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積山周圍風景秀麗,山巒上密布著翠柏蒼鬆,野花青草,山峰的西南麵為懸崖峭壁,麥積山石窟就開鑿在峭壁上,分布於東、西兩崖,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達七八十米。各窟之間,有淩空架設的棧道相通。
麥積山石窟為甘肅省東南部渭河上遊開創曆史最久、窟龕數目最多、內容最豐富的石窟,是著名的佛教藝術寶庫,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
麥積山石窟開創於後秦時期,以後多個朝代都有營建。
北魏時期,麥積山石窟已發展成為一個繁榮昌盛的佛教藝術勝地,在多個窟龕中,北朝時期所開鑿的數量最多。
西魏時期,麥積山石窟的修龕造像之風,仍然很盛。
北周時期,麥積山石窟的開鑿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秦州大都督李允信為悼念離世的父母,超度他們的亡靈,在麥積山修鑿了雄踞東崖最高處、規模最宏大、內容最豐富、建築結構最精巧的上七佛閣。
隋代時期在麥積山也建造了大量的石窟造像,東、西崖摩崖大佛等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唐代以後,再也沒有在麥積山開鑿石窟,絕大多數都是在原有窟龕的基礎上,重塑佛像。
麥積山石窟以精美的泥塑見長,絕大部分泥塑彩妝。麥積山是紅土與砂石構成的礫岩,石質結構鬆散,適宜開窟,不適宜精雕細鏤的塑像。這就使麥積山成了以泥塑和石胎泥塑為主要內容的大型石窟。
東崖有54個洞窟,西崖有140個洞窟。這裏的泥塑大致可以分為突出牆麵的高浮塑,完全離開牆麵的圓塑,粘貼在牆麵上的模製影塑和壁塑4類。其中數以千計的與真人大小相仿的圓塑,極富生活情趣,是珍品中的珍品。
麥積山的石窟主佛多脈脈含情、和藹可親;菩薩、弟子姿態隨意,多扭動身體、竊竊私語,富有表情的神態,達到了藝術上的神妙境界;另有村姑頑童,或顧盼流芳,或憨態稚氣,伶俐可愛,生動傳神,樸實平淡。數以千計的與真人大小相仿的圓塑,極富生活情趣。
從高約16米的阿彌陀佛,至10餘厘米小的影塑,從神聖的佛到天王腳下“金角銀蹄”的牛犢,均精巧細膩,栩栩如生。
麥積山的塑像有兩大明顯的特點:強烈的民族意識和世俗化的趨向。除早期作品外,從北魏塑像開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視的體態,都有和藹可親的麵容,雖是高不可攀的神,卻像世俗的人,成為人們美好願望的化身。
從塑像的體形和服飾看,也逐漸在擺脫外來藝術的影響,體現出漢民族的特點。
北魏時期造像秀骨清俊,露出睿智的微笑;西魏、北周時期造像溫婉淳厚;隋唐造像豐滿細膩;宋代造像衣紋寫實,麵貌莊重。總體以形寫神、形神兼備。
在北魏末期的造像中,一部分薄衣透體的佛像和菩薩雕塑十分引人注目,衣榴是劃出的凹線,頗能體現體魄之美。在一個窟正壁的佛像,飛天圍繞坐佛而飛翔,結合極其巧妙緊密。
造像中有一石刻佛像及二服侍菩薩,坐佛高1.69米,高肉髻麵型略長,眉細唇薄,穿通肩袈裟,結痂跌座右手揚掌做施無畏印,左手做與願印,懸裳覆蓋大半個須彌座其嘴角微微上翹,略含笑意神情莊重之中顯得和悅親切。
兩側服侍菩薩高1.22米,各束高髻,長裙神情端莊、優雅,肌膚細膩、柔潤。
麥積山石窟雖以泥塑為主,但也有一定數量的石雕和壁畫。有的壁畫獨具特色,內容豐富,色彩豔麗,形象生動。
有一組“薄肉塑”飛天組畫及殘存在前廊平棋上麵的4幅佛傳故事畫,既為北周時期原作,又頗具有特色。
