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明珠——敦煌曆史1(1 / 2)

絲路明珠——敦煌曆史1

在廣袤的西北大地上,介於青藏高原北部邊緣的祁連山脈與內蒙古高原南緣的走廊北山之間,綿亙著一條由東南向西北的長達千餘公裏的形似走廊的地帶,這就是著名的河西走廊。河西走廊的最西端鑲嵌著一塊狀如翡翠的綠洲,這即是被譽為“絲路明珠”的敦煌。

敦煌有著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文化。敦煌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繁衍壯大,至隋唐時達到極盛。曆經滄桑的敦煌,曾幾度盛衰,步履蹣跚地走過了近5000年漫長曲折的曆程。悠久的曆史孕育了敦煌燦爛的古代文化,使得敦煌永遠輝煌。

河西走廊的絲路重鎮

敦煌是河西走廊的要鎮,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末期,三苗人在與中原部落的戰爭中失敗,然後遷徙到敦煌一帶,在這裏繁衍生息。他們以狩獵為生,並逐漸掌握了原始的農業生產技術。

在夏、商、周時期,敦煌屬古瓜州的範圍。古瓜州即現在的甘肅酒泉一帶,當時的羌戎族人在此地生活,他們就是三苗的後裔。

到了戰國初期,敦煌一帶還居住著大月氏、烏孫人和塞族人。後來,大月氏逐漸強盛起來,兼並了原來的羌戎族,到戰國末期,大月氏人又趕走了烏孫人、塞族人,獨占了敦煌,直至秦末漢初。

西漢初年,匈奴人入侵河西走廊一帶,兩次挫敗大月氏,迫使大月氏人向西遷徙到錫爾河、阿姆河兩河流域,整個河西走廊包括敦煌在內被匈奴占領了。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繼位後,采取武力防禦和主動進攻兩者兼用的戰略,一邊派遣使者張騫聯絡大月氏、烏孫夾擊匈奴,一邊派霍去病率軍北征,攻伐匈奴。

公元前139年,張騫帶領100多人的大漢使團出使西域。在經過為匈奴所占據的河西走廊時,使團遭到匈奴攻擊,張騫被俘。

在被匈奴拘留的10多年中,張騫始終不忘自己的使命,一直尋找機會逃脫,終於趁一個機會逃脫,帶著使團繼續西進。

張騫到達伊犁河流域後,方知大月氏早已在烏孫的打擊下又遷往媯水流域,那裏的自然條件優越,故大月氏已無意再遷回河西故地。

張騫聯合大月氏夾擊匈奴無望,隻好帶著遺憾,踏上了返回漢都長安的歸程。就在他曆經艱辛回到長安時,西漢王朝也已經開始了對匈奴的大規模戰爭。

張騫的這次西行,對西域的曆史、地理、物產和各民族的風俗習慣都有較詳細的了解。為下一步打通西域掌握了有利的情況。

公元前121年春天,漢武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率大軍擊敗匈奴的渾邪王和休屠王,將河西地區歸入大漢版圖。這是漢王朝對匈奴的一次重大勝利。

同年,西漢政府在河西設置了酒泉郡和武威郡,並采用設防、屯墾、移民等措施,不斷充實、加強建設河西。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此行的目的,一是招回與匈奴有矛盾的烏孫東歸故地,以斷匈奴右臂,並聯絡烏孫共同抗擊匈奴;二是宣揚國威,勸說西域諸國與漢聯合。

由於這時的河西已經為漢朝的屬地,張騫一行順利到達烏孫。  但此時的烏孫內部發生分裂,張騫此次出使未能實現同烏孫聯盟共同攻打匈奴的目的,但烏孫表示願意與西漢王朝建立密切的關係。

張騫在烏孫時,還派遣使者前往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身毒等地進行活動,以擴大西漢王朝的政治影響,增強相互間的了解。

張騫返回漢地時,烏孫王昆彌派遣數十名親信大臣為專使,帶著幾十匹著名的烏孫馬為禮物,到長安向漢王朝致謝。

張騫前後兩次出使,行程萬餘裏,曆時近20年,備嚐艱辛,為“絲綢之路”的開通和繁榮做出了重大貢獻。而這條路對敦煌來說,其重要意義就在於它的樞紐作用。

據《漢書》和《史記》的記載,漢代“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經隴西、穿過河西走廊,到達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敦煌。又從敦煌分為南北兩路:南路由敦煌西南行,出陽關,沿南山北麓,經鄯善、且末、精絕、於闐、沙車到疏勒,然後越過蔥嶺,向南可達大月氏、身毒等地;  北路由敦煌西行,出玉門關到車師前王庭,又沿天山南麓西行,經焉耆、龜茲、姑墨抵達疏勒,越過蔥嶺可達大宛、康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