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歌 3.

杜甫鑄就現實主義詩歌高峰

杜甫,出生在一個有悠久傳統的官僚世家。他的祖父杜審言是初唐著名詩人,對杜甫的成長影響很大。他的父親杜閑做過兗州司馬、奉天縣令。杜甫接受的家庭教育是正統的儒家教育。

杜甫7歲能詩,十四五歲出入文場,並小有聲名。20歲以後的10多年中,他基本過著漫遊的生活,曾到過吳、越一帶,又遊至齊、趙之間。其間,24歲時首次參加進士考試,卻名落孫山。

35歲時,杜甫來到唐都城長

安,第二年又一次參加了進士考

試,又一次名落孫山。起初,他對求取功名滿懷信心,以為成功指日可待,但滯留長安10年卻接連碰壁,生活陷入困頓。

萬般無奈之下,杜甫求權貴引薦,最後隻做得一個卑微的小官。後在唐肅宗時,任左拾遺。不久觸怒肅宗,被貶斥。迫於生活的壓力和對仕途的失望,他丟棄了所任的微職而進入蜀中求生存。

到達成都不久,依靠朋友嚴武的幫助,杜甫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在最初的兩年多時間裏,他的生活較為安逸。在朋友嚴武死後,杜甫徹底失去了生活上的依靠,他隻好帶著家人,登上一艘小船,過起流浪逃難的生活。

770年,59歲的杜甫,在湖南湘江的一艘小船上,淒涼地結束了艱難漂泊的一生。

杜甫的一生始終以儒家忠君憂民思想為主,不論窮困,還是發達,都以天下為念,這是他詩歌創作的基調。

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轉衰的曆史時期,他的詩作充分反映了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杜甫詩歌把動蕩的時代與個人遭遇合而為一,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曆史事實和社會生活畫麵,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

杜甫詩歌內容豐富。青年時期的杜甫雄心勃勃,詩作多自述抱負、抒寫理想之作。最成熟的代表作品大部分寫於唐王朝急遽衰退的動亂期間,由戰爭造成的動亂景象、民生疾苦及其後社會凋敝的麵貌,猛烈地撞擊著詩人的心靈。

杜甫用血淚之筆,記錄下一段民族的苦難曆史,深刻地揭示了那個劇烈動蕩時代的社會矛盾,憂國憂民的情懷是這部分詩歌的核心內容。

此外,杜甫還常常描摹風光景物,抒發日常生活的情思,以及詠懷曆史遺跡,但也同樣飽浸著對國家和人民的深摯感情。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是反映社會真實情況的長篇史詩。詩中記述的自身遭遇和旅途中的所見所聞,皆與時代息息相關,“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當時尖銳的社會矛盾的最好概括。全詩集敘事、抒情、說理於一體,寫得波瀾浩瀚,極為壯觀。

《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是杜甫描寫社會現實的作品,被稱為《三吏》。同樣的題材作品還有《三別》,分別是《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

《石壕吏》通過作者親眼所見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統治者的殘暴,反映了戰爭給廣大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這首詩在藝術上的一大特點是精煉,把抒情和議論寓於敘事之 中,愛憎分明。場麵和細節描寫自然真實。善於裁剪,中心突出。詩風明白曉暢又悲壯沉鬱,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典範之作。

《新安吏》全詩可分兩個層次。前12句記述了軍隊抓丁和骨肉分離的場麵,揭示了安史之亂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後16句筆鋒一轉,對百姓進行開導和勸慰。全詩反映了作者對統治者盡快平息叛亂、實現王朝中興的期望。

《潼關吏》借潼關吏之口描述潼關天險,表達了詩人對當初桃林一戰潰敗的遺憾,希望守關將士們一定要以史為鑒,好好利用潼關天險保衛長安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