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無論是南路還是北路,敦煌均為“絲綢之路”所必經的樞紐之地。
公元前111年,西漢政府將酒泉、武威兩郡分別拆置敦煌、張掖兩郡,又從令居即今永登經敦煌直至鹽澤即今羅布泊修築了長城和烽燧,並設置了陽關、玉門關,保證了“絲綢之路”的暢通。
“絲綢之路”從敦煌分出的南北兩道,是漢代中西經濟與文化交流的大動脈。經過這兩條道路,西漢政府把內地的絲織品、鐵器、竹器、漆器、陶器及先進的生產技術傳入西方。同時,西方的葡萄、苜蓿、胡麻等物產,以及音樂、繪畫、宗教也隨之傳入我國。
隨著酒泉郡、武威郡、敦煌郡、張掖郡的設立與“絲綢之路”的日益繁榮,河西地區以其重要的戰略位置與其在中西交通中的地位,成為了西漢王朝西行的前進基地,而地處河西走廊之要衝的敦煌,也隨之發展成為中西交通的重鎮。
當時的敦煌郡疆域遼闊,西至龍勒陽關,東到淵泉即今玉門市以西,北達伊吾即今哈密市,南連西羌即今青海柴達木。統管敦煌、冥安、效穀、淵泉、廣至、龍勒6個縣。
敦煌自西漢設郡到西晉末期的數百年間,“絲綢之路”雖幾通幾絕,但敦煌郡日漸呈現出繁榮昌盛的景象,並逐步發展成為西北軍政中心和文化商業重地,成為“華戎所交大都會”。
【旁注】
烏孫 我國漢代連接東西方草原交通的最重要民族之一,烏孫的首領稱為“昆莫”或“昆彌”。公元前2世紀初期,烏孫與月氏均在今甘肅境內敦煌至祁連間遊牧,北鄰匈奴。烏孫王難兜靡的兒子獵驕靡在西域建立的“行國”,即遊牧的國家,位於巴爾喀什湖東南、伊犁河流域。
河西走廊 又稱甘肅走廊,中原地區通往新疆的要道。東起烏鞘嶺,西至古玉門關,南北介於南山和北山間,長約900千米,寬數公裏至近百公裏,為西北、東南走向的狹長平地,形如走廊。南山包括祁連山和阿爾金山,北山包括馬鬃山、合黎山和龍首山。
漢武帝 (公元前156年~前87年)劉徹,西漢的第7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在位期間,漢武帝時期開疆拓土,擊潰匈奴,東並朝鮮,南誅百越,西愈蔥嶺,征服大宛,奠定了中華疆域版圖,而且首開“絲綢之路”、首創年號,興太學,締造了漢武盛世。
絲綢之路 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我國古代出產的絲綢。因此被後世現在命名為“絲綢之路”。它跨越隴山山脈,穿過河西走廊,通過玉門關和陽關,抵達新疆,沿綠洲和帕米爾高原通過中亞、西亞和北非,最終抵達非洲和歐洲。
烽燧 我國古代的報警係統,也稱烽火台、烽台、煙墩、煙火台。如有敵情,白天燃煙,夜晚放火,是古代傳遞軍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它與長城並存,組成一個完整的軍事防禦體係。但也有獨立存在發揮預警防禦作用的,如新疆境內的烽火台。
【閱讀鏈接】
三苗居敦煌之說始於《尚書》,書中追記我國傳說中的堯、舜時代,舜曾經“竄三苗於三危”。這裏的“三危”指的是三危山。據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記載:“三危山在敦煌縣南。”根據這些曆史資料,現代的敦煌學專家們在談到敦煌的曆史時,多認同《尚書》記載的“三危”就是今天敦煌縣的三危山。
三苗原來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和鄱陽湖之間。“竄三苗於三危”說的是舜帝打敗叛亂的三苗,然後分而治之,將三苗族的一部分反叛成員強製遷徙到今疏勒河、黨河流域,以河西走廊茫茫的沙漠和中原隔離,讓他們去受甘青一帶固有少數民族的文化影響而“以變西戎”。由此可見敦煌的曆史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