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底蘊——藝苑民風6(1 / 2)

文化底蘊——藝苑民風6

流傳久遠的祭敖包活動

敖包,蒙古語,意即“堆子”,也有譯成“腦包”、“鄂博”的,就是由人工堆成的“石頭堆”、“土堆”或“木塊堆”。

原來是在北方遼闊的草原上人們用石頭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標誌,後來逐步演變成祭山神、路神和草原人民祈禱豐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

在敖包上插有柳枝,此謂神樹,神樹上插有五顏六色的神幡。巨大的石堆矗立在草原上,鮮豔的神幡如手臂般召喚著遠方的牧人。

據說,敖包上麵最先插的是成吉思汗、忽必烈用過的刀槍,代表著開疆擴土的輝煌。在刀槍上係上哈達,以此表達子孫獻給祖先的敬仰。

蒙古族祭拜敖包曆史悠久。在古代,蒙古先民把一切萬物都看作神靈來崇拜,進而也崇拜山川及大地的其他各部分或掌管這些部分的神靈。這種聖地可以分成共同的和個別的兩類。敖包就是其中的聖地之一。

蒙古族虔誠祭祀聖山與成吉思汗有著重大關係。據《蒙古秘史》記載:成吉思汗在早期被蔑爾乞特人追趕時,藏在不罕山裏。蔑爾乞特人繞山三圈沒有抓住成吉思汗。

蔑爾乞特人遠去,成吉思汗下山後說:不罕山掩護了我,保住了我的性命,我將每天祭祀,每日祝禱,讓我的子孫都知道這件事。說完,即“掛其帶於頸,懸其冠於腕,以手椎膺,對日九拜,酒奠而禱。”

元代,元世祖忽必烈將這種習俗寫進典籍,命令封建皇帝與蒙古諸王,每年必須致祭名山大川。由於有的地方沒有山或離山較遠,群眾就“壘石像山,視之為神”。這種山隻是“像山”,不是自然的山,是人用石頭或土堆起來,因此,蒙古語稱之為“敖包”。

敖包在草原牧民的心目中,十分神聖,象征神在其位,世襲傳頌。內蒙古大草原的各地都有敖包,敖包一般建於高坡或丘陵之上,形狀多為圓錐體,高達數丈。從遠處看,好像一座座尖塔,傲視蒼穹。敖包均有名稱,其名大部分以所在的山名或地名確定。

蒙古族敖包種類繁多。按不同的分類標準可分為:成年人崇拜的敖包,專供男人祭祀的敖包,專供女人祭祀的敖包;地區性集會的盟級敖包,旗級敖包,蘇木級敖包;歸一屯所有或歸數屯所有乃至歸一家私有的敖包。

從敖包的組成數目上看,有的是單獨的一個敖包,有的則是敖包群。敖包群是7個並列,中間大的為主體,兩旁各陪3個;有的一個大敖包居中,東、西、南、北各陪襯3個小敖包,成為13個小敖包群。

敖包多數用石頭和樹枝修築,之所以多數選擇石頭和樹枝建築,是與蒙古族的崇石、崇樹的習俗密不可分的。蒙古族有人自石出的神話傳說。

將石頭與生命聯係在一起,這說明蒙古族人自古以來就有崇石的習俗。蒙古族先民還崇拜各種樹木,特別是崇拜那種樹幹挺拔、綠蔭蔥鬱的大樹。因此,敖包多用石頭和樹枝修築。

最初都以部落為主修築“敖包”。牧人每逢外出遠行,隻要路上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馬向“敖包”參拜,祈禱平安。還要往“敖包”上添上幾塊石頭或幾捧土,然後跨馬上路。

客人每到敖包前,一般都要按蒙古族習俗順時針繞敖包三周,同時心中許願,並在敖包上添加石塊以求心願得償。 石頭一般都要添三、六、九塊,表示六六大順或吉祥如意。

隨著喇嘛教在蒙古社會傳播,到了清朝時期,有了以部落為單位,每年舉行一次“祭敖包會”的習俗。祭祀一般都在農曆五月中旬舉行。

祭祀敖包,是蒙古族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祭祀敖包的曆史悠久。據《漢書·匈奴傳》記載:

歲正月,諸長小會單於庭祠。五月,大會龍城,祭其先、天地、鬼神……

《中華全國風俗誌·卷九》記載:

鄂博隨在皆有……其形圓,其頂尖,顛立方角蒙經旗,其上下則埋哈達一方,糧食五種,銀數錢,每年必一祭。

蒙古族人祭敖包就是延續這種古俗而來。祭拜敖包時,遠遠近近的牧民,無論男女老少都前往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