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繼業在書房裏接待從和闐來的蔣孝琬。
“潘大人的信和你的文章,我都已經看過,深表佩服!”
“哪裏!還請大人多多指教。”
“聽你口音,好像是中國南方人?等等,讓我猜一猜:湖南人,對不對?”
“洋大人,您……?”
“我童年在中國度過,湖南的許多地方都遊玩過,那裏風光很好。”
“這麼說,我們還算半個老鄉?”
“哈哈哈……”
“那真要請大人多多提攜了。”
“理所當然!英國人講交情,隻要好好幹事,絕對不會虧待。我打算把你介紹給我的至交斯坦因先生當秘書,他正在來喀什的路上,幾天後就到達。”
“多謝大人抬舉!”
“亞孜的工作雖然令人失望,但我還是想法讓他到中國官府任職,因為他是一位朋友推薦的,但願你別辜負潘大人的期望。”
“我一定竭盡全力。”
“接到潘大人信後,我催著讓你早點來,還有另外一件重要事情。”
“哦?大人需要我做什麼?”
“你看,這件象牙佛據說是甘肅萬佛峽發現的,難辨真偽,聽潘大人說你對古物很有研究,所以,請你鑒別一下,可以嗎?”
“非常願意為大人效勞!”
蔣孝琬拿起放大鏡,仔細觀摩一陣,說:“大人,我覺得這尊象牙佛是贗品。”
“哦?請講出道理來。”
“首先,真正的象牙佛最起碼應該用象牙而不是玉坯,在印度,象牙比玉更珍貴,信仰佛教的國家肯定會用最珍貴材料的雕刻佛像。其次,從雕刻工藝來看,比較樸拙。象牙佛由當時印度千裏挑一、設計、雕刻水平最高的傑出工匠創作完成,所以,線條應該流暢優美,而這尊象牙佛更像複製品,如同臨帖中國書法,裏麵很多拘謹的東西。”
“我佩服你的分析,但也不完全苟同。絲綢之路這條經濟文化大動脈在運輸絲織品之前,運送的貨物是和闐玉。和闐美玉能向東到達中原,不可能不向西去印度。馱玉工如此繁忙,證明玉比較昂貴,有利可圖,相比之下,大象倒很多,這件藝術品之所以叫象牙佛,是不是因為主要圖案是大象?大象性情溫和,是印度主要馱載工具,而在中國,隻能是駱駝。所以,我更願意認為這尊象牙佛出自古代印度工匠之手。”
“大人,您的看法很有見地,但願它是真品。”
“最有權威的發言人是玄奘,可是,大唐法師不能站出來,哈哈哈……”
蔣孝琬陪著他大笑。
“是真是假,我都要送給斯坦因。把玄奘翻山越嶺從印度帶回來的象牙佛送給他,最恰當不過,如果是真的,算他走運,如果調查出是假的,也能夠證明他非凡的‘火眼金睛’,以免世界上再有幾十個博物館都展出象牙佛,同時又都宣稱自己擁有真的。歐洲人不能再受愚弄了。”
幾天後,斯坦因探險隊到達喀什。
馬繼業急於想知道擔任克什麼米爾常駐官員的榮赫鵬近況:“怎麼樣?他不會像中國古代的文人騷客那樣流露失意的情緒吧?”
“你肯定早已知曉,入侵西藏並沒有給他帶來飛翔的翅膀,英國政府不認同他的‘功績’,隻有懷疑和敵意,其中最不滿意他違抗命令。英國曾經向歐洲保證,幹涉西藏事務隻是暫時現象,但從《拉薩條約》來看,英國涉入已屬長期行為。各部會不願遭到來自反對勢力‘擴張領土’的指責,榮赫鵬離開拉薩前不久,政府曾電令他留在當地,重新擬定條約,然而,他抗命不遵,帶著小銅佛翻越喜馬拉雅山返回印度。我行我素的性格給他帶來了災難,看來,榮赫鵬是一位優秀的探險家,而不是成熟的政治家。不過,來自民間的榮譽多少使他有些安慰:剛到倫敦,國王愛德華七世就接見。赫定雖然極其反對侵略,但還是寫私人信件表示敬意。榮赫鵬在‘皇家地理學會’發表探險演講,聽眾排到街上,盛況空前。兩周後學會應聽眾要求又舉行了一次演講會。”
“據說他像西藏喇嘛那樣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精神領域的探索,搞起了神秘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