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彙——

紺緅:青紅色,玄纁xūn之類,均為正式禮服的顏色,故不以為飾。

飾:領與袖之邊。

褻服:私居或閑居時的衣服。

袗:單衣。

絺:細葛布單衣。

綌:粗葛布。

必表而出之:裏麵一定要有襯衣,單衣穿在外麵。

緇衣,羔裘:黑色外衣配黑色羊皮內襯。緇,黑色。羔裘,黑羊皮。

素衣,麑裘:白色外衣配白色鹿皮內襯。素,白色。麑,小鹿,其毛色白。

黃衣,狐裘:黃色外衣配黃色狐皮內襯。狐,色黃。

褻裘:在家私居時所穿的皮衣。

長:古代男子上麵穿衣,下麵穿裙,衣裳不相連,因此孔子在家時穿的皮襖做得比較長。

短右袂:袂,衣袖,袖口。短是為了便於做事。

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寢衣即被,長度合本人身長的一又二分之一。

狐貉之厚以居:以狐貉為坐墊,因其毛深溫厚,私居取其適體。

去喪,無所不佩:在古代,君子比德於玉,有佩玉的習慣,無故玉不去身,除了在服喪期間。服喪之後,一應玉器,無所不佩。去,除去。佩,佩戴,係於大帶之上。

非帷裳,必殺之:除此之外的衣服,要將多餘的布料裁剪下來。帷裳,朝祭之服,其製用整幅布為之。

羔裘玄冠不以吊:羔裘與玄冠均是黑色,古時不適合吊唁時穿戴。吊,吊唁。

吉月,必朝服而朝:正月歲首,必定要穿上朝時的禮服去朝賀。

成長與感悟——

君子在不同的場合穿不同的衣服。

衣、食、住、行都是禮的載體,關乎生活的真諦,還有一個人的品位。

10。7齊zhāi,必bì有yǒu明mínɡ衣yī,布bù。齊zhāi必bì變biàn食shí,居jū必bì遷qiān坐zuò。

詞彙——

齊:後作“齋”,古人於祭祀之前必先齋,齋必有所戒。

明衣:沐浴後穿的浴衣,取其明潔之意。

布:祭祀時所穿的衣服是用布做成的。

變食:改變平常的飲食。這裏主要指不飲酒,不吃葷。

遷坐:易常居之處,意為不與妻妾同房。

成長與感悟——

本章在說明齋戒前後的衣食與禮節,彰表誠敬之意。

10。8食shí不bù厭yàn精jīnɡ,膾kuài不bù厭yàn細xì。

食shí饐yì而ér餲ài,魚yú餒něi而ér肉ròu敗bài,不bù食shí。色sè惡è,不bù食shí。臭xiù惡è,不bù食shí。失shī飪rèn,不bù食shí。不bù時shí,不bù食shí。割ɡē不bù正zhènɡ,不bù食shí。不bù得dé其qí醬jiànɡ,不bù食shí。

肉ròu雖suī多duō,不bù使shǐ勝shènɡ食shí氣xì。

唯wéi酒jiǔ無wú量liànɡ,不bù及jí亂luàn。

沽ɡū酒jiǔ市shì脯fǔ不bù食shí。

不bù撤chè薑jiānɡ食shí,不bù多duō食shí。

祭jì於yú公ɡōnɡ,不bù宿sù肉ròu。祭jì肉ròu不bù出chū三sān日rì。出chū三sān日rì,不bù食shí之zhī矣yǐ。

食shí不bù語yǔ,寢qǐn不bù言yán。

雖suī疏shū食shí菜cài羹ɡēnɡ,瓜ɡuā祭jì,必bì齊zhāi如rú也yě。

詞彙——

厭:飽足。

饐:食物久放。

餲:食物有了餿味。

餒:與“敗”互文見義,指食物敗壞。

色惡,不食:變色意味著食物變質,不食。

臭惡,不食:臭惡亦是食物變質,不食。

失飪,不食:食物煮不熟,或者熟過了,采用不合適的烹飪方法將食物烹壞,都是失飪,不食。

不時,不食:不合時令的食物,不食。

割不正,不食:古代肉的切割有一定的規定,割不正,不合割之常度,是失禮的表現。源於失禮,孔子不食。

不得其醬,不食:有些主食要配有一定的佐料,無佐料,主食之味美無法彰表,不食。

肉雖多,不使勝食氣:肉食雖多,吃的量不超過主食。

唯酒無量,不及亂:酒量不同,但喝不過量,不能失態。《詩經·小雅·賓之初筵》:“飲酒孔嘉,維其令儀。”

沽酒市脯不食:沽酒,一宿之酒曰酤,剛剛發酵一夜的酒,味道還不鮮美,不食。市脯,街上買來的臘肉。買來的,非自己製作的臘肉不知其原料為何物,不食。

不撤薑食,不多食:常備薑食,但不多吃。

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祭肉不要隔夜,以免肉壞。肉放了三日,恐怕就要色惡,臭惡,不食。

食不語,寢不言:這裏是說要養成良好的飲食、作息習慣。優遊自如,寢食以節。《說文》:“直言曰言,論難曰語。”食而論難,則食不安;寢而言事,則寢不安。

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食前將席上各種食品拿出少許,放在食器之間,誠敬之心如一。齊,通“齋”。

成長與感悟——

不追求食物的過分飽足,但有著最低的飲食要求,有著良好的生活習慣。

以往人們以“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為追求食物的精細,誤!

10。9席xí不bù正zhènɡ,不bù坐zuò。

成長與感悟——

席不正,本質是位不正,禮不正。

禮在孔子心中,有著至高的崇仰,是不可逾越的底線。

10。10鄉xiānɡ人rén飲yǐn酒jiǔ,杖zhànɡ者zhě出chū,斯sī出chū矣yǐ。鄉xiānɡ人rén儺nuó,朝cháo服fú而ér立lì於yú阼zuò階jiē。

詞彙——

杖者出:年齡較大者先出。

儺:舊時在臘月舉行的驅疫逐鬼的活動。

阼階:東麵的台階,古人以東為主人的位置,西為客人的位置。

成長與感悟——

鄉人有飲酒與儺,見一張一弛為生活的本真。

鄉飲酒禮主於敬長。君子於其舉手投足間見修養。

儺,主於禮,近於戲,盛裝觀之,源於禮。

10。11問wèn人rén於yú他tā邦bānɡ,再zài拜bài而ér送sònɡ之zhī。康kānɡ子zǐ饋kuì藥yào,拜bài而ér受shòu之zhī。曰yuē:“丘qiū未wèi達dá,不bù敢ɡǎn嚐chánɡ。”

成長與感悟——

本章闡述委托人問候朋友以及接受他人問候的情形。依然,循禮與循理,係孔子行為走向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