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萌芽——古老曆史3(1 / 3)

文明萌芽——古老曆史3

絢麗典雅的馬家窯彩陶

馬家窯文化,1923年首先發現於甘肅省臨洮的馬家窯村,因此命名為“馬家窯文化”。馬家窯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發展的一種地方類型,出現於距今5000多的新石器時間晚期,曆經了3000多年的發展。

馬家窯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肅省中南部地區,以隴西黃土高原為中心,東起渭河上遊,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省東北部,北達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南抵四川省北部。

馬家窯文化包括馬家窯、半山、馬廠3個文化類型,馬家窯類型早於半山類型,半山類型早於馬廠類型。其中,半山類型和馬廠類型相承、相似的因素很多,關係密切。

半山文化類型分布範圍與馬家窯類型相同,但已逐漸西移。馬廠文化類型的分布則較馬家窯文化類型和半山文化類型更為向西。

馬家窯文化的村落遺址一般位於黃河及其支流兩岸的台地上。房屋多為半地穴式建築,也有在平地上起建的,房屋的平麵形狀有方形、圓形和分間三大類,其中以方形房屋最為普遍。

方形房屋為半地穴式,麵積較大,一般在l0平方米至50平方米之間,屋內有圓形火塘,門外挖一方形窖穴存放食物。圓形房屋多為平地或挖一淺坑開始建,進門有火塘,中間立一中心柱支撐斜柱,房屋呈圓錐形。

分間房屋最少,主要見於東鄉林家和永登蔣家坪,一般在主室中間設一火塘,側麵分出隔間。

馬家窯文化墓地一般和住地相鄰,流行公共墓地,墓葬排列不太規則,多數為東或東南方向。盛行土坑墓,有長方形、方形和圓形等。葬式因時期和地區不同而有變化,一般有仰身直肢、側身屈肢。

墓葬內一般都有隨葬品,隨葬品主要有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和裝飾品等,少數隨葬糧食和豬、狗、羊等家畜。有的墓地的隨葬品,男性多石斧、石锛和石鑿等工具,女性多紡輪和日用陶器。

隨葬品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存在著差別,而且越至晚期差別越大,有的隨葬品達90多件,而有的一無所有。這種貧富差別的增大,標誌著原始社會逐步走向解體。

馬家窯文化以彩陶器為代表,器型豐富多彩,圖案極富於變化和絢麗多彩。

另外,又繼承了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爽朗的風格,但表現更為精細,形成了絢麗而又典雅的藝術風格,比仰韶文化有進一步的發展,藝術成就達到了登峰造極的高度。彩陶中最多見的是卷緣盆、彩陶碗等。

由於馬家窯文化主要分布在黃河上遊及其直流的兩岸,所以彩陶圖案反映出黃河奔流不息、波濤洶湧的氣勢。馬家窯類型的彩陶內彩特別發達,多裝飾在盆、缽內,以旋渦紋和水波紋為主。彩陶圖案於器物造型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馬家窯文化類型的器形有壺、罐、盆、缽、瓶、勺等,不見鼎一類的三足器,也不見陶炊和圜底釜,但尖底瓶占一定比例,多為平口或侈口尖瓶;碗、缽、盆一類器物腹部較淺,腹部曲線呈圓弧形。

外形比例均衡,棱角分明,線條流暢,大多為細泥紅陶質,質地堅硬,火候很高,底色橙黃或米黃,一般打磨光滑。

其中小口瓶、細頸碩腹壺、大口長腹甕以及泥質加砂彩陶盆、缽與帶嘴鍋等,造型新穎別致,最具典型性。這種造型明顯地帶有審美的追求,它為相應的紋飾的創造打下了基礎。

馬家窯陶器大多以泥條盤築法成型,陶質呈橙黃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細膩。馬家窯文化遺存中,還發現有窯場和陶窯、顏料以及研磨顏料的石板、調色陶碟等。

馬家窯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純黑彩繪花紋為主;中期使用純黑彩和黑、紅相間繪製花紋;晚期多以黑、紅並用繪製花紋。

