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萌芽——古老曆史3(2 / 3)

[閱讀鏈接]

柳灣遺址位於青海省樂都縣東的高廟鄉柳灣村湟水北岸。遺址麵積達11萬多平方米。

這個地方是黃河上遊規模最大的一處氏族公共墓地,包括有半山類型、馬廠類型和齊家文化、辛店文化等遺存,其中以馬廠類型為主。遺址中,彩陶器型不太規整,常見的有盆、碗、杯、豆、壺、罐等。紋飾種類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是四大圓圈紋、變體神人紋和幾何紋。在許多無紋飾的彩陶壺、罐下腹部畫有各種符號。

內涵豐富的齊家文化

齊家文化是以甘肅為中心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這個時期已經進入銅石並用階段,因1924年在甘肅省廣河齊家坪首先發現而得名。年代為公元前4200至公元前3700年。

文化遺址350多處,主要分布在甘肅省、青海省境內的黃河及其支流沿岸階地上。

除了齊家坪遺址之外,較著名的有甘肅省永靖大河莊遺址、泰魏家遺址、武威的皇娘娘台、青海樂都的柳灣遺址、神木石卯梁遺址等。

齊家先民住房多是方形或長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築,屋內地麵塗一層白灰麵,光潔堅實。氏族公共墓地常位於居住區附近,流行長方形土坑墓,有單人葬,也有合葬,常以陶器與豬下頜骨等為隨葬品。

出現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的成年男女合葬墓,其葬式是男性仰身直肢,女性側身屈肢麵向男子。這表明當時男子在社會上居於統治地位,女子降至從屬地位。反映出當時已進入父係氏族社會,婚姻形態為一夫一妻製和一夫多妻製。

齊家先民種植的農作物以粟為主,生產工具以石器為主,其次為骨角器。農業生產中挖土的工具主要是石鏟和骨鏟。

有些石鏟已經用硬度很高的玉石來製作,器形規整,刃口十分鋒利。骨鏟是用動物的肩胛骨或下顎骨製成,刃寬而實用;收割穀物用的石刀、石鐮多磨光穿孔;石磨盤、石磨棒、石杵等用於加工穀物。

總的看來,石斧、石鏟、石锛的數量都很少。

作為農業生產的重要補充,畜牧業相當發達。家畜以豬為主,還有羊、狗、牛、馬等。僅皇娘娘台、大何莊、秦魏家3處遺址統計,即發現豬下顎骨 800 多件,表明當時養豬業已成為經濟生活的重要內容。

與飼養業同時,采集和漁獵經濟繼續存在,捕獲的動物主要有鼬、鹿、麅等。

手工業生產較發達。製陶技術進步明顯,製陶技術仍以泥條盤築法手製為主,部分陶器經慢輪修整,有一些陶罐的口、頸尚留有清楚的輪旋痕跡。製陶工匠已掌握了氧化焰和還原焰的燒窯技術。

