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彙——
民信之:百姓賦予的信任。
成長與感悟——
為政的三大基本立足點:足食、足兵、民信之。
孔子的價值排序依次是:信在首位,其次為食,再次為兵。
將食、兵放在後麵,並非食、兵不重要,而是有事物比它們更重要,比如信。有信,無中可以生有,如食與兵。無信,有亦歸於無。
12。8棘jí子zǐ成chénɡ曰yuē:“君jūn子zǐ質zhì而ér已yǐ矣yǐ,何hé以yǐ文wén為wéi?”子zǐ貢ɡònɡ曰yuē:“惜xī乎hū,夫fū子zǐ之zhī說shuō君jūn子zǐ也yě,駟sì不bù及jí舌shé。文wén猶yóu質zhì也yě,質zhì猶yóu文wén也yě。虎hǔ豹bào之zhī鞟kuò猶yóu犬quǎn羊yánɡ之zhī鞟kuò。”
詞彙——
駟不及舌:駟,套著四匹馬的車子。所謂“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即出於此。
鞟:去毛的獸皮。
成長與感悟——
去質存文,哀哉!去文存質,豈不哀哉?過猶不及。
文猶質,質猶文,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鏈接——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
人物——
棘子成:衛國大夫。
12。9哀āi公ɡōnɡ問wèn於yú有yǒu若ruò曰yuē:“年nián饑jī,用yònɡ不bù足zú,如rú之zhī何hé?”有yǒu若ruò對duì曰yuē:“盍hé徹chè乎hū?”
曰yuē:“二èr,吾wú猶yóu不bù足zú,如rú之zhī何hé其qí徹chè也yě?”對duì曰yuē:“百bǎi姓xìnɡ足zú,君jūn孰shú與yǔ不bù足zú?百bǎi姓xìnɡ不bù足zú,君jūn孰shú與yǔ足zú?”
詞彙——
盍:何不。
徹:古代的一種稅法,收成取十分之一的稅。
二:指抽十分之二的稅。
孰與:怎麼會。
成長與感悟——
明君之於百姓,是“凱悌君子,民之父母”。明君是百姓的父母官,沒有子女富裕父母卻貧窮的情況。
仁愛是內在的覺知,更需要惠及他人,位高權重者更應如此。
12。10子zǐ張zhānɡ問wèn崇chónɡ德dé辨biàn惑huò。子zǐ曰yuē:“主zhǔ忠zhōnɡ信xìn,徙xǐ義yì,崇chónɡ德dé也yě。愛ài之zhī欲yù其qí生shēnɡ,惡wù之zhī欲yù其qí死sǐ。既jì欲yù其qí生shēnɡ,又yòu欲yù其qí死sǐ,是shì惑huò也yě。‘誠chénɡ不bù以yǐ富fù,亦yì祇zhǐ以yǐ異yì。’”
詞彙——
徙義:追求道義。
崇德:提升品德。
成長與感悟——
崇德即為“仁”,辨惑即為“智”。
以忠信為主則本立,徙義則日新,是為崇德。
內無知人之明,外有毀譽之弊,愛恨無常,我心不定,是為惑。覺知惑,即辨惑。
12。11齊qí景jǐnɡ公ɡōnɡ問wèn政zhènɡ於yú孔kǒnɡ子zǐ。孔kǒnɡ子zǐ對duì曰yuē:“君jūn君jūn,臣chén臣chén,父fù父fù,子zǐ子zǐ。”
公ɡōnɡ曰yuē:“善shàn哉zāi!信xìn如rú君jūn不bù君jūn,臣chén不bù臣chén,父fù不bù父fù,子zǐ不bù子zǐ,雖suī有yǒu粟sù,吾wú得dé而ér食shí諸zhū?
詞彙——
君君:像君那樣去為君。
臣臣:像臣那樣去為臣。
父父:像父那樣去為父。
子子:像子那樣去為子。
成長與感悟——
君、臣、父、子有著不同的職責要求、素養要求,貴在各行其職,各盡其能。
人是社會的人,需要各正其名,各盡其分。盡己而修行,然後恕以推己及人。
鏈接——
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禮記·大學》)
人物——
齊景公:薑姓,呂氏,名杵臼,齊靈公之子,齊莊公之弟,春秋時齊國君主。
12。12子zǐ曰yuē:“片piàn言yán可kě以yǐ折zhé獄yù者zhě,其qí由yóu也yě與yú?”子zǐ路lù無wú宿sù諾nuò。
詞彙——
片言:一麵之詞。
折獄:斷案。
無宿諾:子路對於許諾之事沒有不抓緊去做的,因此受到人們的信任,人們不欺於他,故“片言可以折獄”。宿,久留。
成長與感悟——
人在克己複禮的過程中,需要無宿諾,即雷厲風行。
12。13子zǐ曰yuē:“聽tīnɡ訟sònɡ,吾wú猶yóu人rén也yě,必bì也yě使shǐ無wú訟sònɡ乎hū。”
詞彙——
聽訟:聽理訴訟,審理官司。聽,聽理、審理。
猶人:同一般人一樣,指沒有什麼高招。
無訟:沒有官司,沒有爭端。
成長與感悟——
“片言折獄”,固然高妙,然而“無訟”才是至高追求。
12。14子zǐ張zhānɡ問wèn政zhènɡ。子zǐ曰yuē:“居jū之zhī無wú倦juàn,行xínɡ之zhī以yǐ忠zhōnɡ。”
成長與感悟——
實現天下歸仁,貴在為政者“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12。15子zǐ曰yuē:“博bó學xué於yú文wén,約yuē之zhī以yǐ禮lǐ,亦yì可kě以yǐ弗fú畔pàn矣yǐ夫fú!”
成長與感悟——
“博學於文”是向外尋,“約之以禮”是向內求,內外相宜方是中。
12。16子zǐ曰yuē:“君jūn子zǐ成chénɡ人rén之zhī美měi,不bù成chénɡ人rén之zhī惡è。小xiǎo人rén反fǎn是shì。”
成長與感悟——
仁者當愛人,自覺者當覺他。小人的表現往往相反。
12。17季jì康kānɡ子zǐ問wèn政zhènɡ於yú孔kǒnɡ子zǐ。孔kǒnɡ子zǐ對duì曰yuē:“政zhènɡ者zhě,正zhènɡ也yě。子zǐ帥shuài以yǐ正zhènɡ,孰shú敢ɡǎn不bù正zhènɡ?”
成長與感悟——
有效的政治需要上行下效。
鏈接——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論語·子路》)
人道,政為大。夫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而正矣。君之所為,百姓之所從。君不為正,百姓何所從乎?(《孔子家語·大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