瑰麗初顯——文明交彙1(2 / 3)

渭水 古稱“渭水”,是黃河的最大支流,發源於甘肅省定西渭源縣鳥鼠山,主要流經陝西省關中平原的寶雞、鹹陽、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關縣彙入黃河。

《尚書》 我國最早的一部史書,為一部皇室檔案彙編,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皇室文獻,又稱《書》、《書經》。該書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

關中 即關中平原,又稱“關中盆地”,指陝西省秦嶺北麓渭河衝積平原,平均海拔約500米,其北部為陝北黃土高原,向南則是陝南山地、秦巴山脈,為陝西省的工、農業發達,人口密集地區,富庶之地,號稱“八百裏秦川”。

《史記》 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我國《二十四史》的第一部。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史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曆史。《史記》與《漢書》、《後漢書》、《三國誌》合稱“前四史”。

[閱讀鏈接]

在公元前1900年至公元前500年期間的1000餘年中,由河西走廊經甘肅中東部和青海東部、內蒙古中東部至遼寧西部,原始農業經濟依次被半農半牧經濟或畜牧經濟取代。

畜牧業經濟的發展使甘青地區的古代部族的流動性日趨增加,與歐亞草原的聯係日益加強,並使其最終成為草原之路南道的一部分。

因此,由原始農業經濟向畜牧經濟的轉型,是草原絲綢之路形成的重要條件。而大規模的畜牧經濟的形成,必須以馬的馴化、馬具的發明與使用為前提。甘肅地區養馬業的興盛也就十分自然了。

長城文化和“茶馬互市”

隴右大地不僅是長城遺址最多的地區之一,而且是秦漢明代長城最西的起首地。其長城遺址地主要為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

甘肅省境內的秦長城自公元前306年便開始修築。秦長城的起點在甘肅省臨洮縣城北的洮河邊上,沿臨洮縣城東的東峪溝北麵的山梁,逶迤東南,經過長城巷、長城嶺、長城坡,進入渭源縣的慶坪地區。

翻過關山,經渭源縣城北5000米唐家河北山,折入隴西縣境內,過德興鄉長城梁,轉向東南,進入通渭縣的四羅坪。在通渭縣由西南向東北穿越縣境80千米,進入靜寧縣境內,再折向北,便進入寧夏地區的西吉縣。

秦長城自寧夏進入甘肅鎮原縣後,又折向北去。穿過鎮原縣西北角,進入環縣,至環縣城北1000米的城子崗,繼續向東北而行,至顯神廟嶺進入華池縣,由鐵角城堡穿過安川河,抵達陝甘兩地區交界處的箭杆嶺。

在甘肅省一側向東南偏,過邊城梁,進入陝西省吳旗縣境。

秦長城在今甘肅省境內,從臨洮起,經渭源、隴西、通渭、靜寧、鎮原、環縣、華池等8縣,全長1000千米以上。這段長城以夯土版築而成,基寬五六米。

秦代修築這條長城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西部的重鎮隴西郡治和秦都通往隴西的通道。

漢王朝建立後,為防禦北方匈奴等遊牧民族南侵,一方麵大規模修繕秦舊塞;另一方麵又將長城沿河西走廊延伸,形成了長達1600餘千米的安全防線。漢長城有效地保衛了這個地區的安全,維護了絲綢之路的暢通。

甘肅省境內的漢長城,沒有集中在隴右地區,而主要集中在河西地區,大體以酒泉和敦煌為界,分為東、中、西三段。

甘肅省境內的明長城,大部分是1522年以後修起來的。明長城的走向,在甘肅省境內有兩條。主幹線西起嘉峪關,東經高台縣石泉子,循黑河穿高台、臨澤、張掖三地,至山丹縣城後繼續東行進入永昌縣;穿金川峽,過河西堡,進入民勤縣。

再由蔡旗堡折向正南進入武威境內,循洪水河岸南行,至黃羊鎮以東進入景泰縣,沿黃河向西北進入寧夏地區。

隴右明長城屬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防守,大約有1000餘千米,多為夯土版築,高約為10米。

成紀古城是隴右地區長城沿線的重要遺址。位置在靜寧縣城南50千米的劉家河村的川河台地上。成紀古城曾經是戰國秦北方防禦線上的重要屏障,又是古絲綢之路甘肅南路的重鎮,城址東南約30千米處是著名的大地灣遺址,北麵30千米左右有戰國秦長城。

2000多年前,這裏自然植被良好,土質肥沃,氣候適宜,雨量充足,水源豐富,農業和手工業發展較為繁榮。

西漢時期初設成紀縣,縣治即在成紀古城,此後曆東漢時期、魏晉時期、隋代至唐代初期800餘年,成紀縣治一直未有大的遷移。

734年,成紀縣移治敬親川。1067年,又在故城遺址上置治平寨,金代升為縣,並置得勝州於此。後淪為廢墟。

成紀古城東西長600米,南北寬560米,總麵積33.6萬平方米,規模宏大。

在明代初期,因紅山嘴滑坡,使城西南深溝阻塞,河水改道南流入城內。城址的西北和東北邊,有長約300米的城牆,夯土層厚0.14米至0.17米。

城址內及道旁、地埂上,殘留大量的秦漢時期的板瓦、筒瓦、回紋鋪地磚、瓦當、鴟吻等器物殘件,以及唐宋時期的陶瓷殘片等。

地麵殘留筒瓦長0.44米,直徑0.15米;板瓦長0.55米,寬0.44米。瓦當飾有雲紋、葵花紋、草葉紋及“長樂未央”、“大禾美帛”等字跡,以雲紋瓦當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