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風的新娘 摘蘋果(1 / 3)

阿克亨帶來兩個長滿絡腮胡子的男人找到赫定,說:“大人,卡曼和黑曼是羅布人,知道通往阿不旦的捷徑和幾處秘密水源地,他們每年要往返兩次。”

“對不起,向導已經找到,他在預定地點等候。”

“他是誰?還有比羅布人更好的向導嗎?”

“這您就不需要知道了。”

卡曼忽然凶惡地說:“羅布荒原的野貓比馬大,它會把你們全吃掉!”

說完,悻惺地走了。

“您推薦的向導究竟是什麼人?”

“嘿嘿,大人,其實我根本不想讓他們跟著您,隻是,上次差點讓您在沙漠中喪命,這有辱沙州駝隊的聲譽,所以,我想幫您。”

“我想知道,那兩個家夥是幹什麼的?”

“是紮曼和羅布女人的野種……在喀什名聲不大好,但他們確實知道路。”

“他們眼睛告訴我,那條路通向地獄。”

“說實話,我不喜歡這兩頭毛驢子,可是,他們老是敲詐人,誰也沒辦法,大家才想出這麼個主意,打算借你的手把他們還給羅布泊……”

“你也出身於有名的沙州駝隊,怎麼缺乏職業道德?”

“嘿嘿,阿古柏倒台後生意好了,冒充沙州駝隊的人很多,比起他們,我好多了。”

巴依不客氣地將他趕走。

探險隊取道葉爾羌前往和闐。

經過鴿子塘的地方,有上千隻子藍灰色的美麗鴿子來回飛翔,過路人必須將玉黍米獻給它們。

赫定與當地人一起喂鴿子。這些,見多識廣,大膽地落到肩膀、帽子和手臂上,輕輕撫摸羽毛時也不躲閃,反而用寶石樣的明亮眼睛凝視他。赫定心裏一動:鴿子眼裏的波光與上次生死大漠夢中樓蘭的目光驚人相似!當時,樓蘭就這樣看著他,然後說:終於等來了,我們回家吧!

赫定突然有些傷感——因為在瑞典受傷的愛情。最終,不得不接受一個現實:多年來,他一直是單戀,或者說,執著愛著的是一個朦朧夢想……正如彩虹所說:“夢想不會像活生生的人一樣立刻出現在眼前,所以,你就寄托到我身上,這很可悲。”按照佛教理論,眾生處於輪回循環中,也許,沙漠中王子或公主在風沙淹沒城市的瞬間靈魂被鴿子帶走,從此,它們隻能依靠翅膀和飛翔守望家園,那麼,這些沙漠精靈就有了永恒生命。

沙漠中鴿子的住所,是歌頌,也是追憶。

探險隊到達和闐。

尋寶人吐爾迪主動推銷他的古物。

不大工夫,赫定就購買到一些價值連城的古物——佛像、雙峰駱駝、彈琵琶的猴子、革倫達(一種印度半人半鳥的工藝品)、半獅半鷹的裝飾品和各種古幣,其中有波斯和羅馬金幣。吐爾迪的小倉庫簡直就是一個高規格博物館!在歐洲,藏品如此豐富的博物館也不多。赫定本想購買更多,但是,在確定價格上發生困難:吐爾迪知道他和普爾熱見過麵後,根本不討論價格,一切自願:給一座王城不反對,一個銅錢買走一座王城也情願,這反而使赫定為難。他知道這些古物價值,價格太低,不跟搶劫一樣?所以,每一樣古物都付給原定價格的兩倍。

他清楚自己探險目的是尋找沙埋古城、地理考察、測繪地圖。這些古物隻是收藏。

忽然,巴依警惕地說:“有士兵來了!”

赫定剛起身,十幾個清兵已經到跟前。

一位瘦弱的、文質彬彬的小個子——蔣孝琬領頭。他現在仍是文案,兩天前就奉和闐道台劉嘉德之命迎接赫定,原以為他們也像普爾熱一樣擁有十幾名哥薩克衛隊護送,沒想到這般樸素,跟普通商販沒什麼兩樣。

蔣孝琬打量一會,問:“您是赫定大人嗎?”

赫定點點頭。

“和闐道台劉大人恭候您多時,小人有眼不識泰山,請大人恕罪!”

赫定莫名其妙地說:“我沒有和他約定呀?”

“喀什方麵給劉大人寫了信……”

“那好,我晚上拜見他。”

“住處也安排好了。”

赫定猶豫一下,跟蔣孝琬到道台府。

劉嘉德率眾官鳴炮相迎,引入大廳。

蔣孝琬看巴依緊隨,為難地說:“大人,您看,下人是不是讓先休息去?”

