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敦煌還有一部分用吐蕃文拚寫的漢文文獻,以及《漢蕃對譯字書》、《漢蕃對譯佛學字書》等,真實地反映了漢藏語的曆史語音情況。
回鶻文是9世紀回鶻民族西遷後至14世紀左右使用的主要文字。敦煌回鶻文內容包括各種經文、筆記、文學作品以及從甘州回鶻帶到敦煌的公私文件、信件等,具有重要史料和學術價值。
於闐語是新疆和田地區古代民族使用的語言,敦煌的於闐語文獻內容主要有佛經經典、文學作品、醫藥文書、雙語詞表等,這些文獻對於了解於闐曆史、語言文化以及於闐與敦煌的交往和民族關係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
粟特語為古代中亞粟特地區民族使用的語言。敦煌粟特語文獻大多為粟特人來到敦煌後留下的文字材料,內容有佛經、信劄、賬單、詩歌、占卜書以及醫藥書等。
【旁注】
訓詁 也叫“訓故”、“詁訓”、“故訓”、“古訓”。一般認為,一般認為,用通俗的語言解釋詞義叫“訓”,用當代的話解釋古代的語言叫“詁”。我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專著《爾雅》前三篇叫《釋詁》《釋言》《釋訓》,“訓詁”一詞就是從這裏來的。
刻本 也就是版本類型,亦稱刊本、槧本、鐫本,指雕版印刷而成的書本。我國雕版印刷術發明很早。唐代已經有雕版印刷的書籍流行。五代已由政府指令國子監校刻“九經”。至宋代,雕版印刷的書籍大盛。旁及遼、金、西夏,直至元、明、清,前後盛行1000餘年。
雜字 我國古代啟蒙識字讀本。彙輯各類常用字,編成韻語,以便初學者記誦。雜字起源很早,至宋代已廣泛流行。當時,雜字與《百家姓》並提為“村書”,作為農村基本的識字課本,在社會上已具有很大影響。明清時期流傳的雜字書種類已非常多。
反切 用兩個漢字合起來為一個漢字注音的方法,是我國傳統的注音方法。有時單稱反或切。隋唐的反切是研究中古漢語語音係統的基本資料,是漢語音韻學的基礎之一。
於闐 唐代“安西四鎮”之一。於闐地處塔裏木盆地南沿,東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車、疏勒,盛時領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於田、民豐等縣市,都西城,即今和田約特幹遺址。
【閱讀鏈接】
敦煌地區的佛教在唐前期已經十分興盛,在僧侶組織、寺院體製、譯經寫經、開窟造像、布施供養等方麵,均已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等吐蕃控製了敦煌地區之後,為了鞏固統治,穩定敦煌的局勢,吐蕃執政者也十分注意利用佛教為其管理服務。
在吐蕃治理敦煌的60多年中,吐蕃執政者始終采取大力扶植佛教的措施,僧侶的身份大為提高,一些高級僧侶甚至可以直接參與政事,這一時期,漢地禪宗等宗教派別通過敦煌等地向吐蕃本部傳播,一些漢文儒學典籍和曆史、文學、宗教等方麵的著作也被譯成吐蕃文,被吐蕃文化所吸收,因而,敦煌成為吐蕃佛教文化的重要來源之一。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