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爾 2.

融入戰鬥精神的英雄史詩

到了14世紀60年代左右,人們想象的江格爾故事,首先在衛拉特蒙古族的土爾扈特部流傳了起來,演唱江格爾故事的民間藝人,蒙古族語稱作“江格爾奇”。

江格爾奇也同樣產生在衛拉特蒙古族人中,江格爾的故事在江格爾奇中間以口授心傳的方式,世代傳承,並且將這部史詩取名為《江格爾》。

據傳說,在17世紀初,新疆土爾扈特部,有一位江格爾奇叫做“土爾巴雅爾”。

他從小練習演唱《江格爾》,每學會一部長詩,就往懷裏放進一塊石頭,久而久之,他演唱《江格爾》的本領達到了超凡脫俗的境界,成為一位著名的江格爾奇,此時他懷裏的石頭也達到了70塊。

有一位王爺聽了他的演唱後很高興,賜予他“達蘭·脫卜赤”稱號,意思是會演唱《江格爾》70部長詩的史詩囊。

據說,後來清代乾隆皇帝得知他的事跡,在1771年正式追封土爾巴雅爾為“達蘭·脫卜赤”。

江格爾奇有業餘的、職業的、世家的和禦前的幾類。演唱《江格爾》時,一部分江格爾奇會彈奏叫做陶布舒爾的一種三弦彈奏樂器來伴奏,而另一些江格爾奇則不會彈唱。

江格爾奇都是一些民間表演藝術家,不管他們是彈唱還是清唱,他們都能以極度誇張的麵部表情、富於變化的身體姿勢、意想不到的手勢、高低交替的聲音、快慢不同的語速、優美的詩歌、幽默的語

言,還有那令人陶醉的故事來緊緊抓住人們的注意力。江格爾奇們熱愛《江格爾》,到處演唱《江格爾》:在路途上,借以解除疲勞;在蒙古包裏,給人們以娛樂;在儀式上,用以驅除邪惡。他們甚至在戰場上、囚室裏演唱《江格爾》,以激勵自己和周圍的人們積極地投入到正義的鬥爭中去。由於,衛拉特蒙古族經曆了蒙古族統一的輝煌時期,所以衛拉特蒙古族的人們將自己所經曆的諸多戰爭融入到了史詩《江格爾》中。

關於征戰的部分,主要描寫的是以江格爾為首的英雄們降妖伏魔,痛殲掠奪者,保衛家鄉寶木巴的輝煌業績。如征服殘暴的西拉·古爾古汗之部,還有戰勝殘暴的芒乃汗之部。

征服殘暴的西拉·古爾古汗之部講述的是,主人公江格爾正遠走他鄉,曾經在他麾下的35勇士也紛紛出走後,暴戾成性、險惡凶殘的

西拉·古爾古汗便大舉進犯寶木巴。雄獅洪古爾隻身迎敵最後不幸被擒。西拉 ·古爾古汗派人將洪古爾拖進幽深的地洞,投入血海,讓他受盡折磨。寶木巴遭到空前浩劫,百姓統統被驅趕到草木不生的沙原。

此時的江格爾正漫遊天下,在青山南麵的一座宮殿裏,遇到一位天仙似的姑娘。他倆結成親密的伴侶,生下一個男孩,起名少布西古爾。

過了3天,這個孩子便騎著江格爾的阿蘭紮爾駿馬上山打獵去了。

有一次打獵時,他遇上阿拉譚策吉,老英雄讓他把一支箭帶去交給江格爾。江格爾看到這支箭,想起昔日的榮譽,非常思念家鄉,立即返回寶木巴。

可是,故鄉白骨成堆,滿目荒涼。他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老人,探聽到洪古爾的下落,卻得知洪古爾已經被投入了地洞的血海之中。於是江格爾毅然走進地

洞,到7層地獄的血海裏去尋找洪古爾。

那時,江格爾的兒子少布西古爾隨後也來到了寶木巴。他召集眾勇士共同對敵,除掉了萬惡的西拉·古爾古汗,解救了水深火熱中的百姓。

江格爾衝進魔窟,把惡魔斬盡殺絕,取回洪古爾的遺骨,用神樹的葉子救活了洪古爾。江格爾和洪古爾回去跟眾人一道重建家園,寶木巴地方又像從前一樣繁榮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