陶器獨具特色,種類繁多,以黃色陶器為主,而且有刻創紋路,並常有繩紋,容器外觀較有棱有角,主要是泥質紅陶和夾砂紅褐陶。

一些器物的表麵施以白色陶衣,大量陶器是素麵的,有些罐類和三足器印有籃紋和繩紋,也有少量彩陶,繪以菱形、網格、三角、水波和蝶形花紋,線條簡化而流暢。

器物造型以平底器為主,三足器和圈足器較少。典型器物有雙耳罐、盤、鬲、盆、鏤孔圈足豆等,其中以雙大耳罐和高領雙耳罐最富有特色。

齊家文化的陶工還善於用黏土捏製各種人頭造型和動物塑像,人頭長頸圓頰,雙眼仰望;動物有馬、羊或狗等,形體小巧生動,曲線起伏變化。

還有一些陶製瓶和鼓形響鈴,鈴內裝一個小石球,搖時“叮當”作響,是巧妙的工藝品。

齊家文化各期陶器的演變規律是器形從粗矮向瘦長發展,單耳罐領部由矮至高,耳由小環形耳發展至寬邊弧形耳,耳上端由與口沿平齊發展到低於口沿。

雙大耳罐是齊家文化最常見的一種器物,它從早期到晚期的變化趨勢是:頸部由短變長,底徑和頸徑的比例縮小,腹部由鼓腹發展為折腹。

紡織業進步明顯,在居址中、墓葬裏普遍發現大批陶、石紡輪及骨針等紡織縫紉工具。有的墓葬人骨架上、陶罐上有布紋的印痕。

在大何莊一件陶罐上的布紋保存較好,布似麻織,有粗細兩種,粗的一種每平方厘米經緯線各 11 根,細的一種經緯線更為細密。當時人們穿的衣服主要是用這類麻布縫製的。

齊家文化產生了我國最早的青銅器。那個時候,青銅冶煉技術開始推廣,進入銅石並用階段。青銅器的製作多采用冷鍛法,也有的采用單範鑄造與簡單的合範鑄造。青銅器種類有刀、錐、鑿、環、匕、斧、鏡和銅飾件等,還有一些銅渣。

齊家文化最大的一件銅器是一件長方形銎,並附一對小鈕的銅斧,刃部鋒利,全長15 厘米。尕馬台遺址出土的一件銅鏡,直徑 9 厘米,厚 0.4 厘米,一麵光平,一麵飾七角星形紋飾,保存較好。

齊家文化玉器以精美著稱。玉器種類達至幾十種,有玉鉞、玉戈、玉鏟、玉佩飾、玉喪器等。玉佩飾是人身佩玉,主要有玉發箍、玉璜、玉人、玉龍、玉鳥、玉勒、玉鐲、玉墜等;玉喪器是指喪葬用玉。

葬玉的風俗在新石器時代齊家文化晚期已盛行,其品種有玉臕、玉塞、玉握、玉璧、玉琮等。除了常見的品種之外,發現有許多新的品種。

如禮器玉琮,除形製各異、大小不等的素麵紋琮外,還有竹節紋琮、弦紋琮,更有在琮的一端、射孔之上裝飾有或牛,或羊,或熊,或虎等浮雕紋飾的獸首或獸麵紋琮、人麵紋琮或琮形器。裝飾品有各種玉佩飾、墜飾、發箍等。

更為珍貴的是,還有圓雕玉人立像,性別有男有女,尺寸從10多厘米至超過半米高不等,古樸而生動,有的雕像在各器官部位嵌有多顆綠鬆石。這類雕像或許是作為膜拜的對象而製作的。

還有各種多孔形器,許多多孔形器雕成扁平的鳥形、獸麵形或鳥獸變形圖像。

齊家文化玉器,與北方的紅山文化玉器和江浙地區的良渚文化玉器,統稱為我國三大古玉係列。齊家文化玉器使用的玉材,主要是甘肅、青海本地的玉,還有新疆和田玉。

玉器中的工具類如斧、锛、鑿等,便主要選用本地玉,一部分工具還直接選用接近石質或玉內含有較重石質的材料。禮器類的琮、璧、環、璜、鉞、刀、璋等,選擇玉質滋潤、色澤純美的本地玉或和田玉。

齊家文化玉器內涵之豐富,品種之繁多,工藝之精美,令人折服,是齊家文化乃至西北原始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旁注]

籃紋 新石器時代陶器的裝飾紋樣。因其形如竹籃的條狀紋,故名。用刻有橫條紋的陶拍在半幹的陶坯上拍打,燒成後器物的表麵就有重疊和交錯的籃紋。

圈足 陶瓷器足的一種樣式,指器物底部承製一個圓形圈來托器身。圈足的造型始於新石器時代。宋代以後盛行,各類器皿幾乎全有圈足,很少有沒有的。

鉞 古代武器及禮器的一種,為一長柄斧頭,重量要比斧大。早在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遺址中,已發現玉製的鉞,在當時具有神聖的象征作用。後因形製沉重,靈活不足,退為儀仗用途,常作為持有者權力的表現之用。

