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築傑作 —— 北京故宮3
以文華殿為首的兩翼各殿
1521年,明朝的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駕崩。由於這位皇帝是單傳,他死時又沒有留下子嗣,為此,他的母親張太後與首輔楊廷和經過商議,決定讓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繼位。
這位朱厚熜此時隻有15歲,住在湖廣的安陸,也就是後來的湖北鍾祥地區。
朱厚熜接到張太後的懿旨,立即從湖北趕到北京城。由於他尚未登基,大臣們便要求他從東安門進入紫禁城,並在外朝三大殿的東翼殿堂文華殿內居住。
朱厚熜住進文華殿以後,感到非常地不滿意,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這個文華殿一直是明朝太子們居住的地方,而朱厚熜是來紫禁城裏做皇帝的,他對這樣的安排當然不能滿意。
朱厚熜一生氣,便拒絕登基,坐上皇帝的寶座。這可急壞了太後和大臣們,因為他們是商議了很久才決定立朱厚熜繼承皇位的,更何況,“國不可一日無君”。
於是,大家在這位倔強的少年麵前敗下陣來,終於同意等朱厚熜正式登基後,便可從文華殿內搬出。
這年農曆5月27日,朱厚熜正式登基,年號嘉靖,也就是後來的明英宗。
在這位皇帝登基的第二天,他便正式進入奉天殿內居住,享受皇帝的規格。
1536年,朱厚熜將文化殿改為皇帝的便殿,用於自己學習時使用。
這座文華殿後來在明末年間毀於戰火,至清康熙年才重建起來,故宮內現存的文華殿便是康熙時期流傳下來的古跡。
此殿於故宮外朝中軸線的東部,與西麵的武英殿形成呼應,一文一武,東西輔翼,護衛著朝廷的外朝三大殿殿區。
故宮內現存的文華殿區是由文華門、前後殿和東西配殿組成的一個獨立院落,這裏已經辟為故宮博物院陶瓷館,曾舉辦過大量陶瓷專題展覽。
文華殿主殿為“工”字形平麵。前殿即文華殿,南向,麵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歇山頂。明間開6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門,次間、梢間均為檻窗,各開4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窗。東西山牆各開一方窗。殿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文華門。
後殿為主敬殿,規製與文華殿略似而進深稍淺。前後殿間以穿廊相連。東西配殿分別是本仁殿、集義殿。
文華殿在建築布局上,是三大殿的右翼,在功能上,則是外朝三大殿的補充。文華殿前有文華門,後有主敬殿,東西向有配殿。東側還有跨院稱傳心殿,是“經筵”前祭祀孔子的地方。院內有一井名叫大庖井,井水甘甜,名冠京華。
明清兩朝,每歲春秋仲月,都要在文華殿舉行經筵之禮。清代以大學士、尚書、左都禦史、侍郎等人充當經筵講官,滿漢各8人。每年以滿漢各兩人分講“經”、“書”,皇帝本人則撰寫禦論,闡發心得,禮畢,賜茶賜座。明清兩朝殿試閱卷也在文華殿進行。
明代設有“文華殿大學士”一職,以輔導太子讀書。清代逐漸演化形成“三殿三閣”的內閣製度。文華殿大學士的職掌變為輔助皇帝管理政務,統轄百官,權限較明代大為擴展。
當然,作為故宮外朝三大殿的兩翼建築,不僅僅隻有文華殿建築群,在三大殿的東翼還有文淵閣、上駟院、南三所,西翼除了武英殿,還有內務府等建築。
其中,文淵閣位於故宮東華門內文華殿後。文淵閣坐北麵南,閣製仿浙江寧波範氏天一閣構置。外觀為上下兩層,腰簷之處設有暗層,麵闊6間,西盡間設樓梯連通上下。
兩山牆青磚砌築直至屋頂,簡潔素雅。黑色琉璃瓦頂,綠色琉璃瓦剪邊,喻義黑色主水,以水壓火,以保護閣內收藏的書籍。
閣的前廊設回紋欄杆,簷下倒掛楣子,加之綠色簷柱,清新悅目的蘇式彩畫,更具園林建築風格。閣前鑿一方池,引金水河水流入,池上架一石橋,石橋和池子四周欄板都雕有水生動物圖案,靈秀精美。
閣後湖石堆砌成山,勢如屏障,其間植以鬆柏,曆時200餘年,蒼勁挺拔,鬱鬱蔥蔥。
閣的東側建有一座碑亭,盔頂黃琉璃瓦,造型獨特。亭內立石碑一通,正麵鐫刻有乾隆皇帝撰寫的《文淵閣記》,背麵刻有文淵閣賜宴禦製詩。
故宮內現存的文淵閣是皇家收藏《四庫全書》的圖書館。
《四庫全書》是一部彙集曆代典籍精粹、囊括傳統文化精華的曆史上最大規模的叢書,乾隆帝專門為建造在宮廷禁地和皇家園囿的4座藏書閣命名。
除宮中的文淵閣沿襲明代之稱外,另三部分別藏於文源閣、文津閣、文溯閣,四閣又稱“北四閣”。後又抄三部藏於文宗閣、文彙閣、文瀾閣,稱“南三閣”。也就是說,以文淵閣為代表的內廷四閣之名,皆取法天一閣,體現了以水克火的理念。
外朝三大殿的東翼建築南三所位於外朝東路文華殿東北,為一組殿宇的總稱。在明朝時,這一帶有端敬殿、端本宮,為太子所居。
其中原有殿名“擷芳殿”,清康熙年間太子胤礽之宮人於此居住。1746年,在擷芳殿原址興建3座院落,作為皇子居所。
因其位在寧壽宮以南,故又稱“南三所”,也稱“阿哥所”或“所兒”,嘉慶朝以後多以“擷芳殿”代稱整組建築。
清代的皇子們,隻有在幼年的時候可以居住在東西六宮享受父母之愛。到了10歲,就要遷出後宮,暫居紫禁城內廷兩翼的毓慶宮或更為偏遠的“南三所”,受封親王後便徹底遷出紫禁城,到父皇賞賜的王府居住。
南三所共用宮門一座,麵闊3間,進深一間,綠琉璃瓦歇山頂,當中開門,內外設有慢道。門內有一東西窄長的小廣場,廣場北側自東向西依次排列三所,每所皆為前後三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