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鏈接]
銘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記載:成吉思汗征服了花刺子模,在返回途中,為慶祝勝利,在布哈蘇齊海地方,今新疆、甘肅邊界舉行了一次盛大的那達慕大會,會上進行了射箭比賽。這次比賽中,成吉思汗的侄子葉鬆海洪霍都爾射中了目標。
13世紀中葉成書的蒙古族第一部文學曆史巨著《蒙古秘史》中,也有幾處提到射箭比賽的場麵。
小型比賽中的摔跤冠軍,一般獎一隻羊或幾塊磚茶,中型比賽的摔跤冠軍,獎一匹全鞍賽馬。有512名摔跤手參加的盟級大型比賽,則獎給冠軍以鼻帶銀環、背馱珠寶、綢緞等物的銀白色駱駝。授予 “像獅子一樣勇猛的摔跤手”、“似大象一樣力大無比的摔跤手”、“如老虎一樣勇猛過人的摔跤手”等美譽稱號。
富有地方特色的婚禮習俗
由於地域和傳統文化等的影響,草原民族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婚姻習俗。
蒙古族有搶婚和聘婚兩種婚姻製度。搶婚是奴隸社會的一種婚姻形式。13世紀以後,蒙古族進入封建社會,普遍實行聘婚製。
求親是聘婚的一項內容,是青年男女在定親之前,男方向女方詢問是否同意這門婚事。如果女方家同意,就可以定親。
擇吉日又稱擇喜日。男女兩家定親後,首先要請喇嘛占卜,選擇吉日,確定結婚日期。吉日擇定以後,由男家派媒人和親友帶上哈達、美酒、糖果等禮品,前往女家,同其父母商談結婚事宜。
談妥後,男女兩家開始準備婚事。一般是打掃喜房,或新搭蒙古包,宰牛殺羊,準備聘禮、嫁妝及其他結婚用品,通知雙方親朋好友,光臨賀喜。
青年男女定親後由男方家送給女方禮品,這叫彩禮。聘禮的多少根據男方家的經濟狀況而定。牧區常以牛、馬、羊等畜牧為聘禮。
通常,女方也要送出嫁的女兒嫁妝。蒙古族非常講究陪送嫁妝,男方送多少聘禮,女方就要陪送相應數量的嫁妝。因此,蒙古族有一句俗語:“娶得起媳婦,聘不起姑娘。”
娶親一般是在結婚喜日的前一天。新郎在歡樂的氣氛中,穿上豔麗的蒙古長袍,腰紮彩帶,頭戴圓頂紅纓帽,腳蹬高筒皮靴,佩帶弓箭。伴郎也穿上節日盛裝。一同騎上馬,攜帶彩車和禮品,前往女家娶親。
娶親者至女家,先繞蒙古包一周,並向女家敬獻“碰門羊”一隻和其他禮物。然後,新郎和伴郎手捧哈達、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長親逐一敬酒,行跪拜禮。行過禮後,娶親者入席就餐。
晚上,擺設羊五叉宴席,並舉行求名問庚的傳統儀式。宴席上,女方親友戲耍新郎,逼他下跪或半跪,求問新娘的乳名或奶名。新娘羞怯不言,或故意不答。新娘的嫂子和姐妹們也不作答,有意拖延時間。
這時,由男方的祝頌人與女方的嫂子相互答辯,並唱對歌,直到女方說出真實乳名,求名宴才告結束。求名問庚,實際上是一場智力競賽,以此表達蒙古族青年男女的聰明智慧。
第二天清晨,娶親者起程時,新娘由父親或姑父抱上彩車。新郎要騎馬繞新娘乘坐的彩車三圈。然後,娶親者和送親者一同起程離去。
蒙古族在娶親途中,娶親者和送親者縱馬奔馳,互相追逐,都想爭先到家,成為優勝者。為此雙方在途中要進行刁帽子競賽。
通常是送親者想方設法把娶親者的帽子搶過來,挑在馬鞭上,或者扔到地上,迫使新郎下馬去揀,以影響其行速。娶親者彼此掩護,而不讓送親者搶去帽子。一路上,你追我趕,互相嬉戲,具有濃鬱的草原生活氣息。
