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還有劃刻法,即用金屬工具劃刻,其劃痕細而淺,這類作品多為晚期作品。
岩畫中還有顏料岩畫,即用石灰和動、植物油調作顏料塗於岩石上的岩畫。這類畫數量不多,多為近代作品,且與喇嘛教有關。
陰山岩畫大體分為4個時代:
第一代岩畫,是舊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器時代中期原始氏族部落的岩畫。這是岩畫的鼎盛時期,數量多,分布廣,製作認真。
第二代岩畫,是春秋時期至兩漢時期匈奴人的岩畫。
第三代岩畫,為兩漢時期至元代期間的岩畫。這些岩畫又可分為兩個時期,即:北朝至唐代突厥人岩畫和五代至宋代回鶻、黨項人的岩畫。
突厥人岩畫數量較少、內容以表現家畜為主,其中山羊占有突出地位。回鶻岩畫的突出特點是用鐵刃畫刻而成,線條細而淺,題材多為仿前代作品,並有少數植物圖案和回鶻文字。黨項人岩畫大都是敲鑿而成,做工粗糙但色澤新鮮,多如新作一般,並伴有西夏文字。藝術特點是形象性很強。
第四代岩畫,是元代以後蒙古族的作品,稱為近代岩畫。岩畫分敲鑿岩畫和顏料岩畫兩種。顏料岩畫為蒙古族所特有,岩畫內容除一部分反映生活、生產之外,多數是與喇嘛教有關的圖案。
陰山岩畫的主要類型有動物圖像、放牧行獵圖、車輛圖、征戰圖、舞蹈圖、生殖崇拜圖等。
陰山岩畫中,動物圖像占的比重最大。其中有馬、牛、山羊、長頸鹿、麇鹿、麅子、罕達犴、狐、駝、龜、犬、鷹等各種飛禽走獸。對這些動物的刻畫,大都采取了寫實手法,形象生動,有很多達到了寫實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在遊牧民族生活中,行獵、放牧是他們維持生存的手段。在狩獵上,有單人行獵、雙人行獵、集體圍獵。
獵人所用武器主要是弓箭、棍棒。行獵圖中突出的一點是獵人必有所獲。他們追捕的動物,每每帶箭著傷,反映了作畫者祈求收獲的願望。放牧圖,一般布局勻稱,動物排列有序,形狀優美。
磴口縣托林溝的一塊岩石上有一幅“圍獵圖”。4個手持弓箭的獵人成扇形圍住了一群野山羊,驚慌的山羊群朝一個方向奔逃而開。畫麵氣氛熱烈而緊張。“雙人獵”中,兩個獵人拉滿了弓,將箭射向一隻長角羚羊。
長角羚羊被技藝高超的射手追捕,自然無法逃脫,飛出的箭正中其頭部、胸口。獵人們已經是勝券在握,隻等著掙紮的羚羊耗盡體力倒下。
車輛是山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在某種程度上能反映當時的生產水平。陰山岩畫中,反映車輛的畫麵也為數不少,在磴口縣西北的一座小丘下,鑿刻有一幅車輛圖,很具代表性,車輛的結構尚可辨認,由轅、輪、輿、軸構成,兩輪大小稍有不同,左輪輻條8根,右輪輻條9根,輿作圓形,兩轂間貫以車軸,轅在輿底軸上。
古代部落間的戰爭,在曆史上是很常見的,陰山岩畫對此也有反映,在磴口縣和烏拉特後旗的交界處發現了一幅頗為生動的征戰圖。這幅圖對勝敗雙方刻畫得很明朗。
勝者一方,士兵們披堅執銳、挽弓搭箭,向敵人前後夾攻。他們都頭留雙辮,有些人頭上還插著長長的羽毛。敗者一方,光頭居多,有的已身首異處,有的正在逃跑,整個畫麵勝敗對比鮮明,可能是某部落為紀念一次戰爭勝利而特意刻下的記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