玉璜 一種玉禮器。在古代與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被《周禮》一書稱為是“六器禮天地四方”的玉禮器。六器之中的玉璜、玉琮、玉璧、玉圭等四種玉器,曆史最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出現。

玉琮 一種內圓外方的筒形玉器,是古代人們用於祭祀神祇的一種法器,距今約5100年。至新石器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帶的良渚文化、廣東省石峽文化、山西省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現,尢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發達,出土與傳世的數量很多。

紅山文化 距今五六千年間一個在燕山以北、大淩河與西遼河上遊流域活動的部落集團創造的農業文化。紅山文化的社會形態初期處於母係氏族社會的全盛時期,遺存以獨具特征的彩陶與之字形紋陶器共存,而且兼有細石器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良渚文化 是浙江省餘杭縣的良渚、瓶窯、安溪三鎮之間許多遺址的總稱。良渚文化存續之間約為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屬於新石器時代。該文化遺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

[閱讀鏈接]

齊家坪遺址位於甘肅省廣河縣洮河西岸。1924年夏季,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及其助手對洮河一帶進行首次考古調查和發掘,在這一帶發現了與仰韶文化截然不同的單色壓花陶器,以及與古希臘、古羅馬的安佛拉瓶造型類似的雙大耳罐,齊家文化便由此地而得名。

1975年,甘肅省文物考古隊發掘齊家坪遺址,出土物除陶器和石器外,還有銅刀、銅錐、銅斧、銅鏡和玉璧、玉琮等器物。我國最早的銅鏡即出自齊家坪,齊家坪遺址由此廣為中外考古界所知。

辛店寺窪沙井古文化

辛店文化是隴右地區西部一支重要的文化遺存,屬於甘肅和青海所發現的青銅器時代文化,從其早期遺存與齊家晚期遺存有十分明顯的繼承發展關係,同時,辛店彩陶也接受了很多馬廠類型彩陶的文化因素。

辛店文化中,最早的青海民和山家頭類型彩陶較少,主要分布於黃河、洮河、湟水的交彙地帶,向東可達渭河中上遊,時間距今約3400年。

姬家川類型,即典型的辛店遺存,彩陶比例增大,主要分布於洮河、湟水以及黃河沿岸,分布麵偏西,時代約為距今3400多年。

張家嘴類遺存,包括唐汪式陶器,分布區域更為偏西,已達湟水中上遊一帶,彩陶紋飾更為多樣化,時代約為距今3100多年。整個辛店文化從商代一直延續至西周晚期。

辛店陶器以夾砂紅褐陶為主,摻有石英砂、碎陶末、蚌殼末和雲母片等。陶質粗糙、疏鬆,火候較低,器表多磨光,有的施紅色或白色陶衣。器型以罐為主,此外,還有鬲、盆、杯、鼎、豆、盤等。

彩陶的數量較多,彩與陶胎結合不緊密,易脫落。多圜狀凹底器,主要器型有罐、盆、鬲、盤、缽、杯。紋飾別具一格,筆觸粗獷,以雙鉤紋、曲線紋、太陽紋、三角紋為主,還有少量的動物紋——犬紋、羊紋、鹿紋、蜥蜴紋等,反映出了畜牧生活的特色。

辛店陶器中有一個太陽紋罐高23.8厘米,口徑11.8厘米,底徑7厘米。夾砂土黃陶。在白色陶衣上施黑、紅彩,頸部在紅色寬帶紋上繪複道三角紋和平行線紋、菱形紋,上腹部繪紅底黑線雙鉤紋、太陽紋和花草紋,下腹部繪豎線紋和“S”形紋。圖案繁縟,散發著草原生活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