瑰麗初顯——文明交彙1
在隴右地區畜牧文化興起之後,周人興起隴東,秦代人崛起天水,以農牧並舉、華戎交彙為特征的周秦文化興盛起來,這奠定了自先秦至隋唐隴右地域文化的基本形態和格局。
隴右地區是我國古時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因而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碰撞、融合薈萃的舞台和擴散傳播的橋梁。這也就決定了隴右文化具有了開放、兼容的優勢和極強的滲透性與包容性。長期的文化融合與多民族交錯雜居,使隴右文化兼具漢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之長。
絲綢之路創造文明奇跡
絲綢之路是起始於西安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貿易路線。它跨越隴山山脈,穿過河西走廊,通過玉門關和陽關,抵達新疆,沿綠洲和帕米爾高原通過中亞、西亞和北非,最終抵達非洲和歐洲。
絲綢之路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我國古代出產的絲綢。因此,將之命名為“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從西安至甘肅中部主要有北、南兩道。北道由西安向西北,經彬縣、涇川、平涼至固原,從固原向西,越過隴山北段,至祖厲河畔,經會寧縣北郭城驛抵黃河東岸靖遠,渡黃河西進到武威。
北道是最短的一條線路,也是古代長期連接關中和隴右的重要通道。
南道形成於春秋時期,戰國晚期至西漢初年獲得初步發展。
南道由西安沿著渭水而上,在寶雞西再沿著千水西北上,經隴縣,越過隴山至張家川,從張家川至通渭,向西經定西、榆中,從蘭州渡黃河,過烏鞘嶺進入河西走廊。
也可從張家川至天水,經過隴西、甘穀、臨洮、廣河、臨夏至黃河南岸,在永靖炳靈寺附近渡過黃河,經樂都、西寧,過扁都口至張掖。或可從臨洮北上,越馬銜山至榆中、蘭州。
相對北道來說,南道相對線路稍長,但沿途人煙稠密,寄養方便,長期為重要商旅之道和運兵之道。
我國最早的曆史文獻《尚書·禹貢》記載了絲綢之路由青海東南經甘肅東南入關中的交通路線走向:“西傾、朱圉、鳥鼠,至於太華。”
西傾山在青海東南;鳥鼠山在甘肅渭源,為渭河源頭;朱圉山在甘肅甘穀縣渭河南岸;太華,即陝西華山,在渭河下遊南岸。這些山處於由從青海東部、甘肅東南部的渭河上遊進入關中地區的交通線上及其附近。
《尚書·禹貢》又記載:“織皮昆侖、析支、搜渠,西戎即敘”。析支又叫“賜支河”,指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境內黃河由南折東流的一段,秦獻公用兵渭河上遊時,無弋爰劍曾孫忍的叔父印“畏秦之威,將其種入附落而南,出賜支河數千裏,與眾羌絕遠,不複交通”。
搜渠為山名,在蘭州以西。昆侖山、析支、搜渠地區的織皮,大約就是由青海經甘肅東部的渭河上遊到達關中、中原的。
絲綢之路從北、南兩道過黃河後,都向一個方向靠攏,在河西走廊的武威、張掖會合後,西行至敦煌、玉門關、陽關。然後出玉門關、陽關進入了廣大的西域地區。
絲綢之路沿途,橫亙張家川和陝西隴縣之間有條關隴古道。關隴古道長約100千米,海拔2000米左右,道寬3米,有的路段由石板鋪成,有的路段為亂石所埋;路兩邊為古樹,雜草茂盛,是絲綢之路南大道從西安進入甘肅的必經之道。
關隴古道是絲綢之路上築路水平最高、延續時間最長、保存最完整的古道。先秦時由西戎各民族開辟,自兩漢時期至唐宋時期,直至元代,一直是關中通往隴上的交通樞紐,為隴右要衝、關中屏障、軍防重地,而且也是中西貿易、民族往來的大通道。
據史料記載,漢代初期,西北疆界沒有超過黃河。為了打通西方商路,漢武帝派人兩次探險,其中一次是翻越隴阪,通過對沿途地理和北邊敵情的了解,最後選定關隴道為西進首選路線。
為了確保這條路線的暢通,漢武帝在沿線設置天水郡及平襄等縣。沿途“五裏一燧,十裏一墩,三十裏一堡,百裏一寨”,“驛馬三十裏一置”,交通便利。隋煬帝積極拓邊時,關隴道又一次得到大規模的拓建,達到了通過禦駕的標準。
絲綢之路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大奇跡,它是一條貫通亞歐大陸的國際性貿易商道。絲綢之路推動了東西各國、各地區之間的經濟貿易,大大促進了東西方生產力的提高和經濟繁榮。
臨夏與青海河湟地區相鄰,曆史上一直為由隴右西出河湟的必經之地,因此,臨夏乃至甘肅東南部戰國晚期至西漢初期的希臘銘文銅、鉛餅,可能是由北方草原之路經河湟地區流入的。
《史記·貨殖列傳》記載:“天水、隴西、北地、上郡與關中同俗,然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為天下饒。”
漢代羌中指祁連山以南,金城以西,婼羌以東地區;天水、隴西,指今甘肅省黃河以東、隴山以西地區。公元前3世紀末,我國內地和西域的聯係主要通過甘肅東部和青海河湟地區進行,
絲綢之路另一項重要貢獻是增強了中原內地與西北邊疆的聯係和交往,促進了漢族與西北地區各少數民族以及西北地區各少數民族之間的廣泛聯係,增進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隴右地區也因此增進了與中原地區和其他少數民族地區的聯係,對其多元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旁注]
玉門關 位於敦煌郡龍勒縣境,曾是漢代時期重要的軍事關隘和絲路交通要道。玉門關始置於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之時,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