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還另有針灸殘卷6卷,包括《新集備急灸經》和針灸圖等。針灸殘卷為寫本,有小序說明編寫目的。正文中畫有正麵人形穴位圖的上半身,用引線表明穴名、部位、主治和灸法,共17個穴位。
敦煌遺書中保存的天文文獻有《二十八宿次位經和三家星經》、《玄象詩》、《全天星圖》和《紫微垣星圖》等。
我國古代對星宿的觀測和記錄起源很早,戰國時期已有甘德、石申和巫鹹《三家星經》。可惜《三家星經》後來都失傳了。令人欣喜的是,敦煌遺書中保存了《三家星經》,該件用紅、黑、黃3種顏色分別記錄了甘德、石申和巫鹹三家觀測記錄的283組星官1464顆星,十分珍貴。
敦煌《全天星圖》和《紫微垣星圖》是用圖像來描繪當時人所認識的星官。《全天星圖》繪於唐代,是當時北半球所能看到的,且被古代天文學家著錄過的全天星象。全圖繪有1300多顆恒星,包括人類肉眼很難觀察到的微弱星星。在每月星圖之間,還附有文字,說明太陽在12次起點和終點的度數。是研究古代天文學史的珍貴資料。
敦煌遺書中保存的曆法文獻共有50多件,其時代最早為《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十二年曆日》,最晚者為《宋淳化四年癸巳歲具注曆日》。
這些曆日有的是來自中原王朝或外地的曆日,如《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十二年曆日》和《唐大和八年甲寅歲具注曆日》、《唐乾符四年丁酉歲具注曆日》都是來自中原的曆日,而《唐中和二年劍南西川成都府樊賞家印本曆日》則是由成都流入敦煌的曆日。其他都是敦煌地區自編的曆日,這類曆日是敦煌曆法文獻的主體部分。
這些豐富的敦煌曆法文獻為了解古代曆日的具體情況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我國中古時期曆日文獻資料的不足。
敦煌遺書中保存的算書有《算書》、《立成算經》和《算經》等。
《算書》成書於北朝,是紙質算學典籍。《算經》的內容大多來自成書於南北朝時期的《孫子算經》。內容包括序文、識位法、九九表、大數記法、度量衡製、九九自相乘數以及總題為“均田法第一”的十道關於土地麵積計算的應用題。
《立成算經》是唐以後天文學家推算各種數據所用算表的通稱。《立成算經》的內容有識位法、度量衡製、金屬比重、大數記法、九九歌和九九累加表。
在《立成算經》裏,大數計法自10萬以上皆以十進位。《立成算經》還保存了數碼計數,即在九九歌和九九累加表的各步計算後又以數碼另書於數字之下。
《立成算經》的這套數碼是隨著用算籌計算產生的,這些數碼完全采用十進位置值製,是當時最簡便的計算工具和最先進的計數製度,這套數碼上承漢魏,下接宋代,對了解我國古代數碼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敦煌《算經》作為教學用書,在內容上注重少而精和學以致用的原則,選題精當,適用性強,能夠解決日常工作、生產及行政管理等方麵的許多計算問題。
在教法上多從實例引入,既形象直觀,聯係實際,又易懂易記,充分反映了我國數學教育的優良傳統。
實際上,敦煌的科技文獻,遠不止這些,還有許多較為零散的材料。這些零散的材料同那些相對完整的文獻材料一樣,大多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旁注】
針灸 以針刺艾灸防治疾病的方法。針法是用金屬製成的針刺入人體一定的穴位,運用手法,以調整營衛氣血;灸法是用艾絨搓成艾條或艾炷,點燃以溫灼穴位的皮膚表麵,達到溫通經脈、調和氣血的目的。
《傷寒雜病論》 我國醫學著作之一。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所著。該書係統地分析了傷寒的原因、症狀、發展階段和處理方法,創造性地確立了對傷寒病的“六經分類”的辨證施治原則,奠定了理、法、方、藥的理論基礎。
穴位 學名腧穴,也叫穴,指人體經絡線上特殊的點區部位,多為神經末梢和血管較少的地方。中醫可以通過針灸或者推拿、點按、艾炙刺激相應的經絡點治療疾病。
甘德 戰國時楚國人,先秦時期著名的天文學家,是世界上最古老星表的編製者和“木衛二”的最早發現者。甘德著有《天文星占》8卷、《歲星經》等。後人把他與石申各自寫出的天文學著作結合起來,稱為《甘石星經》,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
《孫子算經》 即孫子算經,約成書於四、五世紀,現在傳本的《孫子算經》共3卷。卷上敘述算籌記數的縱橫相間製度和籌算乘除法則,卷中舉例說明籌算分數算法和籌算開平方法。卷下第31題是後世“雞兔同籠”題的始祖。
九九歌 九九歌就是現在使用的乘法口訣。遠在春秋戰國時期,九九歌就已經被人們廣泛使用。在當時的許多著作中,都有關於九九歌的記載。大約在5世紀至10世紀間,九九歌擴充到“一一如一”。13、14世紀,九九歌的順序才定型下來。
【閱讀鏈接】
在古代,曆日頒行的區域向來是中原王朝行使管理權的重要象征。“安史之亂”以後,中原動蕩不寧,在青藏高原的吐蕃乘虛而入,逐步占領了包括敦煌在內的西北廣大地區。
自公元786年吐蕃管轄敦煌地區以後,敦煌地區開始行用自編曆日。歸義軍時期,敦煌地區仍保持了行用自編曆日的傳統。這些情況在敦煌遺書曆法文獻中得到了印證。這些文獻,對於研究古代天文曆法的發展曆史及其成就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