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店文化的聚落遺址多位於河穀兩岸的台地上。房屋形製較單一,多為長方形半地穴式建築,門道設在西邊,呈斜坡狀,在居住麵中間有一圓形灶。
辛店經濟生活以農業為主,畜牧業也占據重要地位。鑄銅業有較大發展。當時的工具以石器為主,常見的有斧、鏟、刀、锛、杵、臼、研磨器和石磨盤等。
其中石斧的種類較多,可分為梯式、長方形和帶肩式幾種;石鏟形體較大,而且刃部較寬;石刀呈長方形或橢圓形,在刃部兩旁各打一小缺口,它與遠古時期那種兩側帶缺口的石刀有明顯區別。
骨製的生產工具也發現不少,主要是鏟和鑿,骨鏟多用動物的肩胛骨或下顎骨製成,堅固耐用,刃部鋒利,是一種既易製作又較實用的勞動效能很高的農業生產工具。
石臼、杵和磨盤等在遺址中普遍發現,表明居民對糧食有了比較精細的加工,也是農業生產取得較大進展的反映。在農業經濟的基礎上,畜牧業發展很明顯。牛、羊、狗、豬、馬等都已被馴養,其中以羊的數量最多。狩獵的主要收獲物包括鹿、鼠一類的動物。
辛店文化的冶銅工藝水平已遠遠超過青銅文化初期的齊家文化。銅製品已不限於小型的工具,而且已能鑄造青銅容器了。小型銅器在各遺址有普遍發現,其中包括錐、刀、匕、扣、鈴、泡、珠、削、鑿等。
製骨業和玉石器加工技術都比較進步。骨器除製造出生產工具外,還發現了雕刻出 4至8 齒的骨梳與雕花的骨牌。許多墓葬都隨葬著裝飾品,如瑪瑙珠、綠鬆石飾、骨管和小銅泡等,工藝水平都很高。
辛店文化的墓葬,形製主要是長方形豎穴土坑墓,還有長方形豎穴偏洞墓和近似橢圓形或三角形的不規則形墓。葬式多樣,有仰身直肢葬、屈肢葬、側身直肢葬、俯身葬、二次葬等。
隨葬品以陶器為主,還有銅器、裝飾品等。辛店文化還流行隨葬動物的習俗,有牛、羊等,但不是完整地隨葬,而是動物軀體的某一部分,通常擺放在人的頭部上方。
辛店文化遺址有山家頭遺址、姬家川遺址、張家嘴遺址等。
山家頭遺址位於青海省民和縣核桃莊山家頭。山家頭墓葬形製以長方形豎穴土坑墓為主,墓葬大體都是南北向。葬式有仰身直肢、俯身直肢等。隨葬器物有陶器、石器、骨器及裝飾品。陶器有雙耳罐、無耳罐、單耳罐、盆、缽等,各墓多寡不一,多者5件,少者隻一件,石器隻有石斧一種,骨器有錐、針、管、笄,裝飾品有石質的串珠,銅質的牌、泡等。
山家頭墓地墓葬數量不算多,但其內涵既有齊家文化的因素,又有較濃厚的辛店文化姬家川類型的成分以及卡約文化的某些因素。
姬家川遺址位於甘肅省永靖縣白塔鄉姬家川東黃河西岸的台地上,麵積約10000平方米。遺址中有一處半地穴式的長方形有著辛店文化特征的建築。陶器數量較多,個性特征明顯。器形以凹底器為主,三足器、圜底器次之,平底器較少,還有少量的馬鞍口雙耳罐。
張家嘴遺址位於甘肅永靖縣西南20千米的蓮花城北,遺址處在黃河南岸,麵積約20000平方米。張家嘴遺址陶器以夾砂紅陶為主,多平底器,有圈足器、三足器和圜底器,未見凹底器。器型豐富,以高領雙耳罐、折腹盆、矮足雙耳罐為主,還有三足鬲、豆等。
