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附錄三(1)(3 / 3)

31.高校畢業生應征入伍要經過哪些程序?

(1)參加兵役登記和預征報名:高校所在地縣級兵役機關會同有關部門到學校開展兵役登記,進行征兵普查工作,高校畢業生本人可向所在高校有關部門報名。

(2)在高校參加預征:5至6月份,高校所在地縣級兵役機關會同教育、公安、衛生等部門,到高校組織身體初檢和政治初審,符合基本征集條件的確定為預征對象,並填寫《應屆高校畢業生預征對象登記表》。身體初檢時對視力、肝功能等項目進行重點檢查。

(3)到戶籍所在地報名應征:11至12月份,確定為預征對象的高校畢業生,冬季征兵開始前持《應屆高校畢業生預征對象登記表》到入學前戶籍所在地縣(市、區)征兵辦公室報名應征。通過體格檢查、政治審查並符合其他征集條件的,由縣(市、區)人民政府征兵辦公室優先批準入伍。

32.畢業生預征工作在高校由哪個部門負責?

高校設有武裝部的由武裝部牽頭負責,沒有設立武裝部的由學生管理部門負責。有意向參軍入伍的畢業生可向所在學校武裝部或學生處谘詢。

33.畢業生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享受哪些優惠政策?

高校畢業生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除享有優先報名應征、優先體檢政審、優先審批定兵及其他優待安置政策外,還享受優先選拔使用、考學升學優惠、補償學費或代償國家助學貸款等優惠政策。

34.如何理解畢業生“優先報名應征”?

征兵報名前,縣級兵役機關通知預征對象報名時間、地點、注意事項等。高校畢業生本人持《應屆高校畢業生預征對象登記表》到戶籍所在地縣級兵役機關報名應征。

35.如何理解畢業生預征對象“優先體檢、政審”?

高校畢業生預征對象體檢由縣級兵役機關直接辦理。征兵前,縣級兵役機關要通知預征對象體檢時間、地點、注意事項,並全部安排其上站體檢。除器質性或傳染性疾病外,一般不得單科淘汰。

組織高校畢業生政審時,嚴格按照《征兵政治審查工作規定》進行。《應征公民政治審查表》中的“就讀學校鑒定意見”欄的鑒定意見以《應屆高校畢業生預征對象登記表》意見為準,不再填寫鑒定意見。入伍前,《應屆高校畢業生預征對象登記表》作為政審表的附件裝入新兵檔案。

36.如何理解對高校畢業生預征對象“優先審批定兵”?

縣級兵役機關召開定兵會議審批定兵時,優先批準體檢、政審合格的應屆高校畢業生入伍。

37.如何理解對應征入伍的高校畢業生“優先選拔使用”?

同等條件下,高校畢業生士兵在選取士官、考軍校、安排到技術崗位等方麵優先;具有普通高等學校本科以上學曆並取得相應學位的士兵,表現優秀、符合總政治部有關規定的,可以直接選拔為軍官。

38.什麼是士官?與義務兵有什麼區別?

我軍現役士兵按兵役性質分為義務兵役製士兵和誌願兵役製士兵。義務兵役製士兵稱為義務兵,誌願兵役製士兵稱為士官。士官屬於士兵軍銜序列,但不同於義務兵役製士兵,是士兵中的骨幹。義務兵實行供給製,發給津貼,士官實行工資製和定期增資製度。

39.具有高等教育學曆的士兵退役後,享受哪些升學考學優惠政策?

(1)參加政法院校為基層公檢法定向崗位招生時,優先錄取;

(2)退役後3年內參加碩士研究生考試初試總分加10分;

(3)立二等功及以上的,退役後免試推薦入讀碩士研究生;

(4)具有高職(高專)學曆的,退役後免試入讀成人本科或經過一定考核入讀普通本科。

40.什麼是政法院校為基層公檢法定向崗位招生?

2008年,政法院校開展招錄培養體製改革試點工作,重點從軍隊退役士兵和普通高校畢業生中選拔人才,為西部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基層公、檢、法、司機關定向招錄培養專科以上層次的各類人才。

41.應征入伍給予學費補償和助學貸款代償的內容是什麼?

從2009年起,國家對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的高校畢業生在校期間繳納的學費實行補償。在校期間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學費補償款首先用於償還助學貸款本金及其全部償還之前產生的利息。

42.高校畢業生應征入伍都可以享受學費補償或助學貸款代償政策嗎?

在校期間已享受免除全部學費政策的學生、定向生、委培生、國防生、按部隊生長幹部條件招收的大學畢業生、從高校畢業生中直招的士官,不享受學費補償和助學貸款代償。

43.學費補償和助學貸款代償的標準是多少?

國家對服義務兵役的畢業生每學年補償學費或代償國家助學貸款本息的金額,最高不超過6000元;畢業生在校期間每學年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本息高於6000元的,按照每年6000元的金額實行補償或者代償;高校畢業生在校學習期間每年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本息低於6000元的,按照學費和國家助學貸款本息兩者就高的原則,實行補償或代償。

44.實行學費補償和助學貸款代償的年限如何計算?

對本科、專科(高職)、研究生和第二學士學位畢業生補償學費或代償國家助學貸款本息的年限,不論服役時間長短,分別按照國家規定的相應學製計算,一次性給予補償。在校學習時間低於相應學製規定年限的,按照實際學習時間計算。在校學習時間高於相應學製規定年限的,按照學製規定年限計算。專升本、本碩連讀、中職高職連讀、第二學士學位畢業生補償學費或代償國家助學貸款本息的年限,分別按照完成本科、碩士、高職和第二學士學位階段學習任務的實際時間計算(即按完成最終學曆學習任務的實際時間計算)。

45.申請學費補償或助學貸款代償的程序是什麼?

(1)填寫有關表格:預征工作開始後至6月15日前,被確定為預征對象的高校畢業生填寫《應屆畢業生預征對象登記表》,並向就讀高校遞交《應征入伍高校畢業生補償學費代償國家助學貸款申請表》。在校學習期間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還需提供與經辦銀行簽訂的還款計劃書複印件。其中,應注明已申請國家助學貸款代償。

(2)高校初審蓋章:6月30日前,高校對被確定為預征對象的畢業生補償學費和代償國家助學貸款本息的條件資格、具體金額及相關信息資料進行初審,確認無誤後,在《補償學費代償國家助學貸款申請表》上加蓋公章,連同《預征對象登記表》一起交給學生本人。

(3)表格遞交縣征兵辦:10月31日前,高校畢業生到入學前戶籍所在地報名應征時將《預征對象登記表》及《補償學費代償國家助學貸款登記表》交縣(市、區)人民政府征兵辦公室。

(4)縣征兵辦審批入伍、複核材料並蓋章:12月31日前,縣(市、區)人民政府征兵辦公室批準高校畢業生應征入伍後,向其發放《應征入伍通知書》,並會同同級教育行政部門對應征入伍的高校畢業生申請補償學費和代償國家助學貸款本息等情況進行複核。確認無誤後,分別在《補償學費代償國家助學貸款申請表》上加蓋公章。

(5)學生資助中心審核並確定最終名單:次年1月15日前,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將戶籍為本縣(市、區)的應征高校畢業生的《應征入伍通知書》複印件及《補償學費代償國家助學貸款申請表》原件,寄送至應征入伍畢業生原就讀高校學生資助管理機構。各高校按隸屬關係,分別報各省(區、市)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和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審核。最終,彙總至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複核、備案後,確定當年享受補償學費和代償國家助學貸款本息政策的最終名單及具體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