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底蘊——藝苑民風4(1 / 3)

文化底蘊——藝苑民風4

形式多樣婉轉動聽的好來寶

好來寶,又叫“好力寶”。是蒙古族曲藝的一種,用蒙古語演唱。好來寶在蒙古語中意為“聯韻”,即各句唱詞的頭一個音節諧韻,故又稱“聯頭韻”。也有將好來寶譯為“連起來唱”或 “串起來唱”。表演特點與漢族的數來寶和蓮花落近似。

好來寶形成於12世紀前後,好來寶的起源,眾說紛紜,一般認為派生於“烏勒格日”。最早的好來寶,是烏勒格日中的某一個唱段,諸如英雄頌歌、思鄉讚馬、山水特寫、將軍上陣、兩軍作戰、部隊行軍、上朝奏本、男女情愛等,都可以成為說書中的一段生動插曲。

最早的好來寶曲目《燕丹公主》就是說書藝人說唱七國故事時,誇讚燕國公主燕丹的一段唱詞。它把模樣俊俏、天資聰慧的妙齡公主描寫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流傳至今。

好來寶有固定的曲調,曲調有數十種之多,並都有一定的韻律。唱詞同蒙古詩歌一樣,要求押頭韻,韻律和諧,節奏明快,鏗鏘悅耳,並能反複詠唱。

民間藝人常常見景生情,作即興表演,可以說是一種口頭即興詩。藝人詠唱時,或以木棍敲擊,或以四胡伴奏,以增強其表現力。

演唱的形式多樣,可分為4種。一種是蕩海好來寶,參加演唱的人數不定,內容廣泛。一種是烏勒格日好來寶,采取一問一答的形式,內容包括曆史知識、典故等。一種是代日拉查好來寶,為對歌形式,內容以諷刺、幽默的成分較多。

最後一種是胡仁好來寶,自拉自唱,內容以讚頌為主。演唱時,演員每人拉一把馬頭琴或四胡,自拉自唱,邊唱邊表演。唱詞為四句一節,押頭韻。或四句一押韻,或兩句一押韻,也有幾十句唱詞一韻到底的情形。

也有人從表演形式上直觀地將好來寶分為單口好來寶、雙口好來寶和群口好來寶。

單口好來寶,也稱“當海”或“紮達蓋”好來寶。分為以誦說為主,無樂器伴奏的雅巴幹好來寶和用四胡伴奏的胡仁好來寶。其中胡仁好來寶流傳較廣。胡仁好來寶由一人自拉自唱,所有的曲調較為簡練。

單口好來寶既可以說唱社會或自然界的某種事物、現象,具有演唱者少、不受演出場地限製、演出形式靈活多樣等特點,很合適在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的牧區流動演出,從而深受蒙古族觀眾歡迎。

單口好來寶其題材廣泛,表現自由,有讚美家鄉、讚美駿馬、誇獎姑娘小夥子、稱讚服飾,以及歌頌家鄉的新生事物等內容。

對口好來寶是由兩個人或兩個以上說唱,分成甲、乙兩方,呈擂台對陣式。其演唱時有問有答,較以抒情、敘事為主的單口好來寶更富有趣味性。對陣雙方或通過回答測試智力,或以戲弄取笑表達自己的意願,表演幽默風趣,令聽眾心曠神怡。

對口好來寶常在農家牧戶的住所、婚宴、聚會等處說唱。可分為問答式好來寶和論戰式好來寶。以敘述故事為主的問答式好來寶在民間有深厚的基礎,是蒙古族群眾自娛的重要形式。

演唱時除說唱固定曲目外,還即興編詞,其內容包括開天辟地以來的各種故事、傳說、曆史事件、天文地理,自然界的趣聞軼事,日常生活中的繁雜瑣事。

論戰式好來寶演唱時對陣雙方展開唇槍舌戰,吸引聽眾。論戰式好來寶廣泛運用於蒙古族民間婚宴等喜慶場合演唱。

群口好來寶是後發展起來的一種曲藝形式。由五六人坐在一起,采取齊唱、領唱、對唱等形式進行表演。

好來寶音樂變化多端,節奏輕快活潑,唱詞樸實優美,語言形象動人。

好來寶的篇幅可長可短,藝人們往往即興編詞演唱,短則數十行,長則數百行,甚至二人可以對唱數日,曲調優美,鏗鏘悅耳。

好來寶題材多樣,除一般的兒女風情、世態變化和知識性的內容外,還有許多民間長篇故事以及改編的古典章回小說。

節目內容既可敘事、又可抒情;既有讚頌,也有諷刺。修辭手法包括比喻、誇張、排比、反複等。多種手法的運用使其表演具有風趣幽默,節奏明快,又酣暢淋漓的特點。

許多具有創新天才的好來寶藝人,不斷打破某些陳舊俗套,根據內容創編曲調,更多地采用了誇張、對比、鋪陳等手法,以詼諧風趣的語言,合轍押韻的詩句,把演唱者所熟悉的人和事,惟肖惟妙地加以描繪,給人以藝術享受,使好來寶逐漸成為一種獨立的曲藝形式。

