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前繁盛——明清曆史時期2(3 / 3)

臨安半壁苟支撐,遺跡披尋感慨生;

梅石尚能傳德壽,苕華又見說蘭瑛;

一拳雨後猶餘潤,老幹春來不再榮;

五國內沙埋二帝,議和喜樂獨何情。

浙江地方官領悟“聖意”,轉年就將此石運至京師。乾隆降旨置於長春園的茜園太虛空院中,並親自命名為“青蓮朵”。

1765年,乾隆第四次南巡時,得知梅石碑當初鐫碑情況,便命人摹刻梅石碑一通,與杭州舊碑並立。

1767年,乾隆又重摹一刻碑,置於圓明園茜園“青蓮朵”石側旁。乾隆念念不忘這段逸事,到他最後一次南巡時還興致盎然為此事吟詩。

清代賞石之風比明代更盛,賞石極為普遍,所藏石種更加豐富,幾架等也更加講究。太湖石、靈璧石、大理石、雨花石、礦石等均在收藏之列。

而且,一些文人積極參加造園活動,廣泛收藏觀賞石,湧現出一批造園和賞石的著作、專論、石譜,賞石已成為相互贈送的貴重禮品,有的把奇石視作聚財增值的雅玩,廣為收藏。

清代諸九鼎《石譜》中說:“今人蜀,因憶杜子美詩雲:‘蜀道多草花,江間饒奇石。’逐命童子向江上覓之,得石子十餘,皆奇怪精巧。後於中江縣真武潭,又得數奇石,乃合之為石譜,各記其形狀作一讚。”

清代周棠也著有《石譜》。周棠,字少白,浙江蘭西人,善畫,尤愛好徐青藤、陳白陽的疏放、超脫的繪畫風格,愛石並善畫石,有“清代畫石第一”之讚譽。

他縱覽石譜,“唯畫石未見有譜”,遂選擇姿態奇特的石頭,仔細端詳認真摹寫,待胸有成竹,一揮而就,姿態、色澤、品種千奇百怪,絕不雷同,可謂集賞石、畫石之大成。

先秦時期,孔子的“山水比德說”將山水人格化,顯示了當時的山水審美意識。明清以來在山水“比德學”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把賞石從以縮寫自然景觀和直觀形象美為主,提高到追求人生哲理,使其內涵更為豐富,更具哲理。

著名書畫家石濤提出“山有是任”、“山之受天之任而任”,將主觀之情移寓於客觀之物,使自然被人格化了。“吾人之任山水也”,“至人無法,無法而法,乃為至法”。

晚清時的趙爾豐以石為師、以石為友,更是高人一籌,在《靈石記》中說:

石體堅貞,不以柔媚悅人,孤高介節,君子也,吾將以為師;石性沉靜,不隨波逐流,然叩之溫潤純粹,良士也,吾樂與為友。

趙爾豐藏有一塊“多字石”,得之於川邊,溫潤縝密,色深綠,白紋密布其上,放在水中細看,縱橫顛倒,都是天生文字,而且篆籀行草楷各體都有,還有滿文。

後來,趙爾豐與其下屬共同研究,竟找出各體漢字189個、滿文5個、梵文8個,共計205字。

此外,其上還有人物十餘個,個個眉目具備,趙爾豐非常高興,請來高手繪成圖畫,遍征名流題詠。

鄭板橋是著名的“揚州八怪”之一,擅長詩、書、畫,號稱三絕。他酷愛竹石,雲:“石可破,不可奪其堅。”並以玩石自喻。

他在《竹石》中寫道:“十笏茅齋,一方天井,修竹數竿,石筍數尺,其地無多,其費亦無多也。而風中雨中有聲,日中月中有影,詩中酒中有情,閑中悶中有伴,非唯我愛竹石,彼竹石亦愛我也。彼千金萬金造園亭,或宦遊四方,終其身不能歸享。而吾輩欲遊名山大川,又一時不得即往,何如一室小景,有情有味,曆久彌新乎!”提出一個重清新、別致、追求意境的造園、賞石概念。

鄭板橋喜畫蘭而不畫蕙,畫石而不點苔,其中奧妙在於:“不畫蕙者,愚意欲香遠而長,花少而貴。不點苔於石,是恐汙濁潔淨之石也。”

他主張淡雅、疏朗、以少勝多的審美觀念,而“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是其觀點的集中體現和高度概括。

