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你親眼看到袁紹的大軍已經撤離了?”公孫瓚用略帶疑惑的口氣問道,停頓了三秒鍾之後又望向了眼前報信的斥候,“是不是你看錯了,旁邊什麼有袁紹的大軍正在那裏埋伏著我們?”
那斥候有些惶恐的跪下,口中高喊沒有。
難道是袁紹真的退兵了?公孫瓚還是有點不肯相信,怎麼會退的那麼徹底,那麼幹脆呢?不管了,既然機會已經來了,就一定要重創袁紹!公孫瓚目光有些陰沉,到底應該怎麼重創袁紹呢?帶上手中的數萬人馬一起去肯定不行,一定起不到重創的效果。
難道要帶著白馬義從前去追擊袁紹?公孫瓚皺眉不止,可是現在我手中的白馬義從隻剩下幾千人,萬一袁紹這次的撤兵隻是陰謀,主要目的是想要伏擊我就完了。不過 這也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果我能夠在後麵重創袁紹,讓袁紹不能夠很好的救援並州,然後再跟南匈奴聯手的話,一定能將袁紹趕出冀州!
袁紹這一次到底是不是真的撤退呢?公孫瓚猶豫了半晌還是沒有能夠做出決斷,隻得歎了口氣繼續命人打探。
打著救援旗號的袁紹大軍趕路一點也不急迫,不緊不慢的想要誘惑公孫瓚的大軍出動,可是等了兩天也沒見公孫瓚的大軍有何異動。
“你說如果我們再撤,就到我們的地盤了。你說他們還會不會在跟過來了?”袁紹有些焦慮,自己這邊一直遲遲打不開局麵,膠著的戰事也影響到了自己地方,洛陽至今仍在李儒和曹操大軍的包圍下,如果不是跟公孫瓚僵持如此之久,恐怕洛陽的大敵早就退去了!
郭嘉仍然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主公請放心,公孫瓚此人野心甚大,是不會放過這一次機會的!我們隻需要靜靜等待就是了!”
袁紹點了點頭,忽然道:“可是由麴義將軍自己一個人真的可以嗎?萬一公孫瓚前來的大軍不僅僅是白馬義從的話,那埋伏的幾千先登死士不就落入虎口了?”
“主公請放心吧,公孫瓚的大軍絕對不會傾巢而出的,出戰的一定隻是公孫瓚的白馬義從!”
在龍湊一百裏之外,就是一座大橋,橋下是涓涓不息河流,周邊有一大片茂密而幽靜的樹林。而這裏又是龍湊通往外界的一條重要小道。一天之前,袁紹的大軍曾經從這裏浩浩蕩蕩的走過,在沿路還能發現一些急行軍過後留下來的東西。有幾名行色匆匆的路人趕來,觀望了幾眼之後,便有急匆匆的回去了。
“將軍,他們好像發現我們了!怎麼辦?”一名從樹上跳下來的小校急急向麴義稟告。
“沒事,你繼續勘探,等到公孫瓚的大軍一到,就立刻出手!一定不能把公孫瓚的大軍在放回去。”麴義囑咐過之後,就閉上眼睛準備著即將到來的大戰。
“什麼?你確定?真的隻有數千人在那個橋裏?”公孫瓚聽了回報之後喃喃自語,“就憑他們數千人就像斷後,也太小看我的白馬義從了吧!”
忽然,公孫瓚起身大聲道:“大軍準備出發!”嗚嗚的號角聲響徹在龍湊小城,不多時,六千多的白馬義從便紛紛聚集在一起,等候著公孫瓚的指揮,整個隊伍整齊劃一,陣容天衣無縫。
公孫瓚滿意的點了點頭,一躍而上眾將早已為他牽來的寶馬之後,率領著眾人浩浩蕩蕩的奔出城外。
一路之上,公孫瓚滿心的喜悅,一想到袁紹的大軍即將被自己擊潰,他心底就按耐不住。整個北方隻有袁紹有實力能夠壓過公孫瓚一頭,一旦袁紹敗亡,那麼在北方絕對無一人敢和公孫瓚叫板。“走快些,我們先將眼前那些的這些散兵殺完之後,還要趕著追擊前麵的袁紹呢!”公孫瓚興奮的大吼,絲毫不把眼前的幾千人馬放在眼中,好像他們就跟路邊的草芥一樣可以任他們收割。
“將軍,小心他們的埋伏啊!”一名公孫瓚的親衛在賣命奔跑中不忘提醒著公孫瓚,不過卻被沉浸在自己大業中的公孫瓚拋到了耳後。
在奔騰的馬蹄聲踏臨那小橋之時,不遠處叢林中的麴義早已準備就緒,就等著公孫瓚大軍撞到自己的刀刃上。
看到真真切切隻有那麼些人,公孫瓚的心情就更加急不可耐,漸漸放開了馬速任由胯下的戰馬衝在最前麵。“衝啊!”公孫瓚一聲怒吼,舉起手中的雙鐧向著埋伏在密林中的麴義殺去。而公孫瓚身後的那些親衛自然不看怠慢,一直緊緊的跟在公孫瓚的左右,一心全在四周,從他們那副的神情來看,恐怕飛來的一隻蒼蠅都能讓他們緊張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