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成人遊戲啞劇3(1 / 3)

“幹什麼?難道你想在這裏塑外國法師神像?”

蔣孝琬湊近他,悄聲說:“斯坦因先生想把玄奘帶來的經卷請到帳篷裏供奉一陣,在那裏,還有許多大師的信徒在等著朝拜,以後,再就沒有機會了。”

王圓籙打個冷顫。擔憂、恐懼又襲上心頭,他顯出焦慮不安的神情:“我不能讓古書出洞子,不然,人們以為你們拿走了珍寶。”

蔣孝琬繼續向動搖不定的王道士進攻:“道長,留著這些東西有什麼用?不敢扔,送人也不容易。我太清楚了,中國官員大部分不喜歡這玩意兒。在咱們國家,官員不感興趣的事,你能幹成?官府幫你建橋了沒有?慈禧太後獎賞了沒有?葉學政不是說要來檢查嗎,見他的影子了沒有?都沒有,為什麼?因為他們不是玄奘信徒。他們要忙權利,忙整人,忙斂財,怎麼會想到這一窟古書?你想一想,藏經洞發現後,你吃了多少苦頭?”

王圓籙低下了頭。

“再說,這些經卷本來就是唐僧從印度請來,現在讓人家供幾天,從情理上也說得過去。佛經有好幾種文字,這說明,經文是好多國家的人共同寫成,包括千佛洞壁畫,也有外國畫家的心血。”

“外國人能跑這麼遠?”

蔣孝琬語氣強硬起來:“咋不能?中國有句古話:敬酒不吃,吃罰酒!現在,斯坦因博士客氣地借些經卷,還給寺裏捐數目不小的銀子,你不答應,他回去帶部隊來,咋辦?他們有洋槍,不得了,比弓箭厲害得多!我誠心實意想幫你,再不聽,隻好聽天由命,別說我胳膊肘子朝外擰。”

王圓籙思慮一陣,說:“你們真的會捐銀子?”

“不相信?現在我就給你一塊馬蹄銀。有我擔保,你怕什麼?”

王圓籙鼓足勇氣,說:“這件事很危險,千萬不能外漏。”

“我保證,在中國土地上不向別人說起這事。”

“還得說定:所有的東西隻借給你們看,不能帶走。”

蔣孝琬想一下,說:“行。”

深夜,王圓籙到各處巡視一圈,扛著一個大包走進斯坦因帳篷。

“你們抓緊時間看,要保護好。”

蔣孝琬給他一個馬蹄銀。

王圓籙匆匆走了。

蔣孝琬打開包,驚喜地說:“大人,全是白天挑出的經卷、絲、紙畫和文書,狡猾的王圓籙還以為這些最不值錢呢。”

“以後,恐怕沒有這樣的好事。所有古物由王圓籙從洞子裏扛出,他隨手拿,哪個捆包有價值,哪個價值小,我們沒法決定,隻能聽天由命了!”

“玄奘會保佑您。”

……

連續兩周挑選,帳篷裏堆起很多文書。這些“盲目”得來的古物價值極高,而那些裝滿混雜經文、繪畫織物、還願物、各種很明顯為需用而儲藏的紙張更有價值。倘若王圓籙與阿克亨一樣動歪心思,用這些紙造假文書,那麼,會讓更多的歐洲學者被蒙蔽,而且,這種可悲的欺騙很可能堂而皇之地永遠流傳下去,從這一點來說,阿克亨的出現對歐洲學術界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他深刻感受到中國文明的博大精深。當他對這個文明一無所知時,就覺得她有很多值得研究領域,現在,輝煌事實再一次證明當時選擇的正確性。可惜,這個偉大國家隻有辜鴻銘等為數不多的學者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魅力並悉心維護,而大多數中國人被歐美物質文明折服,這很可怕。唉!誰也不可能想到,我在尼雅、和闐、漢長城,從他們祖先遺棄的垃圾堆裏尋找到一個個失落千年的文明世界,而莫高窟精美雕塑,燦爛壁畫,豐富文書,足以爆炸出十個太陽般的文明烈光,中國人還沒有意識到爆炸前的寂靜,對歐洲日益完善的東方學術界來說,是一個難得機遇。

他很清楚,莫高窟“探險”將把他的事業推向輝煌頂峰。

蔣孝琬參加從藏經洞向帳篷的搬運。王圓籙身體單薄,不能很好勝任這個工作,他甚至抱怨搬運太多,有幾次,威脅要中斷,都讓足智多謀的蔣孝琬說服了。斯坦因不間斷地檢索。斯坦因像吃了大麻花的野馬一樣處於高度亢奮狀態,在古老悠久的曆史原野中縱情馳騁,沉迷於半神話半現實的夢幻世界。他幾乎每天都有新發現,後來,僅憑裝有漢文和西藏文書捆包不規則的形狀和扣眼就能看出其與眾不同。在幾種文書混雜的捆包裏,出現大部分印度文和傳統菩提形狀的手稿和散頁,都是寫在棕櫚樹葉上保存十分完好的梵文手稿。秀氣、漂亮的書寫證明,這是公元三或四世紀的古文書手稿。書寫材料表明它完成於印度,可是,這裏又有了一個謎:把它帶到中國地界的朝聖者是誰?這位去印度求經的人比玄奘早了幾個世紀,要麼,是古印度僧侶、商客送來的?有可能,這些古梵文經典輾轉到達敦煌的路線與他一致:印度、克什米爾、喀什、和闐、尼雅、樓蘭、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