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城的死,說到底還是跟感情有關。詩人的非正常死亡,也許都是跟緋聞分不開。

1979年,顧城和謝燁在火車上邂逅。為了追求謝燁,顧城趕到上海,天天躺在謝燁家門前木箱子裏,終於贏得美人心,1983年8月5日在上海與謝燁結婚。

顧城的內心,童真的東西太多,所以有點遠離世俗。1986年,顧城參加北京市作協在昌平舉辦的“新詩潮研討會”,結識北京大學中文係女學生李英,從此開始了他的另外一段畸戀。

為了追求他的自由童話王國,顧城和謝燁去了新西蘭的激流島。這時候李英已經和劉湛秋在一起了,但是天性浪漫的她也來到了激流島。

有這樣兩個美女陪伴著自己,天真的詩人就開始建設他的女兒國,但現實的生活,讓他越來越脫離世俗,而女人卻永遠都是物質的。這時候,他們仨自然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李英和顧城情人關係的開始,李英采取了主動。據謝燁回憶,洗澡的時候李英指定讓顧城送毛巾。顧城不敢送讓謝燁送,謝燁就笑著說人家讓你送你就去送唄。

顧城在新西蘭其實更是個孩子,他依賴謝燁,但是卻把他們的孩子小木耳送了人。也許顧城覺得木耳是個男孩,不能進入他幻想的女兒國。加上小孩子的哭叫讓他無法工作,他就像個賭氣的孩子一樣把自己的兒子送人了。

事情終於因此而激化。

謝燁帶顧城去了德國,期間李英跟著一個練氣功的老頭跑了,還結了婚。這是沒有愛情的婚姻,完全為了綠卡。顧城為此大受打擊,寫下遺書,多次自殺未遂。小木耳事件的刺激,加上顧城性格的反複無常,這個時候,謝燁和一個叫大魚的德國朋友(也是中國人)好上了,讓顧城倍受刺激和侮辱。

據傳說,謝燁還給顧城出主意,讓顧城把李英殺死,然後自殺。同時,謝燁和大魚還幫顧城買凶器。據謝燁對顧鄉說,她喜歡和大魚過日子,但是喜歡和顧城一起工作。她對島上一個不怎麼熟的朋友說,其實她愛的是顧城。不管怎麼說,謝燁的心,已經亂了。

1993年9月,謝燁收拾行裝,準備由奧克蘭前往德國,在前往奧克蘭的碼頭被顧城勸回家。顧城在新西蘭激流島寓所與謝燁發生爭執,在衝突中謝燁受傷倒地,顧城隨即自縊身亡,謝燁在送醫院途中死去。顧城殺妻的過程成謎。媒體報道稱“顧城用斧頭殺妻”,並稱“一個兒童已向新西蘭警方作證,事發當天他看到顧城躲在顧鄉家前麵的小徑,等約好的謝燁下車往顧鄉家走去時,顧城持斧頭從背後砍殺了她。”而依據顧鄉在《顧城最後的十四天》所說,斧頭根本就是不相關的偶然在場物件,沒有絲毫血跡,與案件無關,謝燁也僅僅是在額頭上有個不注意就看不到的小傷口而已。

因此對顧城殺妻衍生出兩種說法,一是蓄意謀殺,二是誤傷。也許,這都是永久的謎了。

顧城是個不完整的人,一麵是天才,一麵是幼兒。舒婷有篇文章說到他,說當時在國內,謝燁想買個什麼東西,顧城不想她買,就躺在地上不起來,像小孩子一樣,把謝燁氣壞了。對舒婷說:他就是這個樣子,他就是這個樣子……

顧城總是戴著一頂用褲腿改造成的帽子,他為什麼戴帽子,按照他的解釋是為了避免塵世間汙染了他思想。也許他的高潔是與生俱來的,但生活總會蒙上一層薄薄的灰塵。那頂帽子,讓他親近了世界,也遠離了世界。(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