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舞蹈最鮮明的特點,就是節奏明快,舞步輕捷,在一揮手、一揚鞭、一跳躍之間洋溢著蒙古族人的純樸、熱情、勇敢、粗獷和剽悍,表現了他們開朗豁達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氣質,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
蒙古族舞蹈與美酒有不解之緣。在民間,幾乎有酒必有歌舞相伴,有歌舞也必有美酒助興。
蒙古族舞蹈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盅碗舞。盅碗舞一般為女性獨舞,具有古典舞蹈的風格。舞者頭頂瓷碗,手持雙盅,在音樂伴奏下,按盅子碰擊的節奏,兩臂不斷地舒展屈收,身體或前進或後退,意在表現蒙古族婦女端莊嫻靜、柔中有剛的性格氣質。
舞蹈利用富有蒙古舞風格特點的“軟手”、“抖肩”、“碎步”等舞蹈技法,表現盅碗舞典雅、含蓄的風格。
鄂爾多斯蒙古族人在婚宴和喜慶佳節的聚會上一人或兩人頭頂茶杯或碗狀小油燈或碗,碗裏盛滿清水或奶酒;雙手各拿兩個酒盅或一束竹筷在歌聲和樂聲中翩翩起舞。
動作沒有固定的套數,舞者現場即興發揮,情緒越激昂,動作、舞姿的變化越豐富多彩,充分展現出舞者的技藝、智慧和民間舞蹈豐富、靈活、多變的特性。
二是筷子舞。筷子舞以肩的動作見長,一般由男性表演。舞者右手握筷,不時擊打手、腿、肩、腳等部位,有時還擊打地麵或台麵。隨著腕部的翻轉變化,有時肩部活潑地聳動,有時腿部靈活地跳躍,有時轉身左前傾,有時轉身右前傾。
其肩部的動作既有律動感,又具有一種特殊的韻味,融歡快、優美與矯健為一體。動作雖簡單,但技巧性卻很足。筷子舞凝結著蒙古族人民熱愛生活的情意和美化生活的智慧,是蒙古族人民精神生活的組成部分。
在興安盟民間流傳的筷子舞,既有男性獨舞,也有男女群舞。在表演形式上由單手執筷子發展為雙手執筷子,肩部、腰部、腿部的舞蹈動作也更加豐富,舞蹈顯得歡快、明朗、新穎,淋漓盡致地表現了蒙古族熱情、開朗、剽悍、豪邁的民族個性。
三是安代舞。安代舞於明末清初發祥於科爾沁草原南端的庫倫旗。最初是一種用來醫病的薩滿教舞蹈,含有祈求神靈庇護、祛魔消災的意思,後來才慢慢演變成為表達歡樂情緒的民族民間舞蹈。
傳統的安代舞,有準備、發起、高潮、收場幾個程序,都由“博”來主持。安代的表演人數幾十、上百人不等,表演者圍成大圓圈,圈裏由兩名歌舞能手對歌對舞,眾人呼應踩腳、甩動衣襟伴舞伴唱,形成熱烈,歡騰的場麵。
在科爾沁地區,在逢年過節時、在慶祝豐收的日子裏、在喜喪婚嫁和迎賓的宴會上,人們都要跳安代舞。姑娘媳婦揮舞頭巾跳,小夥子脫去馬靴光著腳丫跳,孩子們做著鬼臉跳……
舞蹈動作有甩巾踏步、繞巾踏步、擺巾踏步、拍手叉腰、向前衝跑、翻轉跳躍、淩空踢腿、騰空蜷身、左右旋轉、甩綢蹲踩、雙臂掄綢等,這些優美瀟灑的動作,融穩、準、敏、輕、柔、健、美、韻、情為一體,形成了盛大的狂歡場麵,把美和對美的追求推向了極致。
四是查瑪。查瑪是藏傳佛教為了弘揚佛法、傳播教義、阻止邪惡誘惑、堅定佛門信念而舉辦的一種帶有慶典性質的藝術活動。
曆史上,在科爾沁地區乃至內蒙古全境,絕大多數寺院召廟都曾一年一度由喇嘛們表演這種舞蹈。現在,部分召寺依然傳承表演這種舞蹈。
科爾沁地區查瑪表現形式有三種:
一是經堂查瑪。表演者2至4人,於經堂誦經時主要通過手勢動作對佛進行功德禮讚。
二是米拉查瑪。在召寺前廣場搭台表演。人物有米拉、黑白老頭、狗、鹿等。狗、鹿均由人扮演,這種舞蹈以說、唱、舞、樂的形式,頌揚米拉撇家棄業,苦意修行,雲遊四方,傳播佛理,終成正果的故事。
三是廣場查瑪。在大雄寶殿前廣場上表演。人物眾多,程式固定,動作規範,舞蹈性最強,流傳較為普遍。
在查瑪表演中,登場者統稱護法神。護法神分大查瑪、小查瑪兩類。查瑪一般由13至15個舞蹈段落組成,多以單人、雙人、四人的形式表演。