“薄肉塑”飛天,計5塊,約30平方米,每塊各做飛天4身,其臉部和肌體部分均為薄薄一層優質細泥塑出,其他如衣著、飄帶、飾物以及周圍的流雲、花飾等,均彩畫而成,既生動,又極富立體感,生動優美。
在4幅佛傳故事畫中,尤以右側偏東的那幅騎乘人物畫最為突出。特別是那匹緩步前進的紅馬,不論是體形動態和神韻都繪製的惟妙惟肖。
作者巧妙地運用了散點透視和焦點透視的構圖方法,又適當考慮到人在仰視中的錯覺關係,因此,從不同的位置和不同的角度來看,它都有不同的走向和動勢。
麥積山石窟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密如蜂房”,棧道“淩空飛架”,層層相疊,其驚險陡峻為世罕見,形成一個宏偉壯觀的立體建築群。其仿木殿堂式石雕崖閣獨具特色,雄渾壯麗。
洞窟多為佛殿式而無中心柱窟,明顯帶有地方特色。
麥積山石窟群中最宏偉、最壯麗的一座建築是建在東崖泥塑大佛頭上15米高處的七佛閣,又稱“散花樓”,是典型的漢式崖閣建築,開鑿於6世紀中葉。
七佛閣距地麵約80米,為7間8柱廡殿式結構,高約9米,麵闊30米,進深8米,分前廊後室兩部分。
立柱為八棱大柱,覆蓮瓣形柱礎,建築構件無不精雕細琢,體現了北周時期建築技術的日臻成熟。後室由並列7個四角攢尖式帳形龕組成,帳幔層層重疊,龕內柱、梁等建築構件均以浮雕表現。
麥積山有一個石窟的建築是全國各石窟中最大的一座模仿我國傳統建築形式的洞窟,表現了南北朝後期已經中國化了的佛殿的外部和內部麵貌,在石窟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旁注]
四大石窟 指的是以我國佛教文化為特色的巨型石窟藝術景觀,包括: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四大石窟。四大石窟是我國古代文化藝術的曆史瑰寶。
都督 古代軍事長官。最初是監督軍隊的官職。三國時期形成軍事職稱,其後發展成為地方軍事長官,明代以後成為朝廷軍事長官。
泥塑 俗稱“彩塑”,是我國民間傳統的一種古老常見的民間藝術。製作方法是在黏土裏摻入少許棉花纖維,搗勻後,捏製成各種人物的泥坯,經陰幹,塗上底粉,或素或彩,形象以人物、動物為主。
飛天 意為飛舞的天人。在佛教中,有諸多天界的存在,如三十三天、兜率天等,天界的眾生,中文翻譯為天人,常簡稱為“天”,飛天即此意。飛天多畫在佛教石窟壁畫中。
平棋 也叫“天花板”,古代也叫做“承塵”。在木框間放較大的木板,板下施彩繪或貼以有彩色圖案的紙。一般居民用竹、高粱稈等輕材料做框架,然後糊紙。在木條拚成的方格天花中,平棋因為是由大方格組成,仰看就像一個棋盤,所以得名。
廡殿 是古代建築中至高無上的建築形式。廡殿建築屋麵有四大坡,前後坡屋麵相交形成一條正脊,兩山屋麵與前後屋麵相交形成4條垂脊,故廡殿又稱“四阿殿”、“五脊殿”。常用於宮殿、壇廟一類皇家建築,是中軸線上主要建築最常采取的形式。
攢尖 古建築中屋頂的一種結構形式。平麵為圓形或多邊形,上為錐形的屋頂,沒有正脊,有若幹屋脊交於上端。一般亭、閣、塔常用此式屋頂。
[閱讀鏈接]
七佛閣俗稱“散花樓”。相傳七佛閱裏的7尊大佛,當佛閣建成後,曾邀佛祖來此講經說法,赴會聽法者雲集上七佛閣之下。七佛閣裏修行的28尊飛天,見此盛況,興奮不已。
為識別赴會者們對佛的信仰是否真誠,她從空中向地上的眾生散花。如果他們心誠,飄落的花雨就會飛向天際;如果花瓣落在誰的肩上,就說明他俗緣未斷,紅塵未了。結果,散落的飛花久久飛舞於空際,沒有一瓣落下,證實前來聽法的眾僧,個個誠心敬佛。
這就是七佛閣之所以稱為“散花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