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底蘊——藝苑民風6(2 / 2)

祭祀由當地德高望重的喇嘛或長者主持,於日出之前開始,祭祀場麵隆重、肅穆和熱烈。參加祭祀的人員先繞敖包默轉三圈,方向自左向右,邊轉邊向敖包滴灑鮮奶和酒。

接著在敖包正前方叩拜,祈禱神佛納福,風調雨順,人畜兩旺。最後將帶來的石頭添加在敖包上,並用柳枝、哈達和綢布等將敖包裝飾一新。這些活動都要在喇嘛念太平經下進行。

祭祀禮儀一般有四種,即血祭、酒祭、火祭和玉祭。

蒙古牧民遊牧為生,以牛羊為食。牧民認為牲畜乃天地所賜,祭祀時宰殺牛羊以謝天地,故稱之為血祭。

據傳天地諸神不僅喜食肉,也喜歡飲酒、喝奶,因此,蒙古族人把鮮奶、奶油、奶酒一滴滴灑於敖包前,祭祀天地諸神,祈求幸福平安,稱為酒祭。

蒙古族崇尚火,認為火是最潔淨的,用火可以驅邪逐惡,因此要在敖包前燒一大堆幹樹枝或牛糞。各家各戶走近火邊,念著自家的姓氏,供上祭品,並將羊肉投入火中,火燒得越旺越好,稱為火祭。

玉祭則是用玉石作供品,因玉石極為昂貴,古時僅有王公貴胄使用,一般人家使用不起。後來不再以玉為祭品,多以寶珠、硬幣或炒米代替。

祭祀儀式結束後,舉行傳統的賽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娛樂活動。牧人們拉起優美動聽的馬頭琴,和著琴聲唱出悠遠的長調,琴音和瑟,沁人心扉。

有的牧人三三兩兩圍坐一起開懷暢飲,吃著羊肉,敘說起各自的故事。青年男女趁此時機,溜進草叢,避開人群,互訴衷腸,這就是所謂的“敖包相會”了。

[旁注]

《蒙古秘史》 一部記述蒙古族形成、發展、壯大曆程的曆史典籍,是蒙古族現存最早的曆史文學長卷。原書用古蒙文寫成的,成書地點在蒙古高原的克魯倫河流域,年代大約是13世紀。

《漢書》 又稱《前漢書》,由我國東漢時期的曆史學家班固編撰,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漢書》、《史記》、《後漢書》、《三國誌》並稱為“前四史”。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下至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包括紀12篇,表8篇,誌10篇,傳70篇,共100篇,共80萬字。

太平經 又名《太平清領書》,道教的主要經典,成書於東漢時期。全書以陰陽五行解釋治國之道,宣揚散財救窮、自食其力。原書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部,每部17卷,共170卷。

長調 蒙古族在長期遊牧生產勞動中創造的幾種民歌的總稱,也是蒙古族音樂草原風格的標誌。長調主要流行於牧區。音樂特點為音調高亢,音域寬廣,曲調優美流暢,旋律起伏較大,節奏自由而悠長,多采用複合式節拍。

[閱讀鏈接]

一般對敖包有一下幾種說法:

一是認為,敖包是曆史上蒙古族各部落為紀念戰爭中英勇獻身的英雄們而用石頭壘成的石堆,敖包裏一般存放英雄的遺物。

二是說法認為,各部落打仗的時候,都要極力搶占山頭。勝利的一方,就把他們戰死的將士的遺體埋葬在山頭上,用石塊將墳墓覆蓋,以作紀念。久而久之,石塊越壘越高,人們便把它稱之為“敖包”。

三是說法認為,敖包是當地蒙古族牧民祭天求雨的祭壇。

四是說法認為,敖包是遠行的商人們用石塊壘起來作為馬隊、駝隊的路標。

五是說法認為,敖包是部落作為打仗時傳遞信息用的,與古戰場的烽火台的作用類似。

史學家將敖包分四種類型:第一種是用來標明界標的;第二種是為了鎮鬼敬神、保佑旗民平安幸福而設置的;第三種是用來安葬人們心目中英雄人物的;第四種是作為道路的標記的。清人姚元之寫過這樣的話:“夷人每出必騎,騎必馳騁。壘小石於山巔,謂之鄂博,以誌遠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