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新篇 —— 開創輝煌3(2 / 3)

相傳,在439年,也就是南朝劉宋文帝元嘉十六年,有三隻狀似孔雀的大鳥——百鳥之王鳳凰,飛落在永昌裏李樹上,招來了大群各種鳥類隨其比翼飛翔,呈現出百鳥朝鳳的盛世景象。

為了慶賀和紀念這一美事,人們將百鳥翔集的永昌裏改名鳳凰裏,並在保寧寺後的山上築台,名為鳳凰台。

唐代大詩人李白就曾登遊此台,並賦《登金陵鳳凰台》詩道:

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到了明清時代,秦淮河畔更是人煙稠密,金粉樓台,十分繁華。秦淮河畔的夫子廟、貢院成了朝廷挑選人才的地方。

秦淮河是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也是金陵煙雨中的秦淮河。秦淮八豔、烏衣巷、王謝故居等都佇立於秦淮河畔,流連於六朝煙雨中。秦淮河在幾經冷落、再度繁華中,成為富賈雲集、畫舫淩波的江南佳地。曆代文人墨客對秦淮河也都懷有別樣的情懷。

“衣冠文物,盛於江南;文采風流,甲於海內”。古往今來,星移鬥轉,在這“江南錦繡之邦,金陵風雅之藪”,在“十裏珠簾”的秦淮風光帶上,點綴著數不盡的名勝佳景,彙集著說不完的軼聞掌故。在這十裏秦淮,不知湧現了多少可歌可泣的人物,又留下了多少可記可述的史跡。

[旁注]

秦始皇 (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 嬴政,出生於趙國首都邯鄲。他是國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建造了首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秦始皇把我國推向了大一統時代,奠定我國2000餘年政治製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顧野王 (519年~?),字希馮,南朝人。自幼好學,以篤學至性知名,12歲時隨父到建安。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文字訓詁學家、曆史學家、地理學家、文學家、詩人、書畫家和音樂家。顧野王舍家建寺,後傳為美談。顧野王一生最大成就就是受梁武帝之托編撰字書。

王導 (276年~339年),字茂弘,小名阿龍。東晉時著名政治家。王導出身中原著名士族,是老練的政治家,是東晉朝的實際創造者。元帝在晉室中能夠取得帝位,主要靠王導的支持。元帝因此把王導比做自己的“蕭何”,極為倚重。

謝安 (320年~385年),字安石,號東山,東晉政治家,軍事家。曆任吳興太守、侍中兼吏部尚書兼中護軍、尚書仆射兼領吏部加後將軍、揚州刺史兼中書監兼錄尚書事、都督五州、幽州之燕國諸軍事兼假節、太保兼都督十五州軍事兼衛將軍等職,死後追封太傅兼廬陵郡公。世稱謝太傅、謝安石、謝相、謝公。

孫權(182年~252年),吳太祖,字仲謀。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孫權19歲時,兄長孫策遭刺殺身亡,孫權繼而掌事,成為一方諸侯。

李白 (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詩人。李白與杜甫合稱李杜,有“詩仙”、“詩俠”、“酒仙”和“謫仙人”等稱呼,是我國曆史上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其作品天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異,才華橫溢;詩句如行雲流水,宛若天成。

[閱讀鏈接]

秦淮風光,以燈船最為著名。河上之船一律彩燈懸掛,遊秦淮河之人,以必乘燈船為快。我國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有一名篇《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在這裏,我們可以領略秦淮河畔的燈船豐采。 後世經過修複的秦淮河風光帶,以夫子廟為中心,秦淮河為紐帶,包括瞻園、夫子廟、白鷺洲、中華門、以及從桃葉渡至鎮淮橋一帶的秦淮水上遊船和沿河樓閣景觀,可謂集古跡、園林、畫舫、市街、樓閣和民俗民風於一體,極富感情和魅力。

綿綿江水福蔭華夏千秋萬代

百萬年以來,偉大的母親河長江奔流不息,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長江兒女,她以滔滔不絕之勢哺育著華夏大地。

長江因其資源豐富,支流和湖泊眾多,形成了我國承東啟西的重要經濟紐帶。長江流域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物產豐富,中華鱘和白鰭豚馳名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