瑰麗初顯——文明交彙2
極富特色的板屋建築
“板屋”又稱“版屋”,是一種以木板為主要材料建造的房屋。最早發明、建造和使用板屋的,是我國西北古老的民族西戎族。
秦代人居天水,也廣泛使用板屋,《詩經·秦風·小戎》篇中,就有“在其板屋,亂我心曲”的詩句。敘述的是隴右的一位女子在板屋裏思念夫君的情景。
《毛傳》記載:“西戎板屋”;《毛詩正義》又有“秦之西垂,民亦板屋”的記載。
以板為屋,為我國古代西北地區少數民族習尚。這種板屋一經出現,就以其獨特的魅力而流行於西戎與秦代人的居住地,並成為人們歌詠讚美的對象。
板屋在隴右地區能夠流行開來有一定的曆史和地理原因。隴右天水一帶長期地廣人稀,多民族交錯分布;氣候較內地比較幹燥,地勢高亢。板屋民居易於修建,既省力,又經久耐用,特別是古代隴右植被良好,森林廣布,“材木自出,致之甚易”。
尤其渭水與洮河流域曾長期是“良材大木”的產區,豐富的林木資源為板屋民居提供了充足的材料保障。所以,西戎時期人與秦代人在隴右與森林打交道的過程中,以板為室屋就成為他們因地製宜、就地取材和趨利避害的必然選擇。
板屋開發利用曆史悠久,商周以來,西戎在隴古一帶長期適應、改造和利用自然的過程中,就立足當地豐富的森林資源,發揮聰明才智,發明了這種以板築屋的奇特建築形式,逐漸形成了以板屋民居為標誌的民俗文化。
板屋的出現,標誌著西戎各部逐步告別穴居和茹毛飲血的遊牧射獵生活。這不僅對西戎部族自身的社會進化發揮了積極作用,而且也為隴右一帶其他民族居民提供一種可供選擇、經濟實用的房屋建築形式。
隨著秦代人進入天水地區,板屋民俗不僅為秦代人所接受,而且經秦代人的傳播和影響,這一民俗在隴右地區流行開來,並且經久不衰。
史料記載:
天水、隴西山多林木,民以板為室屋。及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習戰備,高上氣力,以射獵為先。
至魏晉北朝時期,隴右的板屋民俗達到了鼎盛時期,天水一帶出現了“其鄉居悉以板蓋屋”的景象。
西晉時期文學家左思在膾炙人口的《三都賦》中,也留下了“見其在板屋,則知秦野西戎之宅”的千古名句。可見,板屋民居經秦代人的推廣和使用,成為隴右一帶各族居民長期盛行的居住形式。
板屋與普通的磚木或土木結構的房屋大不一樣。西戎及秦代人所居住的板屋,因年代久遠和史料的欠缺,其式樣結構已無法確知。
據《南齊書》記載:“氐族板屋,氐於上平地立宮室果園倉庫,無貴賤皆為板屋土牆,所治處名洛穀。”由此可知,所謂板屋,實際上是天水這一曆史上曾經盛產良材大木的地勢高亢而氣候寒燥的隴右之地普遍的民居樣式:用夯土築牆,木板覆頂,不要磚瓦。
曆史上氐族人居住的板屋,是一種新穎別致的建築。“氐於上平地立宮室果園倉庫,無貴賤,皆為板屋土牆。”說明這種板屋民居的最大特點,就是屋頂皆用木板建造和覆蓋,不用磚瓦泥土。而且,板屋基址的選擇、建築設計、室內結構與功能的劃分等,都有非常特別的地方,因而,有著旺盛的生命力。
唐宋時期,隴右森林日漸減少,但是板屋民居仍然隨處可見。
明代何景明《隴右行送徐少參》詩說秦安一帶有板屋,“瓦亭之西半山穀,土室陰陰連板屋。”
清代人楊應琚《據鞍錄》記載渭源縣“城內居民僅數百家,蓋屋皆以亂石壓木片,僅蔽風雨,板屋之故俗也。”
明清時期,板屋民俗還傳入藏族人生活的甘南一帶,“當地藏民板屋,分上下兩層”,“高樓暖炕與漢無異,但多居樓下,而樓之上則堆積柴草焉。”
《番行雜詠》詩說道:“番人亦自好樓居,刺噶層層板屋疏。半跨山腰半溪澗,上寧婦子下儲胥。”
長期盛行的板屋民居,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區,並無固定的結構和式樣,隻是有其標誌性特征,那就是屋頂以木板築成。