有些地區,娶親的日子,由男方殺雞占卜選定。當天,由女方父母與介紹人一起把姑娘送到新郎家。新郎家準備酒、肉招待。
新娘到後與新郎一起握刀殺一隻雞,看雞肝紋路所示吉凶如何,如不吉利則由新娘新郎各自再殺一隻,待殺到雞肝出現吉象紋路為止。接著,新娘新郎舉行喝酒儀式,每人麵前放一碗酒,碗邊抹上酥油,自己先喝一口,再喝交杯酒。
在鄂爾多斯的蒙古族,迎親那天,新郎以及迎親隊伍到達新娘家後,會被女方家當作上賓熱情招待,大家在一起又吃又喝又唱又跳,十分熱鬧。
男方祝頌人會悄悄地離開宴席領著新郎來到新娘的房間裏。待他倆在客位上坐下以後,陪娘就會端上來一個煮熟了的羊脖子招待新郎,並請新郎把羊脖子從中間掰斷,以試新郎的力氣大小。
為了戲弄新郎,陪娘事先將一根紅柳棍或一根鐵棍子巧妙地插進羊脖骨髓道裏。新郎如果事先有人指點,就會識破其中奧妙,取出柳棍或鐵棍,很容易地將羊脖子掰斷。
有的新郎則不識其中秘密,因而費盡力氣,弄得滿頭大汗。陪娘們則趁機用辛辣,但不懷惡意的語言挖苦,取笑新郎。
一般牧區,當娶親回到男方家後,新郎、新娘不下車馬,先順時針繞蒙古包三圈,然後新郎、新娘雙雙穿過兩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塵,表示愛情的純潔,新生活的興旺。盡管地區不同,拜火的形式各有差異,但都非常隆重熱鬧。
杜爾伯特蒙古族的拜火儀式別具一格。當新娘進入婆家後,院子裏燃著一堆旺火,新郎和新娘要一齊往火裏祭灑奶酒,並跪拜叩頭。旁側站著司儀誦念《火的讚詞》:
聖主成吉思汗發現的火石,訶額侖母夫人保存下來的火種,用潔白的哈達、奶酒祭祀,民族之火從古到今。請新郎新娘祈禱吧!神火是你們婚配的見證;請新郎新娘叩頭吧!佛光為你們傳宗接代。
新郎、新娘進入蒙古包後,首先拜佛祭灶,然後拜見父母和親友。禮畢,由梳頭額吉給新娘梳頭。梳洗換裝後等待婚宴的開始。
婚宴通常擺設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種奶食品、糖果應有盡有。婚宴席上,新郎提銀壺,新娘捧銀碗,向長輩、親友逐一獻哈達、敬喜酒。
小夥子們高舉銀杯,開懷暢飲;姑娘們伴隨著馬頭琴放聲歌唱。婚宴往往延續兩三天,親友陸續離去。而女方送親者還要留人陪新娘住1至3日。有時。新娘的母親也送親,要住10多日。
通常婚禮舉行後的第三天,新娘家要來人,看望新娘和拜見新郎家的親屬。來者多為姑姑、嫂嫂等人,她們各帶禮品或食品來到新郎家舉行認親儀式。
新郎家設宴款待。男女雙方彼此相識,相互問安敬酒,充滿著熱情洋溢的景象。
[旁注]
嫁妝 是女子出嫁時,從娘家帶到丈夫家去的衣被、家具及其他用品。各地、各民族的風俗習慣不同,其所送的嫁妝也會不同。
蒙古長袍 蒙古族的傳統服裝,俗稱蒙古袍,春秋穿夾袍,夏季穿單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較肥大,女袍則比較緊身,以顯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條和健美。一般蒙古袍的特點是寬大袖長、高領、右衽,多數地區下端不開衩。
哈達 是蒙古族、藏族人民作為禮儀用的絲織品,是社交活動中的必備品。哈達類似於古代漢族的禮帛。蒙古族人和藏族人表示敬意和祝賀用的長條絲巾或紗巾,多為白色,藍色,也有黃色等。此外,還有五彩哈達,顏色為藍、白、黃、綠、紅。五彩哈達是最珍貴的禮物。所以,五彩哈達隻在特定的情況下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