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分固定式和遊動式兩種。半農半牧區多建固定式,周圍砌土壁,上用葦草搭蓋;後者以牛車或馬車拉運建築材料。來到一個相對固定地點後,將材料卸下,選好地點,搭建住所。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氈、繩帶三大部分組成。架木包括套瑙、烏尼、哈那、門檻。蒙古包的套瑙分聯結式和插椽式兩種。要求木質要好,一般用檀木或榆木製作。
兩種套瑙的區別在於:聯結式套瑙的橫木是分開的,插椽式套瑙不分。聯結式套瑙有三個圈,外麵的圈上有許多伸出的小木條,用來連接烏尼。這種套瑙和烏尼是連在一起的。因為能一分為二,駱駝運起來十分方便。
烏尼通譯為為細長的木棍,一般由鬆木或紅柳木製作,橢圓或圓形,是蒙古包的“肩”,上聯套瑙,下接哈那。其長短大小粗細要整齊劃一,木質要求一樣,長短由套瑙來決定,其數量,也要隨套瑙改變。這樣蒙古包才能肩齊,能圓。
哈那是指蒙古包圍牆的支架,主要承套瑙、烏尼,定氈包的大小,最少有四個,數量多少由套瑙大小決定。哈那立起來以後,把網眼大小調節好,哈那的高度就是門框的高度。門由框定。氈門要吊在外麵。
蒙古包裏,都有一個圈圍火撐的木頭框,在其四角打洞,用來插放柱腳。柱子的另一頭,支在套瑙上加綁的木頭上。柱子有圓、方、六麵體、八麵體等。柱子上的花紋有龍、鳳、水、雲多種圖案。
頂氈是蒙古包的頂飾。頂氈是正方形的,四角都要綴帶子,它有調節空氣新舊、包中冷暖、光線強弱的作用。頂氈的大小,以正方形對角線的長度決定。裁剪時,以套瑙橫木的中間為起點,向兩邊一乍一乍地來量,四邊要用駝梢毛撚的線繚住,四邊和四角納出各種花紋,或是用馬鬃馬尾繩兩根並住縫在四條邊上,角上釘上帶子。
頂棚是蒙古包頂上苫蓋烏尼的部分。每半個像個扇形,一般由三四層氈子組成。裏層叫其布格或其日布格。以套瑙的正中心到哈那頭的距離為半徑,畫出來的氈片為頂棚的襟,以半個橫木畫出來的部分為頂棚的領,把中間相當於套瑙了麼大的一個圓挖去,頂棚就剪出來了。
裁剪的時候,都分前後兩片,銜接的地方不是正好對齊的,必須錯開來剪。這樣才能防止雨水、風、塵土灌進去。裏層苫氈子在哈那和烏尼腳相交的地方必須要包起來,這樣外麵的氈子就不會那麼吃緊,同時也使蒙古包的外觀保持不變。
頂棚裁好後,外麵一層周邊要鑲邊和壓邊。襟要鑲四指寬、領要鑲三指寬。兩片相接的直線部分也要鑲邊。這樣做,可以把氈邊固定結實,同時看起來也比較美觀。
圍繞哈那的那部分氈子叫圍氈。一般的蒙古包有四個圍氈。裏外三層,裏層的圍氈叫哈那布其,圍氈呈長方形。
外罩是頂棚上披苫的部分,它是蒙古包的裝飾品,也是等級的象征。
圍繩是圍捆哈那的繩子,用馬鬃馬尾製成。分內圍繩和外圍繩。把馬鬃馬尾搓成六細股,三股左三股右搓成繩子,再用二、四、六根並排起來縫成扁的。這種圍繩的好處是能用上力,不伸縮。
內圍繩是蒙古包立架時,在赤裸的哈那外麵中部捆圍的一根毛繩。哈那的壓力很大,內圍繩的質量一定要特別結實。外圍繩捆在圍氈外麵,分上、中、下三根。外圍繩不僅能防止哈那鼓出來,還能防止圍氈下滑。
壓繩也叫帶子,分內壓繩和外壓繩。立架木的時候,把赤裸的烏尼橫捆一圈的繩子叫壓繩。內壓繩蒙古包內有四或六根,也用馬鬃馬尾搓成,較細。這些壓繩和烏尼壓繩一樣粗細,防止套瑙下陷或上翹,是蒙古包頂保持原來的形狀。
捆繩是把相鄰兩片哈那的口綁在一起,使其變成一個整體的細繩,用駱駝膝蓋上的毛和馬鬃馬尾搓成。墜繩是套瑙最高點拉下的繩子。
蒙古族人對這根帶子分外看重,用公駝和公馬的膝毛或鬃尾搓成。大風起時把墜繩拉緊,可以防止大風灌進來把氈房吹走。
[旁注]
《黑韃事略》 一部關於蒙古的見聞錄。《黑韃事略》內容豐富,介紹了蒙古國的主要人物﹑地理氣候﹑放牧和圍獵的方式﹑語言文字﹑曆法﹑筮占﹑官製和習慣法﹑風俗習慣﹑軍隊﹑武器﹑作戰方法﹑行軍陣勢等情況。有些部分記載詳細,有很高的史料價值,是研究13世紀前半期蒙古史的珍貴資料。
蒙古汗國 又稱大蒙古國或蒙古帝國,是由蒙古族首領成吉思汗於1206年建立的奴隸製國家。1271年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定國號為“大元”,在其所控製的領地內建立了元朝。
可汗 又稱大汗,或簡稱為汗,原意王朝、神靈和上天,阿爾泰語係民族對首領的尊稱,最早出現於3世紀鮮卑部落。古代北亞阿爾泰語係遊牧民族鮮卑、回紇、柔然、高車、突厥、吐穀渾、鐵勒、女真等建立的汗國,其君主或首領皆稱可汗。
[閱讀鏈接]
蒙古包後麵總是立著一根光禿禿的木頭杆子,人們十分敬重它,平常不準外人走近。
據說,漢朝使者蘇武出使匈奴,被匈奴王流放在北海邊。他剛到不久,降將李陵便奉命來勸蘇武投降。被蘇武痛罵一頓,還要舉節棒打他,嚇得他慌忙逃走。從此,匈奴王不給蘇武飯吃,蘇武便自己開荒種糧食。
不論是放羊打草、種地做活,還是行居坐臥,蘇武出使的節棒一時也不離開身邊,日久天長,節棒上的飄帶和旄球都磨掉了,他還是帶在身邊。當地牧民見了,都非常敬佩他。
蘇武被漢朝迎接回國後,當地人民為了懷念他,便都在蒙古包後邊,立了一根光溜溜的木杆,作為蘇武當年時時留在身邊的節棒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