瑰麗初顯——文明交彙1(3 / 3)

此外,在古城址南、北處分布有大麵積的秦漢時期墓葬群。

成紀古城自漢代初期至盛唐時期,一直為成紀縣治所在地。但其本身所擁有的文化遺存,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時期,下延至宋金時代。

古城址壓在新石器時期仰韶文化和青銅器時期文化遺址之上,在城北和東南塌陷的斷麵上,有5口相似的筒形水井,深16米,井中墊土內含有秦漢時期的筒瓦、板瓦和瓦當等器物殘片。

隨著長城的修築和絲綢之路的開通,中原農業經濟與少數民族邊地經濟互相融合、互相促進,少數民族與漢族之間的貿易往來日益繁榮,各地區間,以種種形式進行著經濟交流活動。

在不同時期,這種以互通有無為主要目的的貿易活動,稱作“關市”、“邊市”、“馬市”、“榷場”、“茶市”、“茶馬互市”等。

其中“茶馬互市”是西部與北部從事畜牧業經濟的少數民族,用馬匹等牲畜及畜產品與內地換取茶葉、布帛、鐵器等生產、生活必需品的比較集中的大規模集市性貿易活動,這種貿易活動在民族貿易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隴右地區是多民族聚居地區。從自然地理的角度上說,這裏是農、牧業地區交錯的地帶,也是少數民族和漢族交錯的地帶,這裏有肥沃的土地,遼闊的草原,農牧業都很發達。

從曆史的角度來看,這裏又往往是少數民族地方政權與中央王朝的分界處。所以,隴右地區在各個民族之間的貿易交往中具有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曆代的互市地點有許多就設在這裏,茶馬互市就是其中一種。

茶馬互市的雛形大約起源於5世紀南北朝時期。在唐代就逐漸形成了規則,宋代進一步完善,甚至設置了“檢舉茶監司”這樣的專門管理茶馬交易的機構。

北宋時期,茶馬互市活動在隴右地區大規模開展起來,宋代初期,隴右地區茶馬互市的主要地點是固原、平涼、靜寧、天水等地。後來,轉移到臨洮、臨夏、臨潭、岷縣等地。

至南宋時期,茶馬互市的機構,相對固定為四川五場、甘肅三場8個地方。四川五場主要用來與西南少數民族交易,甘肅三場均用來與西北少數民族交易。元代不缺馬匹,因而邊茶主要以銀兩和土貨交易。

隴右地區湟源縣自古以來就是漢藏通商的“口岸”,它是古代漢地西麵最邊緣的地區,西鄰西藏,是一處著名的“茶馬互市”。

明代基本上沿襲了宋代的做法,在交易的地方設置“茶馬司”。茶馬司的職責是:“掌榷茶之利,以佐邦用;凡市馬於四夷,率以茶易之。”簡單說,就是管理茶馬交換事宜。

1371年明代朝廷設置的茶馬司於天水、洮州、河州、雅州等地。由於茶是邊疆少數民族生活的必需品,因此明代朝廷嚴格控製茶葉的生產和運銷,並嚴禁私販。以茶易馬,在滿足朝廷軍事需求的同時,也以此作為加強控製少數民族的重要手段和鞏固邊防、安定少數民族地區的統治策略。

後來隨著內地與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交流的發展,民間往往突破明代朝廷的禁令進行貿易。

清代茶馬政策是明代茶馬政策的延續。在清代乾隆時期以後,“茶馬互市”作為一種重要製度逐漸淡出,取而代之出現了“邊茶貿易”製度。由於交通和經濟的發展以及漢藏交流的增加,進入茶馬古道沿線的商品種類大幅增加。

藏族對茶葉的需求有增無減,同時對其他產品如絲綢、布料、鐵器以及生產生活資料等商品的需求也開始增加,而內地對藏區的皮革、黃金以及蟲草、貝母等珍貴藥材有更大需求。這樣,漢藏之間的貿易範圍更加廣泛,“茶馬古道”沿線的民間貿易更加繁榮。

曆史上茶馬互市對內地與邊疆、長城內外,漢族與少數民族的交流,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客觀上起著促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的作用。

[旁注]

絲綢之路 是指起始於古代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古都長安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貿易路線。

筒瓦 戰國建築材料,主要用於大型廟宇、宮殿的窄瓦片,製作時為筒裝,成坯為半,經燒製成瓦。一般以黏土為材料。

瓦當 屋簷最前端瓦麵上常帶有花紋垂掛圓形的擋片。瓦當的圖案設計優美,字體行雲流水,極富變化,有雲頭紋、幾何形紋、饕餮紋、文字紋、動物紋等,為精致的藝術品。

鴟吻 又叫“螭吻”,是龍生九子中的兒子之一,喜歡東張西望,殿脊的獸頭之形就是這個形象,做張口吞脊狀,並有一劍固定著。這個裝飾一直沿用下來,在古建中,“五脊六獸”隻有官家才能擁有。

雲紋瓦當 西漢瓦當中數量最大的一類。其花紋特征是:當麵中心多為圓鈕,或飾以三角、菱形、分格形網紋、乳釘紋、葉紋、花瓣紋等。雲紋占據當麵中央大麵積的主要部位,花紋變化十分複雜多樣。

[閱讀鏈接]

成紀是隴右地區最早見於史籍的地名,它來源於我國古代“人文始祖”伏羲的傳說。

伏羲孕12載而生,古人稱12年為一紀,所以伏羲的出生地就被稱為“成紀”。意思是“成一紀之元”的意思。

成紀在戰國時期便設縣,秦代統一時屬於隴西郡,縣址大約在秦安縣葉堡川。曆史上,成紀幾經變遷,但都在隴右地區轄內。唐代時將成紀縣遷移到天水秦州區,並成為秦州的州治。北宋時期州治遷到上邽縣,稱“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