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晚上,區十佳外來工評選揭曉,電視台現場直播了頒獎晚會。老烏落選,這一點他早有預期,也沒再作指望,心裏終究亦有一絲失落。但那失落,在老烏心裏停留不過一瞬,很快便釋然了,倒有如釋重負之感,想,一切終於過去了。讓老烏頗感詫異的是,子虛居然也榜上無名。老烏心裏,當真是五味雜陳。若是子虛選上,老烏心裏自會有些羨慕,可是子虛落選,老烏心裏,又生出遺憾。畢竟,子虛也是所謂瑤台藝術村的成員。當選本屆十佳外來青工的,有技術能手,五星級義工,更有普通環衛工人,卻沒有一個與文學藝術沾邊。看完電視,老烏給張若鄰打電話。張若鄰顯得頗為疲憊。老烏說:“張主編,我剛看完十佳頒獎晚會。”張若鄰說:“是麼,我沒看,子虛得獎沒?”老烏說:“沒有。”張若鄰說:“沒有就好。這是對他的懲罰。隻是你沒能得,可惜了。聽說今年評獎,主要傾向於生產一線的工人。文化人相比之下,倒算不得社會弱勢群體了。”言語間,頗多無奈。老烏說:“我得不得獎無所謂,真無所謂,您對我這份情,我會記一輩子。”張若鄰說:“你能這樣想,那最好不過。對了,往後不要叫我張主編,我不是主編啦。”老烏一驚:“為什麼?”張若鄰說:“文化局換了新局長,一朝天子一朝臣,我是老局長重用的人,新局長上任,自然要靠邊站。隻是可惜了《異鄉人》這麼一份好雜誌。”老烏說:“《異鄉人》怎麼了?”張若鄰說:“停刊了。本來《異鄉人》一直在違規操作,沒有刊號,過去是租別人刊號用。新局長不想惹麻煩,把雜誌改了,改成文化局的內部通訊,一個月印一千冊,唉,可惜呀!這本雜誌,影響了整整一代打工人的。”老烏知道張若鄰對這本雜誌的深厚感情,當年,張若鄰也是工廠流水線上的一名工人,寫了篇小說,投到還是內部交流刊物的《異鄉人》雜誌,結果被頭條刊發。後來,成為所謂打工文學之濫觴,張若鄰一舉成名,被政府保送讀了大學,回來後又主政《異鄉人》。伴著《異鄉人》,從印不過千冊的季刊到雙月刊、月刊,成為和《佛山文藝》、《大鵬灣》、《江門文藝》齊名的四大打工名刊之一,這一**走來,其間甘苦,寸心自知。如今刊物沒了,他的主編也被擼掉,心裏自然難受。老烏寬慰張若鄰,說:“張老師,我想這對您來說,未必是壞事。你正好有時間重新拿起筆,寫自己想寫的作品。”
元月二日,是老烏加盟道格藝術機構後,第一次參加全體職員會議。三個老板都到齊。會上,總經理許一墨,對公司主管領導的分工作出了說明。董董事長從前是做商業的,與政府打交道有經驗,主要分管公司生存**的拓展,當務之急有兩個,一是促成政府將瑤台藝術區定為每年一度的文博會分會場;第二個關係到公司命運,要抓緊與街道溝通,與區府溝通,爭取街道與區府立項,把瑤台藝術區列入政府規劃。董董事長插話說,這事遇上了一個大難題,過去推動瑤台建藝術區建設的街道書記,調到宣傳部任副部長了,新來的書記是搞體育出身,不知道又是什麼樣的為政理念。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本街道目前最可能做出政績的,就是瑤台城中村改造。當然,要不惜一切代價,做好溝通工作,爭取到街道對項目的支持;劉澤和藝術家們有著良好的溝通,主要負責藝術區的推廣、宣傳、策展。眼前最要緊的,是精心策劃元月18日的公司開業慶典,要邀請不少於三十家新聞媒體,在互聯網、電視、報紙、專業期刊全麵開花,做好做足瑤台藝術區的宣傳工作。把瑤台藝術區的名氣打向全國。2月到5月,每月都要舉辦一次全國性的主題展,出版第一期《UTOPIA》;許一墨負責畫廊的運作和拍賣,工作室、商鋪的招租。散會後,劉澤又召集他分管的團隊,開了一個小會。劉澤分管的,說是團隊,其實也沒幾個人,一個平麵設計,一個美術編輯,一個策展,加上老烏。劉澤說:“別看咱們部門人少,可都是精兵強將。”一一作了介紹:“平麵設計師流沙,廣美設計係畢業,拿過多項全國設計大獎。美術編輯,是國內知名的青年美術評論家楚南。”劉澤說:“楚南是繼高明潞、栗憲庭之後最有活力的七零後美術評論家;李不染,著名策展人,策劃過一係列有影響的展出;這位,不用我介紹,想來你們都知道,他是咱們瑤台藝術區的發起人,著名書法家,李保雲。”聽劉澤把同事們一一介紹,老烏心裏就發怵,他們個個大有來頭,都是科班出身,隻有他老烏,高中才讀了一年,所謂書法家,也不過是野狐禪。暗暗給自己打氣,千萬別讓這批小青年看不起。劉澤知人善任,用老烏做文宣,倒是沒找錯人。最起碼,在眼下,老烏差不多是瑤台藝術區的標誌性人物,說到瑤台藝術村,離不開村長老烏,說到老烏,人們自然會想起瑤台有這麼一批窮藝術家在瞎折騰。他的舉動,依然是媒體焦點,道格藝術機構此時物色文宣,舍他其誰?果然,當老烏給那些記者打去電話,說是瑤台藝術區的老烏時,那些記者就立刻想起了他。老烏一一邀請了。有些記者一口答應,有些讓老烏把詳情發電子郵件過去,這下難倒了老烏,才覺過去真是虛度了年華,不想被同事瞧不起,笑話他二十一世紀了連電腦都不會。草擬了郵件內容,去外麵找地方發了。劉澤又讓老烏盡快把新聞通稿寫出來,老烏還是拿筆寫了在外請人打印,又拿U盤拷給劉澤。但覺得這樣終不是辦法,這天回家,和喬喬早早吃過晚飯,找了一家電腦培訓班,學習電腦基本操作,學到晚上十二點,培訓班要關門才回家。老烏這人,做什麼事都肯下苦功,一個星期下來,電腦的基本操作已沒問題,打字速度雖慢,但總算敢坐在辦公室用電腦工作了。隻是要寫東西,還得先在紙上寫好,然後慢慢輸入電腦。劉澤看在眼裏,拍拍老烏的肩,說他果然沒看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