馬家窯文化的製陶工藝已開始使用慢輪修坯,並利用轉輪繪製同心圓紋、弦紋和平行線等紋飾,表現出了嫻熟的繪畫技巧,而且它的內彩也特別發達,圖案的時代特點十分鮮明。

馬家窯文化時期製陶的社會分工已經專業化,出現了專門的製陶工匠師。在我國所發現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馬家窯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

馬家窯彩陶器是世界彩陶發展史上無與倫比的奇觀,是人類遠古先民創造的最燦爛的文化,是彩陶藝術發展的頂峰。它源遠流長地孕育了中國文化藝術的起源與發展。

半山類型因首先發現於甘肅省廣和縣洮河西岸的半山遺址而得名,距今約4500年,分布在隴山以西的渭水上遊,蘭州附近的黃河沿岸至青海貴德盆地及黃河支流湟水、大夏河、洮河、莊浪河、祖厲河,河西走廊的永昌、武威、古浪、景泰等地區,範圍基本與馬家窯類型相同。

半山類型的陶器以紅陶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彩陶造型美觀,圖案具有華麗精美的藝術風格,多以黑紅相間的線條勾畫出各種圖案。器形豐富多樣,形體勻稱,比例協調。

半山類型彩陶的主要器型為大型貯藏器壺、甕、罐。其器型飽滿凝重,曲線優美柔和,重心降低,最大徑在腹部,直徑與高度基本相等,器表打磨得很光滑,製陶技術有了顯著提高。

半山類型的彩陶,色彩鮮豔亮麗,圖案複雜。紋飾以旋紋、鋸齒紋、葫蘆形網紋、菱格紋為主,還有圓形紋、葉形紋、貝形紋、神人紋等,鋸齒紋是最流行的紋飾。

半山類型彩陶早期以黑彩為主,紅彩用得較少,隻起點綴作用。中、晚期紅彩比例大增,與黑彩使用量差不多。

彩陶大多用黑、紅相間的線條繪製圖案,一般在器物的口沿內側繪簡單的複線連弧紋或三角紋,口沿外側繪斜十字紋、波折紋等,頸部繪大三角紋、弦紋、菱格紋等,肩部繪弦紋、鋸齒紋,上腹部紋飾內容豐富,大多為組合圖案,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

半山類型的彩陶紋飾一般裝飾於陶器上腹。從下腹部不繪紋飾可看出,其擺放位置較低,說明這些彩陶極有可能是日常生活實用品。

馬廠類型是因最早發現於青海民和縣馬廠塬而得名,距今約4300年,分布範圍與半山類型大致相同,但更為向西。

馬廠時期的器型大部分脫胎於半山類型,但有了進一步的豐富和變化,增加了一些新的器型,最具代表性的是單耳帶鏨的筒狀杯。這一時期陶器種類繁多。

陶器以紅陶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早期器表打磨較光,晚期隻有個別的經過打磨,大部分未經磨光,器表比較粗糙。紅色陶衣大量出現,但也有少量的白色陶衣。中期彩陶壺數量大增,雙耳彩陶罐減少。

馬廠類型彩陶紋飾以黑彩為主。馬廠早期的彩陶,圖案逐漸變得簡練,表現手法多樣,形成了粗獷豪放的藝術風格。

主要紋飾有四大圓圈紋、變體神人紋、波折紋、回形紋、卦形紋、菱格紋、三角紋等,其中四大圓圈紋和變體神人紋最為流行。

四大圓圈紋主要裝飾於大型壺、罐的上腹部,先用紅色帶繪四大圓圈,內外繪黑色帶圈,圓圈內填以各種各樣的幾何紋。常見的有網格網線紋、菱格紋、斜方格紋、三角紋、折線紋、十字紋、圓點圓圈紋、回形紋和肢爪紋等圖案。