好來寶的代表性傳統曲目有《燕丹公主》、《僧格仁親》、《英雄陶克套》、《醉鬼》等,漢族的曆史故事如《王昭君的故事》、《水滸傳》和《三國演義》等內容也被好來寶藝人進行編演。

後來,好來寶大膽革新,變由一名演員自拉四胡自唱的形式為數名演員各持一把四胡演唱的形式,並用揚琴、三弦、笛子、鼓等多種樂器伴奏。

幾個人你一段我一段邊拉邊唱,或數人同奏,同唱一曲,使獨唱、重唱、輪唱、合唱等交替使用,使吟詩、敘事、詠唱、舞蹈等揉為一體,令觀眾耳目一新,充分發揮了好來寶的藝術魅力。

[旁注]

數來寶 北方曲藝的一種。形式是一人或兩人用竹板或係以銅鈴的牛髀骨打拍說唱。常用句式為可以斷開的“三﹑三”六字句和“四﹑三”七字句。最初藝人沿街說唱,都是見景生情,即興編詞。後進入小型娛樂場所演出,說唱內容有所變化。

蓮花落 一種說唱曲藝藝術。表演者多為一人,自說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七件子是分執於兩手的竹板,右手所執兩片大竹板,左手所執五片小竹板。大竹板打板,小竹板打眼,相互配合有板有眼,說唱之詞則隨著板眼節奏進行表演。

章回小說 長篇小說的一種,我國古典小說的主要形式,由宋元講史話本發展而來。其主要特點為分回標目,段落整齊,首尾完整。說話人不把每段故事有頭有尾地在一兩次說完,必須連續講若幹次,每講一次就等於後來的一回。在每次講話以前,要用題目向聽眾揭示主要內容。

揚琴 又稱洋琴、打琴、銅絲琴、扇麵琴、蝙蝠琴、蝴蝶琴,我國民族樂隊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擊弦樂器。音色鮮明,音量宏大,表現力極為豐富,可以獨奏、合奏或為琴書、說唱和戲曲伴奏。

三弦 又稱“弦子”,我國傳統彈撥樂器。柄很長,音箱方形,兩麵蒙皮,弦三根,側抱於懷演奏。音色粗獷、豪放。可以獨奏、合奏或伴奏,普遍用於民族器樂、戲曲音樂和說唱音樂。

[閱讀鏈接]

毛依罕出生於內蒙古劄魯特旗塔本艾裏屯的一個貧苦牧民家庭。他從小受伯母的藝術熏陶。16歲時,已經能夠自己拉著胡琴表演好來寶,跟隨伯母到處行藝。

由於蒙古族藝人通常不限於表演一種藝術樣式,從而使毛依罕在主要表演好來寶的同時,自然地吸取了蒙古族民歌和蒙古族語說書的藝術養料,用以豐富自己的好來寶表演。

毛依罕的好來寶表演,滿懷激情、豪邁灑脫,極富感染力。他的代表性曲目有《虛偽的社會》、《可恨的官吏富豪》、《鐵虻牛》、《慈母的愛》和《呼和浩特頌》等。

極富草原風味馬頭琴演奏

馬頭琴是蒙古族民間拉弦樂器,因琴頭雕有纖麗的馬頭而得名,蒙古語稱“綽爾”。發音柔和渾厚,音色宏闊低沉,極富草原風味。

關於馬頭琴的來曆,蒼茫遼闊的草原傳唱著一個美麗傳說:草原上有一個愛唱歌的牧人蘇和,他有匹心愛的白馬,白馬皮毛緞子般光亮,嘶鳴銀鈴樣悅耳。

一次賽馬會上,白馬勇奪冠軍,可惡的王爺卻奪走了蘇和心愛的白馬。白馬思念主人蘇和,一日尋得機會脫韁而逃,不幸被追來的王爺射中毒箭。

白馬尋到主人蘇和後,毒發身亡。蘇和悲痛欲絕,日夜守護白馬。白馬的嘶鳴經常在蘇和的耳邊回響。蘇和以白馬的腿骨做琴杆、頭骨做琴箱、馬皮做麵、馬尾為琴弦、套馬杆做琴弓。

最後又依照白馬的模樣雕刻了一個馬頭,做出草原上第一支馬頭琴。蘇和拉起馬頭琴,從此,草原上空時時飄蕩起渾厚低沉的馬頭琴聲。

馬頭琴曆史悠久,是從唐宋時期拉弦樂器奚琴發展演變而來的。成吉思汗時已流傳民間。據《馬可波羅遊記》記載,12世紀蒙古族的前身韃靼人中流行一種二弦琴,可能是其前身。明清時期馬頭琴用於宮廷樂隊。

清朝史籍《清史稿》記載:

胡琴,刳桐為質,二弦,龍首,方柄。槽橢而下銳,冒以革,槽外設木如簪頭似扣弦,龍首下為山口,鑿空納弦,綰以兩軸,左右各一,以木係馬尾八十一莖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