鄭板橋在賞石理論方麵繼承了蘇東坡的觀點,並又進一步發揚完善,使之係統化、完整化,在《板橋題畫蘭竹》中道:

東坡曰,石文而醜,一醜字則石之千態萬狀,皆從此出,彼元章但知好之為好,而不知陋劣之中有至妙也,東坡胸次,其造化之爐冶乎,燮畫此石,醜石也,醜而雄,醜而秀。

因此,鄭板橋在米芾賞石四字訣中又增加一個“醜”字,為“瘦、漏、透、皺、醜”。賞石以奇取勝,最忌平淡無奇,鄭板橋以其奇才、怪才,提出“醜而雄,醜而秀”,對於賞石理論的深化作出了重要貢獻,拓寬了賞石的視野,提高了賞石的品位。

清代,曹雪芹寫成一部曆史名著《紅樓夢》,又稱《石頭記》,是運用浪漫主義手法對石頭進行藝術想象加工創造的不朽之作。

傳說女媧氏煉五彩石補天,遺留一塊在大荒山青梗峰下,此石自歎無力補天,有一僧一道決心讓石頭到人間走一遭,從而演出一場紅樓夢。

這補天遺石也就變成了賈寶玉的通靈寶玉,它也決定著寶玉的命運。奇石在作者筆下,已被賦予了生命,變成了靈石,《石頭記》也就成為寫石的偉大篇章。

曹雪芹不但寫石,而且集石、畫石。其友敦敏在《題芹圃畫石》中既描述了畫麵,也寫出了曹雪芹的傲骨:

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見此支離。

醉餘奮掃如椽筆,寫出胸中磈礧時。

蒲鬆齡《聊齋誌異》寄托了他的孤憤,他棲居石隱園,收藏眾多名石,如三星石、海嶽石、蛙鳴石等,寫出了很多有關賞石的文章,同時寫出了一部石譜,對近100種奇石的出處、形狀、色澤、質地及用途都作了詳細描述。他對石隱園的一石一木倍加愛惜,傾注感情。

《石隱園》記載:

老藤繞屋龍蛇出,怪石當門虎豹眠,

我以蛙鳴間魚躍,儼然鼓吹小山邊。

自注:“有類蛙鳴,餘移置魚躍石側。”石隱園內怪石名花凡多,供後人欣賞追憶。

蒲鬆齡在《石清虛》中惟妙惟肖地描繪了一個愛石如命的邢氏老人從河中撈取一塊奇石,視為珍寶,曆經磨難,幾經坎坷,矢誌不變,既寫出石之玲瓏剔透、奇特,又寫惜石之癡情,寧可折壽而不願離石,可謂石癡,而絕非葉公好龍之徒。

清末名士譚嗣同在賞石鑒賞方麵提出了獨特的評價標準,他認為石如人,其外形與人一樣,具有首、腹、貌、氣、膚、年齡,並對每個部位提出了相應的鑒定要點。有《怪石歌七古》:“其首秀而瘦,其腹漏而透,其貌陋而皺,其氣厚而茂,其中秀而籀,其紀歸而壽。”

清代文獻中,也記載了很多奇石珍寶:

薑紹書藏有一塊蘭州石,青色大如柿,一天石頭墜落地上,碎成三四塊,發現該石中空;更奇怪的是,裏麵竟有一尾小魚,長一寸,落地時魚竟然還跳了兩下才死掉。

清代《西遊記》小說與京劇開始流傳,所以有的雨花石就命名為“悟空龐”,色如豇豆,上有一元寶形曲線且凸出石表現,在曲線正中偏上處恰又生出兩個平列的小白圈,圈內仍是豇豆紅色,極似京劇舞台上的孫悟空臉譜。

清代藏石家宋犖在香溪發現了五色鴛鴦石。他在《筠廊偶筆》中說:歸州香溪中多五色石。康熙時從溪中得一石,大如鬥,裏麵好像有物,剖開後,竟得雌鴛鴦石一枚。後又過該溪,又得一石,剖開後,竟然得到雄鴛鴦石一枚,真是奇中又奇。

清乾隆年間,有人收藏一石,上麵好似有山樹,下有天然生成的7個字:“石出倒聽楓葉下。”後人在黔州又得一石,花紋與前者大不一樣,但也有一詞句:“櫓搖背指菊花開。”於是將這兩塊石稱為“對仗石”。

