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之美——南方河流3
沙金產量極高的金沙江
納西族民間有個傳說,在幾十萬年前,青海的巴顏喀拉山下,住著一對鄰居,一個性格活潑的年輕姑娘叫金沙江,一個是性情沉靜的白頭老翁玉龍山。
他們時常在一起談談笑笑,好像是爸爸和女兒一樣。玉龍山老翁很愛聽金沙江姑娘唱歌,金沙江姑娘很愛聽玉龍山老翁講故事。
有一天,玉龍山老翁說,東海裏有一座美麗的水晶宮,黃金鋪地,玉石做階,珊瑚為柱,珍珠為簾。水晶宮裏住著一位善良、年青、英俊的王子,但沒有找到一個理想的伴侶。
有一天,東海王子聽說西方有一位漂亮姑娘,高興極了,跳出了水晶宮,來到了海濱,他向著西方,徘徊、盼望,幻想那位美麗姑娘會到東海來。
盼哪,望啊,望眼欲穿。可是一天、兩天、三天……過去了,除了飛翔的白鷗和潮水擊打海岸的聲音之外,什麼也沒有。
他對風說:“風哥哥,請你帶個信給那西方的漂亮姑娘,你就說,東海的王子在日夜想念著她。”
風嗚嗚地吹過去了。他日夜期待著姑娘的回信。哪知道風早就把這件事忘了!王子每天站在海灘上,眼巴巴地望著西方。最後他病了。
金沙江姑娘聽到這裏,非常同情這位王子,急急地問:“那怎樣才能醫好王子的病呢?”
玉龍山老翁回答:“隻有一個辦法,西方的那位姑娘到東海去,東海王子的病才能好。”
金沙江姑娘又問:“那位美麗姑娘到底是誰呢?她為什麼不去呢?”
玉龍山老翁笑眯眯地看著金沙江姑娘天真的臉,說:“喏,就是你這位美麗的金沙江姑娘!他日夜盼望著的就是你。我的好姑娘,你去東海吧,救救那個王子吧!”
話還沒說完,金沙江姑娘臉羞得通紅,玉龍山老翁哈哈大笑起來。
金沙江姑娘想了一下,臉不紅了,她抬起頭,站起來說:“好吧,我就到東海去!”
玉龍山老翁嚇了一跳,說:“東海離這裏有6000多裏,像你這樣年青的姑娘,怎能走這樣遙遠的路呢?”
金沙江姑娘說:“我不怕走遠路,我一定要走到東海去!”
玉龍山老翁說:“如果你一定要去,我也跟著你去好嗎?”
金沙江姑娘很高興,“你肯陪我去,那好極了,可是你年紀這樣大,走起路來一定不快,怎麼能走到東海呢?”
玉龍山老翁嗬嗬大笑,說:“難道你這小姑娘可以到東海,我老頭兒就不能嗎?不相信就比一比,看誰先到東海!”
於是他們兩個就離開青海,向著東南走下來。開始,誰也不肯讓誰走在自己的前麵。但是玉龍山老翁身體魁梧,邁開腳步,一步就是幾十裏,不像金沙江姑娘走得那麼慢,所以玉龍山老翁一直走在前麵。
玉龍山老翁常常回頭笑著對金沙江姑娘說:“小姑娘,請你快點走吧。”
金沙江姑娘低著頭,一聲不響,日夜不停地走。她心裏想:“一定要趕上他!”
