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底蘊——藝苑民風5
傳統民俗文化盛會那達慕
那達慕是蒙古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人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傳統娛樂活動,也是蒙古族人民喜愛的一種傳統體育活動形式。
“那達慕”是蒙古語的譯音,可譯為“娛樂、遊戲”,表示豐收喜悅之情。那達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傳統盛會。
在蒙古族人民心中,“那達慕”古老而又神聖,有著悠久的曆史。最早記載“那達慕”活動的是1225年用畏兀兒蒙文銘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
那達慕起源於蒙古汗國建立初期,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舉為蒙古大汗時,他為了檢閱自己的部隊,維護和分配草場,每年七八月間舉行“大忽力革台”大聚會,屆時將各個部落的首領召集在一起,為表示團結友誼和祈慶豐收,舉行比賽活動。
起初隻舉行射箭、賽馬或摔跤的某一項比賽。到元、明時,射箭、賽馬、摔跤比賽結合一起,成為固定形式。後來蒙古族人簡稱這三項運動為那達慕。
元朝時,那達慕已經成為軍事體育項目。元朝規定,蒙古族男子必須具備摔跤、騎馬、射箭這三項基本技能。
清代,“那達慕”逐步變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組織有目的的遊藝活動,其規模、形式和內容較以前均有發展。
當時的蒙古族王公以蘇木,即相當一個區、旗、盟為單位,半年、一年或三年舉行一次“那達慕”大會,並對比賽勝利者分等級給予獎賞和稱號。
過去那達慕期間要進行大規模祭祀活動,喇嘛們要焚香點燈,念經誦佛,祈求神靈保佑。後來,這些祭祀活動已經取消。
蒙古族人把騎馬、射箭、摔跤稱之為“草原三藝”,這三藝是那達慕大會比賽的主要項目。
射箭是那達慕最早的活動內容之一。射箭最早是由“打布魯”演變而來的。遠古時代的蒙古族祖先,在草原上以射獵為生。
布魯為問號樣彎形木棒,下墜以尖狀石塊或鐵塊。在騎馬追逐野獸時,把布魯打出去,以擊中野獸。這種原始的打獵方法,為後來的弓箭所替代。
800多年以前,蒙古族人分為許多不同的部落,他們的經濟生活大體可分為遊牧經濟和狩獵經濟兩種。
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以後,雖然狩獵經濟的部落逐漸轉向了遊牧經濟,但狩獵時期長年積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領卻保留了下來,以防外敵侵略和野獸襲擊畜群。沒有牲畜的貧苦牧民則仍依賴弓箭捕殺動物維持生活。
射箭比賽分近射、騎射、遠射三種,有25步、50步、100步之分。近射時,射手立地,待裁判發令後,放箭射向箭靶,優者為勝。
騎射時,射手騎馬上,在馬跑動中發箭,優者為勝。比賽不分男女老少,凡參加者都自備馬匹和弓箭,弓箭的樣式,弓的拉力以及箭的長度和重量均不限。比賽的規則是3輪9箭,即每人每輪隻許射3支箭,以中靶箭數的多少定前3名。
在蒙古族中,摔跤被稱為“搏克”,是蒙古族男子體力和智慧的角逐。摔跤手多為身材魁梧的小夥子,稱為“博克慶”。
上穿鑲有銅釘的昭德格,下著肥大的摔跤褲,足蹬傳統的布利阿耳靴,頭纏紅藍黃三色頭巾。穿上這種摔跤服,無論腳力怎麼激烈,任憑撕、抓、揪、勾、絆,都不會傷到人或扯壞衣服。