清詩人袁枚見在友人家見到一個石卵,內外瑩徹如冰,內有液體流動,下方還有一小白兔,躍躍欲動,奇也怪哉!於是稱之為“冰晶兔石”。

清代十七寶齋中藏有十七塊寶石,均為河南禹州所產。其中有一石綠色,上有紅牡丹一枚,背麵有“富貴”兩字。另一石潔白,長2寸,寬1寸多。細看上有兩個小人,手指遠方。旁邊還有8個小字:“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李孝實家藏一石,得於峨眉山,取名“觀音道子”。石長不盈寸,中有觀音送子像,觀音菩薩冠毗盧帽,衣帶飄舉,足下雲煙繚繞,手抱嬰兒,麵目肢體,皆曆曆如繪。

[旁注]

石濤 清初四僧之一。法名原濟,一作元濟、道濟。本姓朱,名若極。字石濤,廣西全州人,晚年定居揚州。明靖江王之後,出家為僧。半世雲遊,飽覽名山大川,是以所畫山水,筆法恣肆,離奇蒼古而又能細秀妥帖,為清初山水畫大家,畫花卉也別有生趣。著有《畫語錄》。

乾隆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四位皇帝,寓意“天道昌隆”。在位60年,是我國曆史上執政時間最長、年壽最高的皇帝,他在發展清朝康乾盛世局麵作出了重要貢獻,確為一代有為之君。

圓明園 位於北京市海澱區,是一組清代的大型皇家園林,由圓明園及其附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統稱為“圓明三園”。圓明園規模宏偉,運用了各種造園技巧,融會了各式園林風格,是我國園林藝術史上的頂峰作品。圓明園不僅彙集了江南若幹名園勝景,還創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園林建築,集當時古今中外造園藝術之大成。

康熙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他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我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是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下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麵。

金山 位於鎮江西北,古代金山是屹立於長江中流的一個島嶼,與瓜洲、西津渡成掎角之勢,為南北來往要道,被稱為“江心一朵芙蓉”。直至清代道光年間,才開始與南岸陸地相連,於是“騎驢上金山”曾盛行一時。

血石 最著名的是雞血石,因其中的辰砂色澤豔麗,紅色如雞血,故得此名。雞血石中紅色部分稱為“血”,紅色以外的部分稱為“地”、“地子”或“底子”,可呈多種顏色。因產量少而價值高,主要被用作印章及工藝雕刻品材料,也為收藏品。

紫禁城 我國明、清兩代24個皇帝的皇宮。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取得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即開始營造紫禁城宮殿,至1420年落成。依照我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微垣即北極星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稱紫禁城。

琉璃 亦作“瑠璃”,是指用各種顏色的人造水晶為原料,采用我國古代青銅脫蠟鑄造法高溫脫蠟而成的水晶作品。其色彩流雲漓彩、美輪美奐;其品質晶瑩剔透、光彩奪目。

劉墉 字崇如,號石庵,另有青原、香岩、東武、穆庵、溟華、日觀峰道人等字號,清代書畫家、政治家。官至內閣大學士,為官清廉,做過吏部尚書,工書,尤長小楷,傳世書法作品以行書為多。

徐青藤 即徐渭,初字文清,後改字文長,號天池山人。明代文學家、書畫家、軍事家。戲曲家,民間文學家,美食家,曆史學家。與解縉、楊慎並稱“明代三大才子”。

鄭板橋 清代官吏、書畫家、文學家。名燮,字克柔,一生主要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均曠世獨立,,世稱“三絕”,擅畫蘭、竹、石、鬆、菊等植物,其中畫竹已50餘年,成就最為突出。

曹雪芹 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學家,小說家,愛好研究廣泛:金石、詩書、繪畫、園林、中醫、織補、工藝、飲食等。他出身於一個“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敗飽嚐人世辛酸,後以堅韌不拔之毅力,曆經多年艱辛創作出極具思想性、藝術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

譚嗣同 我國近代資產階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維新誌士。他主張中國要強盛,隻有發展民族工商業,學習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製度。公開提出廢科舉、興學校、開礦藏、修鐵路、辦工廠、改官製等變法維新的主張。

[閱讀鏈接]

清康熙年間,內蒙古阿拉善左旗供入內府一塊肉形石,是一塊天然的石頭,高5.73厘米,寬6.6厘米,厚5.3厘米。

此件肉形石乍看之下,極像是一塊令人垂涎三尺。肥瘦相間的“東坡肉”,“肉”的肥瘦層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無論是色彩還是紋理,都可以亂真。

人們似乎都能聞到紅燒肉的香味,真正是人間極品。

0

1

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