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納讀幾遍,疑心這是柯勒想阻攔他考察的陰謀。於是,又寫信與赫定聯係。
第一世界大戰爆發後,赫定作為一名中立國的知名人士,去前線考察西部法國、比利時前線以及東部對俄戰線,寫了《來自西部戰線的報道》與《與俄國作戰》兩篇報道,對德國及其同盟國的戰爭進行美化。這一行為遭到英、法等國強烈不滿,紛紛將他清除出地理學會。那些曾經狂熱地崇拜他的人仿佛受到欺騙,轉頭批評其親德立場,有些人寫書詆毀,在一本《德國的瑞典人》一書裏給他極大的諷刺,英國出的一本書尖刻地說:“赫定!你否定人性,今天也輪到瑞典人來否定你了!我們不認識你!你發現西藏和六千大地,我們一點也不感興趣!”
赫定處於低潮,便埋頭寫作。接到華納的信,又點燃他探險的熱情,回信悉心解答疑問,並且提供所有中亞地圖。
不久,華納意外地收到一封來自華沙的信件。寄信人是曾經在英、俄“大競力”中“接待”過榮赫鵬的葛羅姆切斯基上尉。上尉哀傷地說:“三十七年來,我以辛勤工作和忠誠報效祖國,但是,俄國大革命奪走了我的一切……以健康狀況而言,我的生命已經接近尾聲,會隨時隨地結束。”他提出一個希望:請華納找一位出版商,將他寫的自傳體著作《喀什噶爾》出版。本來他打算親自送來,但由於被放逐華沙,生活極端困難,更何況重病纏身,不能如願。華納立刻申請前去。但是,不久他收到了葛羅姆切斯基上尉的訃文,從此,《喀什噶爾》不知去向。
1923年,世界局勢稍有緩和,美國同意華納到中國碰碰運氣。
早已做好準備的華納迅速行動。
北京的事很快辦妥,燕京大學推薦翻譯王近仁。
第一站到達洛陽,吳佩孚親自接待。在武裝人員保護下,華納考察了龍門石窟。接著一路西行。
初冬,考察隊到達黑城。
進城那天是一個塵土飛揚的午後,黑城似乎睡著,但華納強烈感覺到古代士兵要檢查他的證件,而且,城頭上有手持弓箭巡邏的士兵好奇地打量著他,一如幾百年前打量馬可·波羅。走在城中山羊與野獸走過的路上,又仿佛看見漂亮的客棧老板娘端來了茶水和果品迎接他,操著各種語言的商人湧來兜售世界各地的奇珍異寶……真如同夢幻一般!
夜裏,華納被清脆的羊皮鼓聲驚醒,他隱約聽見風中有女人的蒼涼呼喚聲。但其他人都說沒有聽見。接著幾天,華納半夜都被羊皮鼓準時吵醒,他拿著槍,走出帳篷。
月光下,黑城靜臥在戈壁灘裏,看不見任何人跡。
挖掘十天,收獲甚微。華納對著空蕩蕩的黑城咆哮如雷:“葛滋和斯坦因這兩頭野豬,把這裏啃得一點不剩啊!”
無奈之下,他決定前往另一個向往已久的目標——敦煌莫高窟。
隊伍在冰天雪地的戈壁灘上趕著四輛四輪馬車在泥濘中艱難行進。
遠處,逶迤的祁連雪峰令人望而生畏。走幾天,前方出現一條河,河邊有一排泥房子。
傑恩驚喜地喊起來:“看,有客棧!”
華納說:“快趕馬車,放開胃口,大吃一頓羊肉。”
隊伍過河,傑恩跳下馬,向房子裏跑去。
突然,幾個土匪持槍跑出來,粗暴地打翻被驚呆的傑恩,圍住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