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風采——獨特神韻1(1 / 3)

民間風采——獨特神韻1

三秦大地曆史悠久,人傑地靈,千百年來,勤勞的人們創造了輝煌燦爛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藍天黃土的自然環境孕育了三秦文化。

這裏保存了許多有著久遠曆史的根植於黃土高原上的非物質文化,如形式多樣的陝西曲藝、民間舞蹈,相傳久遠的寶雞社火、安塞腰鼓、西安鼓樂、秦腔……

最耀眼的陝北說書藝術

陝北說書是西北地區十分重要的曲藝形式,主要流行於陝西北部的延安和榆林等地。

陝北說書唱詞生活氣息濃厚,通俗易懂,曲目內容多以“奸臣害忠良,相公招姑娘”為主,唱腔激越、粗獷,具有濃鬱的陝北風情。

陝北說書源遠流長,三皇治世時期便有傳說:

很久以前,有個老漢有3個兒子,長大以後都給人家當了奴隸。大兒子叫大黃,讓奴隸主給剁了一隻手。二兒子叫二黃,他的一條腿被打壞了。三兒子三黃的眼睛被紮瞎了。

兄弟三人流落到陝北青化縣,以乞討為生。一天大黃拾至兩片爛木板,敲打著說些吉利話,主人便賜給他們一些殘湯剩飯。

有一次人家吃羊,他們撿來羊腸子,曬幹繃在木板上就彈出了聲音。後來他們弟兄三人自製了琵琶,從此相互配合,邊打、邊唱、邊彈。

就這樣過了十幾年,有一天,二黃心想要是大哥去世了誰來敲梆子,他靈機一動,幹脆把木板綁在腿上,自打、自彈、自唱。後來老大、老二去了山西臨縣一帶,老三卻留在了陝北。

老三婚後生了5個兒子,並將彈琵琶的技藝授給了他們,大兒子成家後收了36個徒弟,將三弦傳給了18個徒弟,並且在榆林安了家,把三弦、蓮花落、琵琶的技藝傳給了後人。

陝北說書源於周代瞽人的“百戲”與“散樂”,加上民間音樂的沃土而形成的;吸收了隋唐俗稱與轉變的精華,繼承了話本、陶真與各種技藝的格體;在元明清時期發展成熟。

陝北說書的傳統表演形式是藝人采用陝北方言,手持三弦或琵琶自彈自唱、說唱相間地敘述故事。根據伴奏樂器的不同,或稱之為“三弦書”,或稱之為“琵琶書”。

後來,陝北說書發展成一人同時用大三弦或琵琶、梆子、耍板、名叫“麻喳喳”的擊節木片和小鑼或鈸5種樂器進行伴奏的曲藝說書形式。

陝北說書的唱詞通俗流暢,有濃鬱的地方特色;曲調比較豐富,風格激揚粗獷,素有“九腔十八調”之稱,其中常用的有“單音調”、“雙音調”、“西涼調”、“山東腔”、“平調”、“哭調”、“對對調”、“武調”等。

陝北說書書詞的曲調很多。除了藝人們特有的開場白或特定的唱詞外,幾乎不加任何限製,可以由藝人任意發揮。

好的民間藝人在唱詞中大量引用陝北民歌、陝北道情、陝北秧歌劇、陝北碗碗腔,甚至秦腔、眉戶、蒲劇、晉劇、京劇的曲調,說得上是集各種唱腔於一爐,加以冶煉,然後形成一種別具一格的唱詞。

陝北說書的傳統節目很多,其中代表性的長篇有《花柳記》、《搖錢記》、《觀燈記》、《雕翎扇》等,短段有《張七姐下凡》等。

被稱為“陝北民間藝術中最耀眼的技藝之一”的陝北說書,在厚重的文化積澱和滋養下,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是我國曲藝藝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旁注]

曲藝 是中華民族各種“說唱藝術”的統稱,它是由民間口頭文學和歌唱藝術經過長期發展演變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據不完全統計,在我國民間的各族曲藝曲種約有有400個左右。曲藝作為我國最具民族民間色彩的表演藝術,在我國整個的文藝發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皇 我國創世神話中的“三皇”是指距盤古開天辟地後陸續出現的3位偉大的神祇。三皇的記載是《史記·秦始皇本紀》中,丞相王綰、禦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與秦博士所議後引用之說,即天皇、地皇、泰皇,都是遠古時期為人類做過特別重大貢獻的部落群體和首領。

蓮花落 是始於宋代形於明代而盛於清代的江西新幹,當地稱“瞎子戲”,是當時盲人乞丐行討而唱的民間曲藝。其內容多為勸世文,以揚善懲惡,吉祥納福為主。用方言說唱,委婉動人,通俗易懂,生動風趣,具有寓教於樂,淳化民風之功能。

百戲 古代樂舞雜技表演的總稱。秦漢時期已有,漢代稱“角抵戲”。包括找鼎、尋幢、吞刀、吐火等各種雜技幻術,裝扮人物的樂舞,裝扮動物的“魚龍曼延”及舞蹈和器樂演奏與帶有簡單故事的“東海黃公”等,是綜合性娛樂節目。

陝北秧歌劇 由陝北民間廣場藝術秧歌演變、發展而成。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其流行地域主要是陝西北部各縣。藝術風格奔放、質樸、歡快、活潑,語言通俗易懂,內容風趣詼諧。聲腔多為民間小調、小曲,花樣繁多,優美動聽,多用弦樂伴奏。表演風格與扭秧歌相似,邊舞邊唱,動作瀟灑大方。

碗碗腔 陝西地方戲曲劇種。又名“燈碗腔”,“阮兒腔”。前者因擊節樂器小銅碗和演皮影需用燈盞照亮子而得名;後者因主奏樂器阮鹹而得名。碗碗腔不但音樂細膩、幽雅、耐人聽聞,而且有抒情、優美、感人的唱腔,能表達生、旦、淨、醜各個行當和各種不同人物的複雜感情。

[閱讀鏈接]

關於陝北說書還有一個傳說:三皇治世時期,皇帝得了一子,自幼雙目失明,得了一種怪病死了,皇帝就將他棄於荒野。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皇子三日後又死而複生,而且眼睛也恢複了光明。隻見身旁的一棵大樹洞上,爬有一隻兩三尺長的蠍子,樹枝上織有一張蛛網,一瞬間這隻蠍子變成了琵琶,蛛網變成了弦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