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底蘊——藝苑民風3(1 / 3)

文化底蘊——藝苑民風3

源遠流長的民俗祝讚詞

祝讚詞,也稱讚頌詞,是我國蒙古族傳統民間文學的一種重要形式,是一種有一定韻調、語言自然流暢、興致所至一氣嗬成的自由詩。它分為祝詞、讚詞,統稱為“祝讚詞”。

古代蒙古族人崇信多神教,他們把不能理解的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都看作是由上天和一些精靈所製造並支配的。

為了增加財富或減輕勞動強度,或者為了消災除難,他們向臆想中的天神地祗呼籲,於是產生了祝詞、讚詞這一古老的民間文藝形式。

古老的祝讚詞大多是對天地山川、自然萬物的讚頌,以及對漁獵畜牧生產的祈求祝福。後來,隨著蒙古族古代社會由自然崇拜進入部落征戰的英雄時代,在吸收古神話等藝術的基礎上,祝讚詞由原來祭祀祈禱委婉虔敬的反複詠歎,變為鋪陳誇飾的長篇頌讚。《心神祝詞》、《綿羊祭酒詞》等,便是這一時期的作品。

13世紀初至14世紀中葉,正是蒙古大草原從大動蕩、激烈兼並到蒙古族統一體建立,以及蒙古貴族入主中原建立元王朝的蓬勃發展時期,祝讚詞形式也進入向日常禮儀生活、政治生活的轉變期。

《蒙古秘史》中記載有不少成吉思汗以祝讚詞語言形式宣布旨令,傳達訓示,表彰讚頌等的記載。由於統一體和國家的建立,畜牧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因而,反映這一時期遊牧生產的牧業五畜祝讚詞更貼近了現實生活。

從這個時期開始,具有古老傳統的那達慕祝讚詞以及婚禮祝讚詞也日臻完美、成熟,構成兩個龐大的祝讚詞體係。

隨著蒙古社會曆史的發展,祝讚詞所涉及的生活麵愈來愈廣,它的社會作用也愈來愈重要了。祝讚詞已逐漸發展為反映新生活的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同時對同時代的文學也產生了影響。

祝讚詞多在莊重肅穆的場合或節日喜慶的儀式上吟唱,所以色彩絢麗、情真詞切、感情奔放、語意激揚。它在表現形式和語言風格上不同於一般民歌。民歌多是四行一節,重疊複遝,而祝讚詞則是一氣嗬成,長短不拘。民歌和詩歌要求押韻,句式整齊。祝讚詞則不一定講究嚴格的韻律,主要是追求口語的自然旋律,朗朗上口、舒展流暢。

祝詞、讚詞之間既有密切聯係,又有一些細微差別。祝詞是獻給神和祖輩的口頭頌歌,包括人們對天神、地祗、山神、河伯、火神、狩獵神以及牲畜保護神等的祭祀,或對英雄好漢及優勝者的讚歌,或是長者及老年人對青年一代的祝福。

祝詞的起源與民間各類風俗習慣以及生產、生活現象密不可分。蒙古族在節日宴慶場合,總少不了長者或專門的吟唱者,被稱為“琿錦”或“和勒莫日其”吟誦祝詞,以增加節日氣氛。

祝詞可根據其內容分為與牧民生產相關的祝詞,如“製氈祝詞”、“蒙古包祝詞”等;與牧民生活習慣相關的祝詞,如“祭火祝詞”;與人生禮儀相關的祝詞,如“嬰兒誕生祝詞”、“新人祝詞”等;與競技娛樂相關的祝詞,如“遊藝祝詞”、“三項競技祝詞”等。

祝詞大致由開頭、主體、結尾3個部分組成。吟誦者吟唱時,往往在開頭交代吟唱祝詞的原因,即吟誦者要說明自己是遵照大家的意願吟唱祝詞的,然後對所要祝福的事物進行真實的描述與讚頌,最後在結尾部分表達對未來的祝福意願。結尾部分往往是詩的形式。

讚詞主要是讚美景物的,它充滿了人們對一切美好事物,對自己的勞動成果的喜悅和讚賞的感情。如對自己家鄉的山川土地,對新建的房屋,對優良的駿馬,甚至對相互贈送的禮品,都要進行讚頌。

早期的讚詞並不僅僅是勞動人民抒發情感、表達審美情趣的文學形式,而是通過華麗的語句來取悅神靈以期望得到神的保佑與恩賜。隨著社會的發展,讚詞所讚美的對象更加寬泛,涉及蒙古族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

