理依賴性與心理依賴性,使得吸毒者成為毒品的奴隸,他們生活的唯一目標就是設法獲得毒品,為此失去工作、生活的興趣與能力。長期吸毒精神萎靡,形銷骨立,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因此,有人告誡吸毒者:“吸進的是白色粉末,吐出來的卻是自己的生命。”
2禍及家庭。一個人一旦吸毒成癮,就會人格喪失,道德淪落,為購買毒品耗盡正當收入後,就會變賣家產,四處舉債,傾家蕩產,六親不認,“煙癮一來人似狼,賣兒賣女不認娘”。家中隻要有了一個吸毒者,從此全家就會永無寧日,就意味著這個家庭貧窮和充滿矛盾的開始。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往往就是吸毒者家庭的結局。
3危害社會。吸毒與犯罪如一對孿生兄弟。吸毒者為獲毒資往往置道德、法律於不顧,越軌犯罪,嚴重危害人民生命與社會治安。
吸毒者喪失工作能力與正常生活,對吸毒者各種醫療費用,緝毒、戒毒力量的投入,藥物濫用防治工作的開展,這些都給社會經濟帶來嚴重的損失。如今,吸毒成為社會痼疾,在全世界蔓延,人類社會因此背上了沉重的社會包袱。
目前我國流行濫用的搖頭丸等“新型毒品”多發生在娛樂場所,西方社會稱之為“舞會藥”或“俱樂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