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沃土——西部風景區2(1 / 3)

黃天沃土——西部風景區2

光彩奪目——重慶金佛山

金佛山位於重慶南部南川區境內,融山、水、石、林、泉、洞為一體,集雄、奇、幽、險、秀於一身。

這裏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旅遊資源豐富,以其獨特的自然風貌,品種繁多的珍稀動植物,雄險奇特的岩體造型,神秘而幽深的洞宮地府,變幻莫測的氣象景觀和珍貴的文物古跡而榮列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森林公園之列。

金佛山,又名金山,古稱“九遞山”,屬大婁山山脈,由金佛、箐壩、柏枝三山等100多個峰組成。主峰風吹嶺,是大婁山脈最高峰。

金佛山就如高昂的龍頭雄踞在這條山係的北端,每當夏秋晚晴,落日斜暉把層層山崖映染得金碧輝煌,如一尊尊金身大佛閃射出萬道霞光,異常壯觀而美麗,“金佛山”也因此而得名。

山上珍稀動植物種類繁多,植物多達5000多種,其中銀杉、銀杏、大葉茶、方竹、杜鵑王樹屬國家一類保護植物,被譽為“金山五絕”。

金佛山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質地貌,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在古老的時代,緩衝了第四紀冰川的襲擊,較為完整地保持了古老而又不同地質年代的原始自然生態,山勢雄奇秀麗,景色秀美迷人。

金佛山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具有冬短、春早、夏長,雨熱同季、氣候垂直變化明顯的特點。由於特殊的氣候條件,時而雲霧走了又來,雲海波濤翻滾,時而雨過天晴,雲、雨、霞、霧、雪、風形成了獨特美麗的奇光異彩氣象景觀,形成了許多優美的水體景觀以及飛流直下三千尺的龍岩飛瀑、水花岩瀑和三層瀑。

古老原始的地質條件、自然資源和溫潤的氣候條件,創造和繁衍了無數珍貴的生靈,是一座品種繁多,珍稀集中的生物寶庫。

植物群落由於地勢高差大,呈垂直帶分布,亞熱帶針葉林、針葉與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與常綠葉林、原始森林、平竹林、灌叢、草甸均有特殊風貌;古稀植物呈區域性分布,組成罕見的古稀植物群落景觀,層次分明,高大喬木林下是大片方竹林及各類灌木叢。

豐富的植物資源,養育了眾多的野生動物。其中有很多珍惜禽獸,約占四川省保護動物一半以上。

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金錢豹、華南虎、龜紋豹、紅腹角雞、黑葉猴等二級保護的有獼猴、穿山甲、毛冠鹿、林麝、黑熊等;三級保護的有小靈貓、朱雀、太陽鳥、金畫眉、橙足鼯鼠、南狐等。

在金佛山北坡和西麓原原始森林中,發現了世界唯一幸存的大片罕見銀杏野生植株。以金佛山頂峰為核心的金佛山北部、東北、東部、東南和西南部,至今存在著一個銀杏天然資源分布區,共有銀杏天然資源約2000棵,是一個物候型年齡級比較齊全的種群。

生態石林是金佛山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景點之一,與其他石林相比,同樣有石峰石屏,同樣是千姿百態的石林景觀。

這裏的石林是充滿生命活力的石樹共生奇觀,有如韜光養晦的智者,掩藏於遮天蔽日的原始林海中。微風暗渡之時隱有鳥語花香,曲徑通幽之處又見峭壁崢嶸,走進這片濃蔭之下的石林,才能真正感悟大自然造化之神奇及自然生命之奧秘。

峰穀綿延數十條大小山脈,屹立多座峭峻峰巒。區內天然溶洞星羅棋布,以位於睡佛肚臍上的古佛洞最為著名,雄大幽深,洞中有山、有河、有壩,洞中有洞,層層交錯。

金佛洞和古佛洞是金佛山數十個溶洞群中的佼佼者,它的神奇不在於有多漂亮的鍾乳石,而在於它海拔高、地質形成年代久遠、規模宏大等特點,保存完好、世界罕見的洞穴采硝遺址更是為其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洞內時而蜿蜒曲折的羊腸小道,時而氣勢恢宏的巨型大廳,洞宮地府神秘莫測,迄今為止仍不知洞底有多深多遠。洞中穿行,聽滴水空靈,看瓊花幻景,感受大山之脈搏,自得一番超然之境界。

