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遲在西周初年,有關軍事地圖、土地之圖和城建規劃圖等地圖已經在實際使用之中。放馬灘地圖的繪製是在繼承前代繪圖技術的基礎上,將我國古代地圖圖式體例發展到新階段的代表作。
天水放馬灘地圖各有側重,地圖中有的以政區為主,有的以水係為主,有的主要標示物產等事物。各幅地圖既相互獨立,又有密切的內在聯係,如一幅圖是主圖,一幅圖則是主圖局部的擴大圖,但又獨立成圖。
在地圖注記類型上,文字注記包括了表現內容和讀圖方向;符號注記則有線形、幾何圖形、象形和示意等4個類別,將城邑、居民點、水係、山脈、交通道路、關隘、伐木點、特殊建築物等豐富地理事物合理而恰當地遍布於地圖之上。
居民點、地形、水係、交通道路等要素是地圖形式的基本要素,放馬灘地圖不僅完全具備,而且其標示形式也大多為後代所沿用,即使對一些特殊物體的示意符號,也幾乎同後來所使用的表示符號如出一轍。
放馬灘地圖注記體例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在後來的地圖中得到了繼承和完善。後來的地圖注記的圖式符號盡管五花八門,但可以分為三大類型:文字、符號和色彩。
放馬灘地圖除色彩一類之外,其餘兩個類型的注記體例與基本圖式,都已經大體具備。放馬灘地圖注記的圖式體例奠定了我國古代地圖繪製的基本規範,在我國傳統地圖繪製中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和規範功能。
晉代地圖學家裴秀總結前人製圖經驗,提出了“製圖六體說”,即分率(比例尺)、準望(方位)、道裏(距離)、高下(地勢起伏)、方邪(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作為繪圖6個原則。放馬灘木板地圖除沒有明確的分率外,其餘的都具備。
放馬灘地圖不僅具有明確的繪圖思想和原則,而且從注記圖式反映出相當先進的繪圖技術。
放馬灘地圖中,有兩幅地圖8處注記涉及裏程距離;圖下方不僅清楚地標明地圖的正讀方向,而且圖中地名涉及方位者也很多;圖的交通線沿水係主流直線平行,並在河流彎曲處截彎直行。
這些地理事物與要素在圖上得以清楚地反映,表明在戰國晚期,我國地圖繪製技術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放馬灘地圖中,有6幅地圖均以水係為框架,各種地理事物分別繪注於各水係網絡的相應位置,水係框架無疑發揮了類似現代地圖經緯網坐標的功能。特別是各地理事物的相對位置和關係,在水係網絡的規定下更具準確性,也必然提高了地圖的實用價值。
這種繪圖技術,在經緯網繪圖法產生之前,是最先進和實用的方法,也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因此,這種繪圖技術是我國古代具有先進繪圖技術的標誌。
天水放馬灘地圖都是大比例尺、小區域圖,而且繪製內容也十分豐富。
《管子·地圖篇》記載:
凡兵主者,必先審知地圖,輟轅之險,濫車之水,名山、通穀、徑川、陵陸、丘阜之所在,苴草、林木、莆葦之所茂,道裏之遠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廢邑、困殖之地,必盡知之,地形之出入相錯者,盡藏之。然後可以行軍襲邑,舉措知先後,不失地利,此地圖之長也。
這從一個側麵反映出那時的地圖內容已經涉及山川河流、險阻關隘、路程遠近、植被地貌、居民點、城鎮或名邑、廢邑等諸多方麵。
這些內容在放馬灘地圖中都得到生動而合理的反映,而且各圖所表現的地理事物各有主次和側重,具有專題圖的性質。
如圖的注記以居民點等政區地名為主,屬於政區圖;圖有大量木材、藥材分布與采伐的注記和交通道路裏程的內容,屬植物分布圖和交通圖;兩幅圖的主體是水係及其名稱注記,則屬典型的水係圖。