摔跤手穿的坎肩多用香牛皮或鹿皮、駝皮製作,皮坎肩上有鑲包,也稱泡釘,以銅或銀製作,便於對方抓緊。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飾有精美的圖案,圖案呈龍形、鳥形、花蔓形、怪獸形,給人以古樸莊重之感。
摔跤手的摔跤褲用十五六尺長的白綢子或各色綢料做成,寬大多褶,褲套前麵雙膝部位繡有別致的圖案,呈孔雀羽形、火形、吉祥圖形,底色鮮豔,圖呈五彩。
比賽前,雙方高唱挑戰歌,以助聲勢。三遍後,雙方跳躍而出,做雄鷹展翅式進入會場。比賽開始,摔跤的雙方相互致意和向觀眾敬禮後,開始較量。
頃刻間,爭鬥相撲,盤旋相持,腿膝相擊。凡勝者,到裁判台雙手捧出事先準備好的果子、奶食等,邊跑邊撒向圍觀人群,與觀眾共享勝利果實。
獲勝者胸前掛上一條彩條,被稱為“色音布和”,意思是勇敢的摔跤手。榮獲全旗冠軍的摔跤手,被稱為“納欽”,享有極高的聲譽。
摔跤技巧很多,可以用捉、拉、扯、推、壓等十三個基本技巧演變出一百多個動作。可互捉對方肩膀,也可互相摟腰,還可以鑽入對方的腋下進攻,可抓摔跤衣、腰帶、褲帶等。最後以膝蓋以上任何部位著地者為負。《宦海沉浮錄》記載:
布褲者,專諸角力,勝敗以仆地為定。
蒙古馬能跑善戰,耐力極強。自古以來,蒙古族人對馬就有特殊的感情,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都以自己有一匹善跑的快馬感到自豪。馴練烈馬,精騎善射是蒙古族牧民的絕技,通常把是否善於馴馬、賽馬、射箭、摔跤作為鑒別一個優秀牧民的標準。
賽馬參加者有時全是少年,有時不分年齡,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少則幾十人,多則上百人,一起上陣。
賽馬項目包括:快馬賽,主要比馬的速度,一般為直線賽跑,賽程一般為20、30、40千米,先達終點為勝。走馬賽,主要是比賽馬步伐的穩健與輕快。顛馬賽,是蒙古族特有的馬上競技表演項目。
為了減少馬的負荷量,不論老少,大都不備馬鞍,不穿靴襪,隻著華麗彩衣,配上長長彩帶,顯得格外英武。
那達慕於每年農曆六月初四,陽曆為七八月份開始舉辦,為期3天。除傳統的技藝比賽外還有熱鬧的歌舞以及貿易等活動。
節日期間,男女老人騎馬乘車,穿著節日的盛裝,不顧路途遙遠,從四麵八方來參加比賽和觀賞。會場上,彩旗飄揚,人鬧馬嘶,平日寧靜的草原,頓時變成繁華的彩城。
那達慕是草原文化、經濟和信息的盛會。那多姿多彩的民族雜技、服裝、蒙古族舞蹈和蒙古族歌劇把蒙古族的風土人情集於一台。
既展示了草原人民勤勞勇敢、豪爽熱情的性格,又展現出廣泛、深刻的文化內涵,反映了蒙古等民族的價值觀和審美觀。
[旁注]
蒙文 我國蒙古族通用的一種拚音文字,是在回鶻字母基礎上形成的。早期的蒙古文字母讀音、拚寫規則、行款都跟回鶻文相似,稱作回鶻式蒙古文。元世祖忽必烈1269年頒行“蒙古新字”,不久改稱“蒙古字”,今通稱“八思巴文”。
蒙古汗國 由蒙古族領袖努爾哈赤統一了蒙古高原各部後,於1206年,建立於漠北的政權,國號“大蒙古國”。蒙古汗國領土遼闊,與中亞、西亞、東歐和我國中原地區相接。
龍 我國古代神話中的一種神異動物,具有九種動物合而為一之九不像的形象,為兼備各種動物之所長的異類。傳說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在封建社會,龍是帝王的象征,也泛指與帝王有關的物品。龍與白虎、朱雀、玄武一起並稱“四神獸”。
蒙古馬 世界較為古老的馬種之一,主要產於內蒙古草原,是典型的草原馬種。蒙古馬體格不大,身軀粗壯,四肢堅實有力,體質粗糙結實,頭大額寬,胸廓深長,腿短,關節牢固,肌腱發達。背毛濃密,毛色複雜。它耐勞,不畏寒冷,能適應極粗放的飼養管理,生命力極強,能夠在艱苦惡劣的條件下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