寺窪文化因最初發現於甘肅省臨洮寺窪山而得名。主要分布在蘭州以東的甘肅省境內,並擴及陝西省千水、涇水流域,遍及整個隴右地區。寺窪遺址內除寺窪文化外,還有豐富的馬家窯文化遺存。寺窪文化晚於馬家窯文化,其年代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前後。
寺窪文化的器形,以罐最多,罐器都是灰砂粗陶,表麵磨光,頸部都有對稱的雙耳,高肩,深腹下殺,馬鞍形口沿,平底,表麵多為紅褐色,麵有褐色斑點,一般不具紋飾,有的僅在耳和頸部有附加的泥條堆紋,作曲線狀或指壓紋。
在寺窪文化陶器中,鬲、鼎較少,但鬲卻侈口,素麵,短腿窄檔,乳狀空足,頸和腹部有時附有泥條堆紋。鼎,形小,鼓身淺腹,柱狀小腿,都是泥質紅陶。還有長頸圓腹雙耳壺。
三足形小罐和單耳杯、彩陶罐,形製酷似辛店陶罐,底微凹入,侈口鼓肩,肩在腹適中處,肩附雙耳,彩繪黑色,口沿處有條紋和曲線紋,肩部有交錯的三角形帶紋,腹部橫以二平行線。從器形和紋飾看,都具有辛店文化的特征。
在紋飾上,寺窪文化陶器上不僅飾以“一”字、“人”字紋,而且還刻畫有眾多的符號和字形,可能是漢字的前文字形態。
寺窪文化陶器中有一雙鉤紋單耳鬲十分精美。高9.5厘米,口徑10.5厘米。夾砂土黃陶。施黑彩。口沿外繪平行帶紋,三袋足上部繪雙鉤紋,下部繪折帶紋,內側繪十字紋。
《括地誌》記載“隴右、岷、洮以西,羌也”。《後漢書·西羌傳》記載:“河關之西南羌地是也。”
河關之西南包括蘭州西南部及青海東部地區,即黃河上遊的洮河、大夏河、湟水流域。這些地區恰好是辛店文化、寺窪文化分布最密集的地區。
辛店文化彩陶年代為公元前1400年至公元前700年。這一時期正是古代羌人在黃河上遊活動最重要的時期。
古代羌人的經濟生活以畜牧和狩獵為主,羌人即為遊牧人之意,從寺窪文化遺存發現的陶罐罐口均為馬鞍形,這說明辛店文化和寺窪文化極有可能屬於羌文化遺存。
沙井文化是我國青銅時代末期的一種文化,最初發現於甘肅民勤沙井。其中心區域在騰格裏沙漠的西部、西南部邊緣地帶,向東南延伸可達永登、蘭州附近。距今2500年左右。
沙井文化內涵豐富,有彩陶、石器、銅器和鐵器等。陶器以夾砂紅褐陶為主,陶質較粗糙,均為手製,器型較小,多單耳罐、筒狀杯和雙肩耳圜底罐。彩陶以紫紅色繪製圖案,紋飾有三角紋、菱形紋、網紋、鳥紋等,紋飾多飾於器物的頸部和肩部,下部基本不繪彩。
沙井文化遺址有3處,即柳湖墩遺址、火石灘遺址和小井子灘遺址。
柳湖墩遺址位於民勤縣城西南16千米的沙漠中。器形以單耳、雙耳圓底罐和圓形鼓腹筒狀杯最為典型,並有單耳平底器和陶鬲等,其紋飾以繩紋居多,布紋、篦紋等次之,伴有彩繪的寬窄條紋、垂直三角紋、菱形紋、折線紋及鳥形紋等。
火石灘遺址位於民勤縣北西渠鎮大壩村東,文化器物與柳湖墩文化器物相同。小井子灘遺址位於泉山鎮團結村西北約2500米的沙漠中,器物有夾砂紅陶片和部分石器殘片、雙孔石刀等。
沙井文化彩陶中有一三角紋圜底雙耳罐高15.4厘米,口徑8.2厘米。夾細砂黃陶。施紅彩,口沿繪平行線紋、菱形紋,頸部繪倒三角紋、菱形紋,肩部繪三角網紋,耳部繪三角網紋,腹部繪菱形紋和細長倒三角紋。
沙井文化的彩陶構圖多分層排列,各層之間用平行線分隔,使圖案顯得繁而不亂。這些富有特色的器形和紋樣,反映出了草原遊牧民族的生活文化。