放馬灘地圖有如此鮮明的主題特征,證明了它是我國先秦時期區域專題圖的經典之作。
放馬灘地圖又是先秦時期重視河流水文的突出體現。水同人類的關係密不可分,我國古代人民向來注重河流水文與人類社會的關係,從最早的地理學著作《禹貢》至曆代正史《地理誌》和有關地理總誌,都有大量此類資料和人類治水的經驗與教訓。
《水經注》和曆代正史《河渠書》、《溝洫誌》,以河流水係為綱,探究河流水文與人間治亂興衰的關係。這種重視自然、重視河流水文的傳統,在放馬灘地圖中得到突出體現。
在6幅成品地圖中,不論何種專題的地圖,無一例外均以水係河流為地圖框架,輔以主題所反映的文字注記。不僅突出了各地事物的相對位置,而且河流主流與大小支流無不全集於圖上,也是當時人們對自然地理現象與事物科學認識水平的體現。
[旁注]
龍馬 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兼具龍和馬形態的生物,具有龍的頭、龍爪、龍鱗,被認為是吉祥的象征,也被認為是精神健壯的象征。
史皇 傳說中皇帝的一個臣子,會作畫。史皇與倉頡同為古代的聖人。倉頡造書,史皇製畫。
九鼎 9座青銅鼎。夏代初期,夏王大禹劃分天下為九州,令九州貢獻青銅,鑄造九鼎,將全國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並將九鼎集中於夏王朝都城。逐漸,九州成為華夏的代名詞。
《管子》 是記述春秋時期齊國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學派的言行事跡的書籍。共86篇﹐今實存76篇。《管子》76篇;《經言》9篇,《外言》8篇,《內言》7篇,《短語》17篇,《區言》5篇,《雜篇》10篇,《管子解》4篇,《管子輕重》16篇。
《禹貢》 《尚書》中的一篇,是戰國時期魏國的人士托名大禹的著作。全書1193字,以自然地理實體為標誌,將全國劃分為9個區,並對每區的疆域、山脈、河流、植被、土壤、物產、貢賦、少數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現象,作了簡要的描述。
[閱讀鏈接]
放馬灘紙質地圖出土時置於死者胸部,因受潮圖呈碎塊,無法複原。其中繪有圖線的最大殘塊,長5.6厘米,寬2.6厘米。
出土時呈深黃色,逐漸幹燥後,褪變為淺灰間黃色,表麵有汙點,紙麵光滑平整,紙質薄軟而有韌性,結構緊密,表麵有細纖維渣。纖維排列雜亂,碎片邊緣起毛,不規整。
製造過程經過切割、搗舂、製漿、沉澱過濾、擠壓整平等工序。製紙原料為大麻,屬於早期麻紙。從筆跡看,山、水、斷崖用軟筆繪成,道路則用硬筆所繪。
栩栩如生的隴右石窟
在隴右的黃河、渭河及涇河流域,分布有大中、小石窟20餘座。
隴右石窟有別於其他地方的石窟,首先,隴右石窟造像多用石胎泥塑、彩繪,並且窟壁上繪滿壁畫,石窟顯得絢麗多彩。
其次,石窟造像逐步擺脫了印式犍陀羅樣式的影響,創造了符合中華民族傳統的道德觀念和審美標準的雕塑藝術,體現了西域色彩和外來風格的轉型特征。
再次,徹底地世俗化和濃厚的生活情趣是隴右石窟藝術的又一顯著特征;造像中的佛、菩薩弟子,從臉型、神情、身段、服飾,都是中國人民的再現。
石窟壁畫反映出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和時代特征,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都有獨創性。
麥積山石窟是隴右石窟的典型代表。其藝術風格、表現手法都足以說明隴右石窟的特色。
麥積山位於甘肅天水東南約35千米處,是秦嶺山脈西端小隴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但山高離地麵隻有142米,山的形狀奇特,孤峰突起,猶如麥垛,因此稱之為麥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