永靈古道是早時當地民間朝山拜佛采山珍草藥的崎嶇小道,既可親曆懸崖古道的驚險刺激,又可體驗近立眼前的峭壁山峰之奇峻,永靈古廟、九天飛泉、藏寶崖更為古道增添幾分神秘色彩。

杜鵑觀賞園是杜鵑花品種較豐富、觀賞最為便利的杜鵑花觀賞區,可觀賞杜鵑王子、杜鵑王妃等名貴喬木杜鵑。

臥龍潭峽穀兩岸峭壁林立,森林茂密,溝穀溪流潺潺,清涼幽靜,並可近距離觀賞野生動物。

南天門矗立群山之巔,遠眺莽莽林海和逶迤群山,近觀座座聳立石峰,無限風光盡收眼底。

高聳入雲的石人峰,雄奇偉岸的身軀,似天降神兵屹立在群山幽穀間,守護著金佛山萬物生靈。

銀杉崗是珍稀植物“活化石”銀杉的最佳觀賞地,遠眺南天門群山疊翠、石峰聳立,極為壯美。

幾座十餘米寬的石柱托起一座巨大山峰,形成數道雄奇險峻的巨型石門,就是石門宮,石門宮宏偉壯觀,震撼心魄。

三疊飛瀑位於金佛山南坡,瀑布分三層三折,高近百米,長年飛流直瀉,水流跌宕起伏,氣勢雄偉壯觀。

大寶洞位於三泉景區的大寶山上,古人曾將它作為山寨,封住石門。洞分上下兩層,下層長約450米。

洞分成前、中、後三部分,前洞較為寬闊,洞底平現,左側壁像房柱似的幾根鍾乳石,間隔分割成石室精舍。前麵是一鍾乳石頂天立地,發垂手臂,有人說它像維納斯。行至拐彎處,一石象亭立於水池邊剛好二道門口守護著裏麵無盡寶藏似的,叫做“鎮寶靈象”。

古佛洞深藏在金佛山海拔最高處,是我國著名的高山天然溶洞。古佛洞是一個巨大的古潛河河係的河道,其獨特的石壁景觀,是3000萬年前古潛河水流激蕩的結果。在數米高狹洞的頂部,潛河水流形成的痕跡宛如一條脊梁,隨洞形蜿蜒,當地人稱其為“龍脊”。

隨著這條支流往深處走上約百米,古潛河巨大的主河道赫然眼前,一個麵積像足球場大小的古潛河回旋區讓人仿佛置身於巨大的宮殿之中,其高聳的石壁上清晰可見古潛河河流在遠古時期隨歲月流逝所刻下的波動“水紋”。

古佛洞有畫壁大量。畫中既有山水風光、名山大川,又有飛禽走獸,大江大河、高山峻嶺、似人似物,畫麵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畫壁是由晚古生代二疊紀黑色灰岩組成,因岩石較為破碎,後期白色的方解石充填其中,形成了黑白分明、對比度強烈的天然畫壁。金佛山古佛洞內的“壁畫”自然天成,鬼斧神工,沒有人工雕琢的痕跡,國內罕見。

[旁注]

第四紀 新生代最新的一個紀,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其下限年代多采用距今260萬年。第四紀期間生物界已進化到現代麵貌。靈長目中完成了從猿至人的進化。

古生代二疊紀 是地質時代中的一個時代,古生代屬於顯生宙,上一個代是新元古代,下一個代是中生代。古生代包括了寒武紀、奧陶紀、誌留紀、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

古佛洞 位於金佛山山頂部位,有上下兩層洞穴,下層狹窄曲折,有支洞呈網狀結構,,其海拔之高,地質之古老堪稱全國之最。極目遠眺,天高雲低,雲繞山半,景色如畫,氣象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