“他不是下人,”赫定說,“是我患難與共的兄弟。”

劉嘉德從旁邊說:“不必拘泥禮節。赫定先生,去年,聽百姓說幾個歐洲魔術師闖進塔克拉瑪幹沙漠,又活著出來,想必就是你們吧?”

“什麼魔術師,您看,我是正常人嘛。”

“不是就好,不然,像那個俄國人普爾熱到羅布荒原跑兩趟,念動咒語,將塔裏木河的終端湖喀拉庫順河變成羅布泊,就把《大清一統輿圖》給否定了。您說,這像不像變魔術?歐洲人為羅布泊位置爭個沒完,為什麼不親自來看看,眼見為實嘛。”

“我此行目標之一就是前往羅布泊考察,恩師李希霍芬認為《大清一統輿圖》正確,我要給他尋找科學證據。”

劉嘉德豎起大拇指,說:“了不起,我佩服這樣的英雄氣概!好男兒頂天立地,要勇於探險,不然,能幹成什麼事業?說吧,需要什麼配合?在和闐,隻要我能辦到,當鼎力協助。”

“非常感激你的豪爽,可是,探險隊出發前就做好準備,不再打擾您。”

劉嘉德爽朗地大笑說:“那麼,今晚們舉行的接風宴會,不可以遭到拒絕吧?”

“很樂意接受邀請,謝謝!”

劉嘉德笑著端起茶盅。

蔣孝琬得體地過來帶領赫定離開,去住所。

赫定聽說和闐、葉爾羌直隸州知州潘震不喜歡西方人及西方文明,所以,途徑葉爾羌時沒有接洽,想不到,這位劉道台倒十分開通。

據說他是著名將領劉錦棠之子,很有政績。

晚上,赫定與巴依赴宴。

劉道台請來十幾名熟悉當地曆史、地理、風俗的紳士陪同。

他的開場白讓赫定耳目一新:“西人赫定先生不但是英雄,而且有君子之風,很難得,我們作為東道主,把和闐曆史、文化、傳說送給他,算是作麵禮吧。”

大家熱烈鼓掌。

“和闐古稱‘於闐’,意為‘產玉地方’,清朝初年才改成如今的名字。古印度雅利安語稱為‘庫斯塔那’,是著名的佛教文化中心。高僧法顯和玄奘都曾經過這裏,而且,在他們的著作中都提到。”

赫定說:“歐洲人從馬可·波羅的遊記中才知道這座城市的名字。”

“和闐梵文名為‘瞿薩旦那’,意思是‘地乳’,這裏有個傳說:於闐王沒有子嗣,天天求佛,終於得到一個兒子,卻不肯吃奶。國王又求育兒之法,大地突然隆起一個隻乳頭,小孩吮吸。後來,他長大成人,繼承王位,成為賢明君主。還有一個與佛教有關傳說:和闐西邊媲摩村中有一尊高120尺的檀香木釋迦牟尼像,本來不在這裏,在北麵的曷勞落迦城。一次,先知到城裏,人們將他捉住,把半個身子埋進沙子裏。一個虔誠人救活他,先知說:七天後,天降黃沙,將這座城市淹沒,隻有你得以幸免。虔誠人把這個消息告訴全城人,但沒人相信。結果,城市被風沙淹沒,隻有虔誠人躲過災難。釋迦牟尼像也飛到媲摩。赫定先生,我覺得,這兩個傳說至少提供兩個信息:其一,和闐北麵自古以來就一直缺水,以至有地乳之說;其二,很多古代城市被流沙淹沒,或者被迫放棄。”

“還有博大精深的人文關懷精神,”赫定激動地說,“地乳之說讓我想起一個夢。上次,穿越塔克拉瑪幹沙漠時斷水了,大家都到生死邊緣,沒有力氣走出沙漠,打算長眠在沙丘間,我都穿好禮服準備迎接死亡。昏迷中,做了個奇夢,一位自稱樓蘭的少女割破手腕,要用鮮血和眼淚滋養我的生命,後來,我醒了,渾身又充滿力氣,終於爬出沙漠,得以撿回性命,所以,現在才能夠與諸位坐在一起。在歐洲,做同樣的夢,最多被認為是想象延伸,可是,在沙漠裏,我很願意相信有一種神秘力量支配著我們的行動。獲救後,巴依帶人尋找遺失的器材,他回來說,最後階段能正確走向和闐河真是個奇跡,因為那段路極容易誤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