根據內容,讚詞大致可分為:習俗讚詞、景物讚詞、生計讚詞三類。每一種讚詞都有其特定的吟唱場合,且由專門的吟唱者對讚美對象進行全麵的頌揚。

如“賽馬頌”,從馬匹的形貌起直到整個賽程中的每一細節,以及馬的主人所做的賽馬前的準備等,都會詳盡地描述與讚美。

在所有祝讚詞中,婚禮祝詞最熱烈隆重。它的吟誦伴隨著婚禮的每一個步驟,烘托以華麗的辭藻,氣氛喜慶、熱烈、濃厚。

在城市蒙古族婚禮中保留著吟誦祝讚詞的習慣,隻是從內容到形式都簡單了一些,主要以讚美新郎、新娘的容貌為主,一般特意邀請蒙古語講得非常流利而標準的人吟誦,也有婚禮主持人吟誦的。

在這些過程中,每一種儀式都有相應的祝讚詞,這些祝讚詞名目繁多,主要有“潔白禮物闡釋”、“琥珀白瓶闡釋”、“追及蒼狼之駿馬闡釋”、“劈石快刀之闡釋”、“七十二扣金蟒衣闡釋”、“初次求名問庚”、“次禮”、“迎親禮頌”、“火祝”、“弓箭祝詞”、“媳婦拜火祝詞”、“圖拉嘎祝詞”、“獻禮詞”、“哈達祝詞”、“紐布其祝詞”、“新娘祝詞”、“新娘叩頭祝詞”、“新郎祝詞”、“帳子祝詞”、“解帳子祝詞”、“新房祝詞”等。

祝讚詞並不神秘,也不遙不可及,它是蒙古族人民對生活、對人生熱愛之情的體現,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和美好善良的願望,能夠給人以鼓勵和希望,促使人積極生活,不斷奮進。

[旁注]

蒙古包 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納600多人;小者可以容納20個人。蒙古包架設簡單,一般搭建在水草適宜的地方,室內空氣流通,采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於遊牧民族居住和使用。

蒙古語 古老的民族語言之一,屬於阿爾泰語係蒙古語族,我國境內的蒙古語言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新疆、青海、甘肅、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主要特征有:在語音方麵有嚴格的元音和諧律。在形態學方麵以詞根或詞幹為基礎,後接附加成分派生新詞和進行詞形變化。在結構學方麵,句子中的語序都有一定的規律。通常主語在前,謂語在後。

琥珀 是數千萬年前的樹脂被埋藏於地下,經過一定的化學變化後形成的一種樹脂化石,是一種有機的似礦物。琥珀的形狀多種多樣,表麵常保留著當初樹脂流動時產生的紋路,內部經常可見氣泡及古老昆蟲或植物碎屑。可入藥,做裝飾品。

[閱讀鏈接]

狩獵是蒙古族早期主要生產方式之一,所以,較早的祝讚詞是有關狩獵生活的,較有名的祝讚詞有《召喚獵物倉》、《獵人召福倉》、《祭祀瑪納罕騰格裏儀禮》、《甘吉嘎倉》、《昂根倉》等。

其中,《甘吉嘎倉》是古代流傳下來的書麵作品。“甘吉嘎”是蒙古語,意思是馬鞍的捎繩,一般馬背兩邊各有4條或8條不等,為係獵物或其他物品所用。

甘吉嘎上係的獵物多少是狩獵是否有收獲的一種標誌。“倉”在這裏意思是“頌”。在這篇作品裏,非常生動形象地描述了甘吉嘎上係滿獵物的情景,表達了出獵前希望狩獵成功的熱切願望。

如“把那叉角公羊滿滿地係在正側,把那豎耳狐狸滿滿地係在反側,把那白嘴母盤羊滿滿地係在正側,把那彎角公盤羊滿滿地係在反側”。

舒展豪邁的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的舞蹈文化與他們的狩獵、遊牧生活有著密切的聯係。蒙古族祖先的原始舞蹈形態,在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鑿刻的陰山崖畫、烏蘭察布崖畫中,有著生動真實的表現。

在古代,蒙古族還有很多模仿凶猛動物的舞蹈,如白海青舞、熊舞、獅子舞、鹿舞等。這些舞蹈作為獨立的形式,大都失傳,但在薩滿舞中仍有反映。

在蒙古族某些地區還流行著“安代”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其踏地為節的舞蹈特點仍保持著蒙古族古代廣泛流行的踏舞特征。

《蒙古秘史》記載了在慶典時跳踏舞的熱烈場麵:

繞蓬鬆茂樹而舞蹈,直踏出……沒膝之塵矣。

在元朝的詩歌中有“齊聲才起合,頓足複分曹”、“踏歌盡醉營盤晚”等詩句,也是對這種舞蹈的描述。

蒙古族由於長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下,自古以來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鷹圖騰,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渾厚、含蓄、舒展、豪邁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