這種裝飾手法為以後瓷器上的圖案開創了先河。

早期的四大圓圈排列緊密,圓圈用黑紅複彩繪製,非常規整,內圈為紅色帶圈,外加1至3圈黑色帶,圓圈之間上下的空白處用黑色三角弧線填充。晚期四大圓圈用黑色繪製,圓圈畫得草率不規整,構圖簡單,表現出了一種衰退現象。

早期的神人紋描繪比較具體,有表現人形整體的,也有隻表現麵部的。麵部描繪較細,接近人的形象。這時的神人紋多裝飾在盆、缽內,如甘肅省出土的人麵紋彩陶盆和青海省出土的舞蹈彩陶盆等。

半山時期神人紋較為抽象,將頭畫成圓形,軀體和四肢用紅、黑相間的帶紋、折帶紋表示,大多裝飾於壺、罐的上腹部和盆、缽內壁。

這時的神人紋,雖然比較抽象,但身體的比例協調。頭部以圓圈代表,麵部沒有具體的五官,身體以寬帶代表,四肢多以兩節折帶代表,向上斜伸。

至半山晚期,神人紋出現變異,頭部變大,無五官,內填各種紋飾,上下肢都向上折曲,四肢的肢端有數目不等的指爪。在壺罐上的裝飾手法除了獨立的神人紋外,還出現了二方連續的神人紋,圍繞壺或罐的上腹一周,俯視時像一群人手拉手在聚會、歌舞。

馬廠類型彩陶時期,神人紋演變得更為抽象,有的僅以局部的變體紋樣表現。完整的神人紋已少見,大多以各種變體形式出現,代表頭部的圓圈變得更大,有的將代表頭部的圓圈省略,以罐口或壺口代表,在器物的上腹部隻繪肢體,下肢由兩節變為3節。

至晚期,頭部被完全省略,四肢有的從順向曲折演變為反向成直角曲折;有的不僅將頭部省略,連代表身體的寬帶也被省略,演變為肢爪紋;有的演變為三角折帶紋。神人紋最後演變為幾何紋樣。

馬廠類型的彩陶上出現了大量的墨繪符號,一般繪製在器物的下腹部無紋飾處,常見的有“○”、“×”、“+”、“—”等形狀,這些符號可能是當時一些氏族部落的記號,也可能是文字的前身。

馬家窯彩陶文化是馬家窯文化最為典型的代表,其彩陶占整個陶係的20%至50%,它的圖案之多樣,題材之豐富,花紋之精美,構思之靈妙,是史前任何一種遠古文化所不可比擬的。

它豐富多彩的圖案構成了典麗、古樸、大器、渾厚的藝術風格,臻成彩陶藝術的高峰。留下的極其豐富的圖案世界,永遠是人類取之不盡的藝術寶庫。

[旁注]

旋渦紋 新石器時代彩陶的代表性花紋,其形似旋渦。隨著時代的更替,審美觀的改變,旋渦紋不斷注入新的活力,將我國傳統特色的紋樣表現得淋漓盡致,從而在色彩、裝飾方法、工藝技術和造型結構特點上,成為中我國獨具特色的裝飾文化代表。

鼎 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在古代被視為立國重器,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征。鼎同時也是旌功記績的禮器,以旌表功績,記載盛況。鼎原先是古代的烹飪之器,相當於現在的鍋,用以燉煮和盛放魚肉。最早的鼎是黏土燒製的陶鼎,後來又有了用青銅鑄的銅鼎。

河西走廊 又稱“甘肅走廊”,東起烏鞘嶺,西至玉門關,南北介於南山和北山之間,長約900千米,寬數千米至近百千米不等,為西北至東南走向的狹長平地,形如走廊,因位於黃河以西,因此稱“河西走廊”。

陶衣 把較細的陶土或瓷土,用水調和成泥漿塗在陶胎或瓷胎上,器物表麵就留有一層薄薄的色漿。顏色有白、紅和灰等。這種色漿,在陶瓷工藝技術上就稱為“陶衣”,也叫“化妝土”、“裝飾土”、“護胎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