[旁注]
《毛傳》 又叫《毛詩》,是《詩經》的《毛傳》。西漢初期,傳授詩經的主要有4家,一是魯國人申公;一是齊國人轅固;一是燕國人韓嬰;另外一家是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萇所傳。現存的《毛詩》每篇都有一個題解。對後人的影響非常大。古人做詩、寫文章用典都愛用裏麵的解釋。
戎狄 先秦時對我國北方、西北等地少數民族的統稱。春秋時居民中有華夏和西戎、北狄、南蠻、東夷民族的區分。南方是蠻;東邊是夷;西邊叫戎;北邊,叫狄。其中戎和狄民族主要分布在黃河流域或更北和西北地區。
《三都賦》 西晉時期左思撰寫的一部描寫魏、蜀、吳3個國家概況的書籍。三都賦分別是《吳都賦》、《魏都賦》、《蜀都賦》。《三都賦》構思10年完成,豪貴之家競相傳抄,洛陽為之紙貴,至今仍被人傳誦。
《南齊書》 一部記載南齊封建割據政權曆史的書,是現存關於南齊最早的紀傳體斷代史。全書60卷,現存59卷。《南齊書》文字比較簡潔,文筆流暢,敘事完備。
氐族 我國曆史上一個重要的民族。從先秦時期至南北朝時期,氐族分布在甘肅、陝西、四川等地的交界處,大部分集中於隴南地區。魏晉南北朝時期,以氐族為主,先後建立過仇池、前秦、後涼等政權,對當時的曆史有重大的影響。南北朝時期以後,氐族逐漸融合於漢族等民族中。
《據鞍錄》 研究清代隴上重鎮的重要資料,作者是甘肅布政使、甘肅巡撫、兩廣總督、閩浙總督、陝甘總督、東閣大學士楊應琚。在書中,作者將秦州境內古跡風物盡數錄於筆下,文約事豐,氣曠高古。
甘南 甘南位於甘肅省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南與四川省阿壩州相連,西南與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接壤,東部和北部與隴南、定西、臨夏毗鄰。甘南地區生活著藏、漢、回、土、蒙等多個民族。
[閱讀鏈接]
清代晚期板屋已向西退至隴西渭源一帶,那時“城內居民僅數百家,蓋屋皆以亂石壓木片,僅蔽風雨,板屋之故俗也。”板屋逐漸淡出了,而瓦屋出現了。板屋雖然淡出了,但並不是完全見不到,在一些森林緣區還可以見到。
板屋雖然淡出人們的視野,但是《詩經·秦風·小戎》中的“在其板屋,亂我心曲”的詩句卻永遠地讓人們銘記住了這一極富民俗特色的建築形式。這首情歌使板屋成了隴右地區的一個文化符號,甚至成了先秦愛情的一個注釋。
世界上最早地圖的產生
放馬灘地圖是甘肅省天水麥積山放馬灘戰國秦漢時期墓群中出土的古地圖,是我國和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地圖。
放馬灘地圖共有8幅,其中7幅地圖分別繪在4塊木板上,被稱為“放馬灘地圖”。此外,還有一幅地圖畫在紙上,是最早畫在紙上的地圖。
放馬灘木板地圖線條字跡清晰,脈絡清楚。放馬灘紙地圖紙薄而軟,最大不規則碎片長5.6厘米,寬2.6厘米,紙麵平整光滑,用細黑紅條繪製山、河流、道路等圖形。這種紙被稱為“放馬灘紙”。
放馬灘木板地圖內容是戰國晚期秦國所屬邽縣的政區。它是地形和經濟圖。
地圖的特點是:按一定方位繪製,不少地方有注記。圖上對河流流向自上遊之下有順序注記。有3幅圖所給分水嶺是山係而不是孤立的山峰。有3幅圖注明了森林的分布和樹木的種類。
我國古代繪製地圖和使用地圖的曆史十分悠久,傳說中的“龍馬負圖”、“史皇作圖”以及大禹“鑄九鼎,象九州”,都間接地反映了上古地圖產生的有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