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於扶風縣齊家村的它盤,是西周晚期青銅器中的精品。盤平沿、高附耳,腹部及耳麵飾有重環紋,圈足飾以斜角夔紋,圈下四足,為受過刖刑的男子形象。 該盤製作精良,是在重大祭祀活動中祭祀祖先或上天用的盛食器。
柞鍾是西周晚期青銅器中的一大亮點。雖然該柞鍾單個和西周中期的甬鍾在形製上並沒有大的變化,但此柞鍾一組8枚,是迄今發現的西周編鍾數量較多的一組,對於研究西周時期的樂器樂理和祭祀活動有著極為重要的曆史價值。
最能代表西周晚期青銅器風格形製的是鑄造於西周厲王時期的多友鼎。多友鼎形製俊偉,是西周晚期青銅鑄造業的代表,該鼎高0.515米,腹徑0.5米,重37千克 ,腹部飾有兩道凸弦紋。此鼎出土時腹內底隨有厚達0.2厘米的墨灰,腹內壁鑄有銘文22行,278字,記載了厲王時期反擊獫猶侵犯的一場戰爭,是陝西出土的青銅器中銘文最多、敘事最明了的鼎。
多友鼎鑄的銘文是重要的上古文獻,對於研究匈奴史及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民族關係有著重要的科學價值。另外,此銘文結構凝練,字跡秀麗,是我國先秦時期書法藝術的重要篇章。
[旁注]
夔龍紋簋 出土於陝西扶風縣上宋鄉紅衛村。侈口,束頸,鼓腹,腹下收,圈足外撇。腹兩側有對稱的獸首耳,口沿下飾一圈夔龍紋,間以突出的渦紋,圈足外飾有兩組兩兩相對的卷尾鳳鳥紋。外底有菱形網格紋的澆鑄痕跡。
銘文 又稱“金文”、“鍾鼎文”,指鑄刻在青銅器物上的文字。與甲骨文同樣為我國的一種古老文字,是華夏文明的瑰寶。它不單單是判斷青銅器年代的最重要標準,更是器物形製及紋飾方麵的標準。青銅器銘文在商周時期已經是一種很成熟的書法藝術,為曆代研究書法的人們所重視。
散車父壺 出土於扶風召陳村西周窯藏。通高0.41米,口長0.11米,寬0.14米。橢方體,貫耳垂腹,頸和蓋緣飾鳳鳥紋,腹飾垂鱗紋,圈足為波曲紋。口內壁銘文26字,記載散車父為母作器。
夔 是傳說中的一條腿的怪物。《神魔誌異·靈獸篇》記載:上古奇獸,狀如青牛,三足無角,吼聲如雷。久居深海,三千年乃一出世,出世則風雨起,雷電作,世謂之雷神坐騎。
編鍾 古代大型打擊樂器。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發現,我國在西周時期就有了編鍾,那時候的編鍾一般是由大小 3 枚組合起來的。春秋末期至戰國時期的編鍾數目就逐漸增多了,有 9 枚一組的和 13 枚一組的。
[閱讀鏈接]
史牆盤出土於陝西省扶風縣莊白村。通高16.2厘米,口徑47.3厘米,深8.6厘米。史牆盤是西周時期微氏家族中一位名叫牆的人,為紀念其先祖而作的銅盤,因做器者牆為史官而得此名。
此盤造型規整,紋飾精美,敞口,淺腹,圈足,腹外附雙耳;腹部飾鳳鳥紋,圈足部飾兩端上下卷曲的雲紋,全器紋飾以雲雷紋襯地,顯得清麗流暢。盤內底部刻有18行銘文,共284字,記述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六王的重要史跡以及做器者的家世。史牆盤為我們研究西周的曆史、政治製度,包括社會經濟等,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舉世無雙的秦皇陵兵馬俑
秦始皇初繼位,就開始在臨潼東的驪山北麓營建寢陵。陵園工程修造了39年。直至秦始皇臨死之際尚未竣工,二世皇帝胡亥繼位後,接著又修建了一年多才基本完工。
秦始皇陵南依層層疊嶂、山林蔥鬱的驪山,北臨逶迤曲轉、似銀蛇橫臥在渭水之濱。陵園仿照秦國都城鹹陽的布局建造,大體呈回字形。
秦始皇陵,陵區分陵園區和從葬區兩部分。陵園占地近8000平方米,建內、外城兩重,封土呈四方錐形。秦始皇陵的封土形成了三級階梯,狀呈覆鬥,底部近似方型,底麵積約25萬平方米,高115米,但由於2000多年的風雨侵蝕破壞,後來封土底麵積約為12萬平方米,高度為87米。
陵園以封土堆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眾多,內涵豐富、規模空前,聞名遐邇的兵馬俑陪葬坑就位於陵園東側1500米處。
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把它們分別定名為兵馬俑一、二、三號坑。
一號坑平麵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寬62米,深5米,總麵積14260平方米,為坑道式土木建築結構,東西兩端各有斜坡門道5個,坑道內有夯土隔牆,隔牆上架著粗大的橫梁,再鋪蘆席、細泥和填土。底部以青磚墁鋪。
一號坑兵馬俑按實戰軍陣排列。俑坑的東端是一個長廊,站著三排麵向東身著戰袍的武士俑,每排70個俑,共210個俑,手持弓弩,他們是一號坑軍陣的鋒前部隊。
長廊南邊有一排麵向南的武士俑,是右翼;北邊有一排麵向北的武士俑,是左翼;西頭有一列麵向西的武士俑,是後衛。他們手執弓弩等遠射兵器,擔任整個軍陣的警戒任務。
在10道隔牆隔開的11個過洞裏排列著38路麵向東的縱隊,每路中間都排列有駟馬戰車。陶俑全部身披鎧甲,手執長兵器。他們是一號坑的主力部隊。
二號俑坑呈曲尺形,位於一號坑的東北側和三號坑的東側,東西長96米,南北寬為84米,總麵積約為6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