還有一個倒三角圜底雙耳罐高24厘米,口徑13.7厘米,腹徑31厘米。夾細砂橙黃陶。高頸,雙大耳,橢圓形腹,施紅彩,頸、肩、腹和耳部繪三層細長倒三角紋和鳥紋,間以弦紋和菱形紋。這個罐屬於沙井文化典型器物,反映了遊牧民族的文化特色,同時也是一件難得的藝術精品。
沙井文化不僅是甘肅省,也是我國年代最晚的含有彩陶的古文化,具有一定的欣賞和研究價值。
[旁注]
鬲 古代的一種炊器,用於燒煮加熱。早在新石器時代陶鬲就已經廣泛使用,青銅鬲流行於商代至春秋時期。鬲在形製上類似於鼎,有三足,但三足中空,可以獲得更好的加熱效果,主要用於烹調稀食。
豆 先秦時期的食器和禮器,形狀像高腳盤,流行春秋戰國時期,開始時用於盛放黍、稷等穀物,後用於盛放醃菜、肉醬等調味品。
太陽紋 銅鼓紋飾之一。形似太陽,居於鼓麵中心,是銅鼓中最早出現和最基本的紋飾,幾乎在每個銅鼓上都有。一說是火的象征;一說是星紋;一說是象征對太陽的崇拜和信仰。
石磨盤 古代的一種穀物加工工具,通常是用整塊的砂岩石磨製而成的。磨盤為履底形,正麵坦平,底部鑿有四矮柱足。與其配套使用的是石磨棒,磨棒近圓柱體,中間略細,兩端略粗。我國先民就用這兩樣工具研磨穀物。
侈口 又稱“廣口”,樣式有很多種。其形狀一般為口沿外傾,即向裏略坡與內堂口接麵,保持裏外曲線一致。多用於陶瓷、金屬器皿。
卡約文化 我國西北地區的青銅時代文化。因發現於青海省湟中卡約村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甘肅境內黃河沿岸及其支流湟水流域。居民以從事農業為主。工具多石器,有斧、刀、錘等,但已出現銅質的鐮、刀、斧、錐和鏃。
《括地誌》 唐代時的一部大型地理著作。全書正文550卷,序略5卷。全書分述轄境各縣的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跡、神話傳說、重大曆史事件等。征引廣博,保存了許多當時地理書中的珍貴資料。
《後漢書》 我國一部記載東漢曆史的紀傳體史書。與《史記》、《漢書》、《三國誌》合稱“前四史”。記載了從光武帝劉秀起至漢獻帝的195年曆史。
鳥紋 青銅器上的裝飾紋樣之一。鳥長翎垂尾或長尾上卷,做前視或回首狀。在青銅器上大多作對稱排列。殷墟時期已有鳥紋作為主要紋飾。西周早期起鳥紋大量出現,直至春秋時期。商代鳥紋多短尾,西周鳥紋多長尾高冠。
[閱讀鏈接]
1924年4月,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及其助手從蘭州出發沿洮河逆流而上,開始了甘肅境內的首次考古調查。
他們發現的第一個古文化遺址就是位於洮河東岸的臨洮縣辛甸遺址,隨後,在此地及周圍地區做了一係列的發掘和調查工作,在辛甸發掘了25座墓葬,清理了20座墓葬,在辛甸村以北的灰嘴岔遺址,也發現了同類遺物。其陶器大多為圜底,主體紋飾為雙勾紋。
安特生便以首次發現地命名。出土地本名為辛甸,但因翻譯有誤,正式出版物的中文譯為辛店,之後按照約定俗成的原則再未更正,便一直稱為“辛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