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塔林:歐洲的十字路口(3)(1 / 1)

環球風度

文|夏天

鬧鬼的短腿街

靈異的黑頭兄弟會會館

塔林古城不大,慢悠悠一天足以逛完,可這裏的故事,花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古城分為上城和下城。上城是上流社會、宗教階層和封建權貴的聚集地,下城是商人和手工業者的居住地。有人戲謔說,塔林是座“瘸子”古城,因為連接上下城的兩條街叫“長腿街”和“短腿街”。相傳,短腿街是古城內陰氣最重、經常鬧鬼的地方,有人曾在此看到過修道士、劊子手、噴火的狗等幽靈出現,因此,短腿街也被稱為“鬼街”。

來到長腿街的盡頭,走進短腿門樓,沿著狹窄的石階而下,穿過建於17世紀、被譽為“鬼門”的石券門,就到了鬼街。鬼街是一條磚塊鋪成的下坡路,狹窄而彎曲,兩邊的房屋依勢而建,黃白相間,十分別致。因為塔林多陰雨天,走在鬼街上總感覺陰風陣陣,令人不禁想起那些恐怖的鬼怪傳說。

相傳,幾個世紀前,在一個寒冷的冬夜,鬼街一家酒店老板瀕臨破產,窮途末路之下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正當他準備上吊自縊時,門外卻傳來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老板想,或許自己命不該絕,思索片刻開了門。門外的男子說明來意,想租下頂樓的房間,舉辦一個聚會,並當即交付了高昂的費用。生意出現轉機,老板欣然答應。第二天傍晚,客人們盛裝打扮彙聚在樓頂房間,熱鬧的聚會直到深夜仍不見散場。好奇的老板來到頂樓,把臉貼在門上透過鎖眼向裏瞧去,才發現裏麵正在舉辦婚禮,而參與者都是可怕的鬼怪模樣。過了好幾天,鄰居才發現老板暴屍門前,地板上滿是淩亂的爪印和蹄印。此後,人們總在深夜聽到酒店傳來歡聲笑語,或踩在木製樓梯上咯吱作響的腳步聲。

鬼街上離奇死亡的人不計其數,中世紀時,古城內一直實行宵禁製度,每天晚上9點整會關閉城門,任何人,無論任何理由,在宵禁時段出現在街道上,都會被鋃鐺入獄。

或許,正是鬼街盛傳的鬼怪故事,激發了15世紀的藝術家伯特-諾克的靈感,他繪畫出塔林最著名的作品《骷髏舞》,其內容是一群打扮成鬼怪精靈的人們與骷髏在跳舞,畫麵極其詭異。

在塔林,除了充滿靈異故事的鬼街外,那些精致的門窗也透露出神秘感,讓人覺得詭異,仿佛打開每頁窗,都能聽到毛骨悚然的鬼故事,推開每扇門,都能見到那些可怕的鬼魂。

其中,黑頭兄弟會會館的門最特別:墨綠色的底漆,橘黃色的條紋,鑲嵌著梅花浮雕,門的上方還有麵目猙獰的黑人頭像雕塑。黑頭兄弟會會館是一個商會,由德國和荷蘭商人於1399年成立,商會會員將早期基督教的殉道者摩爾人聖毛裏求斯當作商會的保護神,並將他的頭像作為會館的徽章,雕刻在門上,會館古怪的名字也由此得來。不過,即使是保護神也抵擋不住古城內的惡靈,會館內靈異事件不斷,後來,商人們不再相聚於此,會館就逐漸荒廢了下來,現今幾乎成為塔林僅存的文藝複興時期的建築,已被辟為曆史博物館。

塔林城內的門窗都是獨一無二的,有人猜想,或許是房主想讓自己的靈魂記住自家的門,以避免夜半被鬼怪勾走。瞧著那一扇扇古樸雕刻的門窗,裏麵漆黑一片,耳邊講述著繪聲繪色的鬼故事,仿佛下一秒那些鬼怪就會從裏麵蜂擁而出。古城裏大大小小的建築,似乎都擁有屬於自己的故事,而這些故事,或許永遠都講不完。因此可以說,塔林的每棟建築都擁有自己的靈魂,讓人深刻地記住,並銘記於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