這樣走了三四十天,他們到了雲南的麗江。玉龍山老翁覺得這地方又幽雅又安靜,很合心意,他就向南邊一坐,回頭看看金沙江姑娘還遠得很,他想等她,不料一會兒就睡著了。他這一睡就要幾十萬年才會蘇醒。他橫躺在麗江白沙街頭,正好攔住金沙江姑娘的去路。
金沙江姑娘累得滿頭是汗,氣喘喘地趕來,遠遠看見玉龍山老翁還睡著了,金沙江姑娘繞著玉龍山老翁走了三天三夜的路,悄悄地穿過玉龍山老翁曲著一條腿的腿縫裏,玉龍山老翁一點兒也沒有發覺,金沙江姑娘就笑著走了。
金沙江姑娘走過了四川的東南,穿過武漢,直到江蘇,她看見了東海的王子快樂地迎接她,她也高高興興地投入到東海王子的懷裏,永遠不準備回去了。
金沙江,當地百姓又叫做“金河”,它是我國第一大河長江的上遊,早在戰國時期,《禹貢》中就提到了這條河,並將其稱為黑水,《山海經》中稱之為繩水。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及《漢書·地理誌》中將金沙江支流雅礱江以上部分的金沙江稱為淹水。三國時期,金沙江稱為瀘水,諸葛武侯“五月渡瀘,深入不毛”指的就是這裏。宋代因為河中出現大量淘金人,最終改名為金沙江。
金沙江沿河盛產沙金,明代程登吉在《幼學瓊林》中說:“黃金生於麗水,白銀出自朱提。”其實,金沙江“沙金”采冶曆史久遠。早在先秦時期,就有人在金沙江邊淘金。幾千年來,無數的人到江中取土淘金,因而留下了“金塘灣”、“金塘村”、“金塘鄉”等地名。
金沙江兩岸過去有種民間說法:“漲水漂木,枯水行船,不漲不枯淘沙金。”據說,漲水季節金河裏漂的木頭不是一般的木頭,是金河兩岸山上一種叫“馬桑樹”的優質木材,也就是楠木。木頭一直順江河漂到京城,用來建蓋皇帝的宮殿,因此,被皇帝封為“皇木”。
到了枯水季節,金河裏隔三差五結隊跑著一隻隻運銀銅的官船,把金河上遊一帶的銀、銅運到皇帝的都城,鑄造銀元和銅錢。
堂狼山區域的巧家境內的金沙江段,係古瀘江水的瀘津區域,彝族始祖希慕遮入住的“邛之鹵”,也就是後來金沙江的主要產金之地,與古朱提山同處於一條盛產金、銀、銅、鉛諸礦的金屬礦帶上,所產的沙金鑄進了周邊區域金工藝產品中,形成了以巧家堂狼山沙金文化為主的古麗水沙金文化!
巧家沙金在整個金沙江流域,沙金產量極高,品質極好,因此地方誌《雲南通誌》稱,在整個金沙江流域中巧家沙金“為最”。
金沙江河道狹窄、水流湍急,一直以來通航能力都比較差,1740年,為確保京師錢局鑄錢用銅需要,史上第一次大規模開鑿金沙江,由清朝大學士首倡,東川府參將、昆明人繆弘受命督修。
當時開修航道的工具和辦法極為原始。在險灘中洪流洶湧的地方,先築壩逼水,堆積柴薪,縱火焚燒,再灌水驟激,待礁石酥脆,用斧鑿捶打。兩岸纖道,令工匠懸空在崖壁上鑿孔,楔樁,連成棧橋,再用斧鑿錘鑽修成纖道。
繆弘率民夫數萬,耗時數年,金沙江還是無法通航。繆弘失敗後在崖上大刻“安瀾吉水”4字,又題詩一首,作別金沙江:
金江自古不通舟,水急天高一望愁。
何日天人開一線,聯檣銜尾往來遊。
金沙江發源於青海境內唐古拉山脈的格拉丹冬雪山北麓,是西藏和四川的界河。長江江源水係彙成通天河後,到青海玉樹縣境進入橫斷山區,開始稱為金沙江。
金沙江流經雲南高原西北部、川西南山地,到四川盆地西南部的宜賓接納岷江為止,全長2300多千米,流域麵積34萬平方千米。由於流經山高穀深的橫斷山區,水流湍急,向東南奔騰直下,至雲南石鼓附近突然轉向東北,形成著名的虎跳峽。
金沙江上段左岸自北而南是高大的雀兒山、沙魯裏山、中甸雪山;右岸對峙著達馬拉山、寧靜山、芒康山和雲嶺諸山,河流流向多沿南北向大斷裂帶或與褶皺走向相一致,狹窄處僅50至100米。
金沙江得榮縣庚鄉與德欽奔子欄交界處圍繞著金字塔般的日錐峰瀟灑地畫了一個“Ω”字形的大拐彎, 被稱為“萬裏長江第一彎”。從山頂俯瞰月亮灣全景,使人心曠神怡、蕩氣回腸,不能不驚歎自然造化的神奇!
金沙江下段為四川省新市鎮至宜賓市岷江口,江水過新市鎮轉向東流,進入四川盆地。這一段屬低山和丘陵,河流沉積作用顯著,河床多礫石,沿岸有較寬闊的階地分布,支流除橫江外,均較短小,水網結構呈格網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