凡屬大查瑪者,均以單人舞的形式表演一個獨立舞段,也有一神化作多神、按東西南北中方位同時起舞的。小查瑪多以四人舞的形式出現,也可在主神舞蹈時,以侍者的身份在旁伴舞。
舞蹈中大查瑪的動作沉穩獷悍,神態超然,舉手投足都很有造型性,體現了強烈的宗教內涵和人物的思想情感;小查瑪則動作靈活,節奏明快,不拘形態,較少神威,有很強的韻律性。
角鬥是流傳在錫林郭勒草原的一種模擬性舞蹈。由一個人表演兩個人摔跤的生龍活虎般的拚搏動態,而且表現得比生活中的摔跤還要生動、靈巧、幽默、滑稽,深受群眾的喜愛。
表演者要穿特製的服裝,身著蒙古袍的兩個小假人擺好摔跋姿勢縫在一起,使兩袍子成筒狀套在身上,紮好腰帶上身向前弓腰180度,兩個貼在一起的假頭正好頂在腰背上,用套上馬靴的雙手當做其中一人的雙腳,在歌聲或鼓點中做摔躍的各種抱、踢、蹁、鉤等技巧。
蒙古族民間還流行一種舞蹈叫圈舞。腳部動作由兩腳交替悠晃步,粗獷奔放的跳踏步,明快瀟灑的下身或側身跑跳步等幾種動作組成。
上身動作有甩手,與人背後拉手,眾人手拉手。舞者圍著圓圈跳舞,慢板跳得抒情柔和,快板跳得歡快敏捷,跳躍性強。整個舞蹈熱情奔放,感染性極強。
[旁注]
薩滿舞 薩滿教巫師在祭祀、驅邪、祛病等活動中的舞蹈。薩滿舞表現出原始宗教信奉萬物有靈和圖騰崇拜的內涵,舞蹈時,巫師服裝飾以獸骨、獸牙,所執抓鼓既是法器又是伴奏樂器,動作以模擬野獸或雄鷹為主。
鄂爾多斯 鄂爾多斯為蒙古語,意為“宮帳守衛”。位於內蒙古西南部,西北東三麵為黃河環繞,南臨古長城。鄂爾多斯曆史悠久,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在距今14萬至7萬年間,“河套人”就在這塊廣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閱讀鏈接]
很早以前,我國北方科爾沁大草原上,生活著父女倆。他們相依為命。有一天女兒得了一種奇怪的病,本地的醫生看了沒有辦法醫治。老父親隻好用牛車拉著病重的女兒到外麵去求醫。
走在半路上,遇上風雨,車輪陷在泥裏,車軸也斷了,父親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圍著牛車來回轉。女兒奄奄一息,生命危在旦夕。老父親哭得淚也幹了,圍著牛車高聲唱著祈求神靈的保佑。
歌聲引來了附近的鄉親,他們見狀也潸然淚下,跟著老人甩臂跺腳,圍著牛車哀歌。這樣唱著舞著,感動了上蒼,雨停了,太陽出來了,姑娘的病也好了,她也加入了舞蹈的人群,唱著,舞著。
這個奇聞很快傳開了,後來草原上不管是求雨、祭敖包、那達慕盛會,都用這種載歌載舞的形式,抒發人們的感情。人們圍成一個圓圈,敞開長袍的下擺,右手拿一塊綢巾,邊歌邊舞,曲調悠揚婉轉,人們給這種舞蹈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做“安代”。
獨具說唱藝術的蒙古說書
蒙語中,蒙古族說書被稱為“烏力格爾”,又叫蒙古書、蒙古琴書,是集說唱藝術發展大成的一種曲藝形式,主要流傳於內蒙古、黑龍江、吉林和遼寧等蒙古族聚集地區。
史料記載,烏力格爾產生於清初。隨著清朝封禁政策解除後,大批的山東人、河北人、河南人、山西人進入關東地區,齊魯文化、燕趙文化、秦晉文化等地方文化隨之傳入北方地區。
漢族曲藝得到了迅速發展。漢族曲藝中的許多長篇評書書目,以感人的故事情節,細微生動的描述,深深吸引了草原人民,也吸引了眾多蒙古族民間說唱藝人的關注。烏力格爾就是在此基礎上產生了。
烏力格爾最初的形式是說書的藝人身背四弦琴或者馬頭琴,在大草原上四處漂泊,四處流浪,追逐蒙古包和王爺貴族們的府邸,一人一琴,自拉自唱,精彩的說唱逐漸成為草原上最受人們歡迎的藝術形式之一。
烏力格爾的藝人稱為“胡爾奇”。蒼茫遼闊的草原造就了胡爾奇浪漫開闊的藝術氣息。
由於表演風格和故事內容的差異,胡爾奇的說唱或優美如詩,或懸念迭起,令聽書人全然沉浸於故事之中,忘乎其所在。經驗豐富的胡爾奇也可即興表演,隻要給出題目,即可出口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