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以上案例中,小剛和小文的成功有幾點可以讓我們借鑒。一是他們從事的都是自己的行業,俗話說得好,做熟不做生。經過大學的學習,他們對汽車修理行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二是父母能拿出多年的積蓄支持他們的創業。家裏的支持,可能對於初期的創業者是非常重要的。三是他們發現了機會,並有力地牢牢抓住了機會。畢竟低價轉讓的機會也不會天天有,但是機會總是會眷顧有準備的人。四是他們籌資能力不錯,而且擅長利用對大學生的資金支持政策。
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多種因素疊加造成的必然。
確認了創業的行業和實施的項目之後,就開始動手創業了。通常有以下步驟。
一、籌措資金
萬事開頭難,創業之初,對想創業或者準備馬上創業的人來說最缺的是啟動資金。
首先得明白自己需要多少資金,如何獲得資金,資金的來源渠道如何。創業者必須具備一定的商業概念,這些基本問題將決定創業的前期是否成功。大學生可以多渠道融資,在熟悉國家優惠政策的前提下,進行銀行貸款,或自籌資金、合夥、民間借貸等傳統途徑,還可充分利用風險投資、創業基金等融資渠道。一些風險投資家往往就因為看中大學生所掌握的先進技術,而願意對其創業計劃進行資助。因此,打算在高科技領域創業的大學生,一定要注意技術創新,開發具有知識產權的產品,吸引投資商手中的資金。
籌集資金的方式要慎重選擇,量力而行。很多人都渴望創業,但苦於沒有資金。想要創業,就必須考慮如何能低成本創業。了解當地的政策,可以爭取免息的大學生創業貸款和小額貸款公司的基金。
二、選擇地址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騰訊網新聞中心對3423名青年進行了在線調查。在選擇最佳的創業地點時,大多數人沒有將票投給“大城市(18.1%)”,而是選擇了“中等城市(50.5%)”或“小城市(21.8%)”,更有9.6%的人將目光轉向了鄉鎮。對此,專家們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中小城市各種資源價格低廉,能降低創業成本,但是經濟發展慢,對事業的發展會有一定限製;大城市的創業環境更好一些,機會更多,製度也越完善。有高學曆或有工作經驗的人,他們更願意選擇自己青睞的行業來創業,這種機會型創業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不過,更多的還是生存型創業者,應該多考慮創業成本。共青團中央城市青年工作部負責人並不認同“最佳創業地點”之說,他認為最佳的創業地點是不確定的,因為商機不受地點的限製,哪裏有市場和項目,哪裏就能創業。我們認為因人而異、因事而異才是客觀的態度。
就公司具體位置來說,還是要多方實地考察:店麵大小、樓層、配套設施、附近的競爭對手及互補店、租金、合法證照取得難易度、交通、營業時間、人口(流動、固定)、消費水平、發展前景等因素。對於那些流通迅速、體積小而又不占空間的行業,如精品店、高級時裝店、餐廳等,可以選擇高租金區;而家具店、舊貨店等,因為需要較大的空間,最好設置在低租金區。好的選址等於成功的一半。
三、尋找合適的人加盟
人才資源是重要的資源。創業團體的成員應該有誠信,品行好;能共同承擔責任;有協作精神;互補性強。合資創業前能將大家的權利義務規範清楚,對其他成員的利益分配、責任等可事先約定。大家才能共享創業成果,共同擔負責任。創業不是你一個人做得好就行,你必須是個好老師,具有帶領團隊取得業績的能力,而有些人自己單幹會很好,讓他教人培養人就不行,這樣的人是不適合創業的。創業起步時的關鍵是創建團隊的能力。在勞動力流動加快和競爭加劇的形勢下,優秀的勞動者越來越成為勞動力市場上爭奪的重要資源。所以新開辦的企業一開始都要特別重視以下3個方麵的問題。
(一)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企業簽訂的確立勞動關係、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訂立勞動合同對雙方都產生約束,不僅保護勞動者的利益,也保護了企業的利益,它是解決勞動爭議的法律依據。所以,絕對不能嫌麻煩或為了眼前的利益而逃避簽訂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1)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2)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3)勞動合同期限。
(4)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5)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6)勞動報酬。
(7)社會保險。
(8)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一般當地勞動部門都有統一格式的標準合同,要嚴格按照勞動合同法簽訂。
(二)要保護勞動者的安全
對員工要加強生產安全教育,要防止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發生,要盡量改善勞動環境和生活條件,不能超過勞動合同法規定的加班時間,加班工資應按規定加倍補償。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善待你的員工。
(三)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
你給員工的工資不能低於本地區勞動部門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必須按時以貨幣形式發放,不能拖欠員工工資。應給你的員工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等費用(如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
四、辦理工商登記
在創業項目和創業資金都有所準備的基礎上,必須先在當地辦理相關證照申請,以獲得營業執照和法人資格。申請的過程中要確定經營場所、經營範圍、經營項目。證照的申請分為兩種,一種是申請公司執照,由工商局核發;另一種是資本較小的,隻需辦理營利事業登記,由當地市縣工商管理局核發。公司一經登記注冊即成法人,具備了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同時也要承擔起相應的法律責任。
除了營業證照的申請辦理外,如果想要自己店家所掛的招牌能為自己所專用,就還必須向工商局申請服務標章注冊。店門口所掛的招牌名稱,除了名稱文字或圖樣,可能有自己特殊的設計,這種屬於非商品類的文字及圖像,稱為服務標章。與自己所申請的公司或商號是兩碼事,二者名稱也可能不同。
有的行業還需辦理特別許可證。如服務業中的旅館業需在公安局取得特種經營許可證。
企業在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後,應在規定時限內到稅務機關進行稅務登記領取稅務登記證,並購買營業發票。
營業證照申請可委托代辦公司辦理。
五、招聘員工
要考慮用工成本,先期可以選擇臨時工、大學生補充人手。招聘員工時要注意調查勞動市場的成本,要簽好勞動合同,要遵守勞動方麵的法律。
六、開業
鞭炮一放正式開業。接下來你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既要忙於生產,又要著急銷售,還要擔心資金是否能正常運轉。你會發現,這要比在紙上做計劃複雜得多。你將遇到許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你要根據情況靈活處理。不斷積累經驗,不斷學習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