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高校食堂快餐化經營(1 / 2)

【摘要】高校食堂的快餐化經營是食堂經營管理上的創新之舉,高校食堂今後還應該逐步推行連鎖化經營,實行全程質量控製,推進食堂管理信息化。

【關鍵詞】高校 快餐 經營管理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整體提升,高校師生對餐飲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高校的大規模整合和擴招,對餐飲服務的內容和方式也提出許多新的更高要求。高校食堂在擴大規模,改善硬件條件的同時,經營管理方式也必須作出相應變革,才能適應這些新變化。近年來,通過借鑒移植,高校食堂的經營管理引入了許多新元素,其中,快餐化經營模式成為食堂經營管理創新的亮點。

一、食堂快餐化經營的主要做法

1、引入工業化生產方式。工業化生產是快餐經營的本質特征。經過近年來的設備升級改造和管理理念創新,高校食堂在很大程度上已從傳統的作坊式生產,逐步走向工業化。一是大力提高廚房設備的機械化程度。無論是新建食堂,還是改造老食堂,引進專業設備,提高廚房機械化程度都是建設者和管理者關注的重點。目前,不少高校食堂都已采用了自動蒸飯機、和麵機、揉麵機、麵點成型機等設備,有的還引進了米飯自動生產線,淘洗、加水、蒸製全程電腦控製,實現了主食生產全自動化。機械化不僅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有效地保證了產品質量,降低了損耗。二是實行菜品製作標準化。一些食堂借鑒快餐製作模式,實行標準化生產。如編製菜品生產的操作規程,明確規定每道菜主料多少、配料多少、佐料多少,乃至蒸、煮、炒、燉所需的時間,使人為因素對菜品質量的影響降到最低,保障了質量和口味的穩定。製定明確的原料、半成品和產品質量和份量標準。三是後堂工作程序化。後堂的每一項工作均遵循一定的工藝流程,采取流水作業的工作方式,明確崗位職能,實行質量控製。

2、實現就餐便利化。一是提供餐具。這是現在的高校食堂與傳統食堂的典型區別,也是食堂售賣方式與快餐廳經營模式接軌的典型特征。對需要穿行於不同校區的師生來說,隨身攜帶餐具非常不便,由食堂提供餐具解除了師生的後顧之憂。為方便師生攜帶,有的食堂還配備了封杯機,並提供打包服務。二是供應時間延長。隨著學校規模擴大,課外活動增多,特別是研究生等非日常上課學生人數的增加,使就餐時間難以統一,不少高校食堂都延長了供應時間,特別是晚餐有的營業到午夜,較好地滿足了各類師生的就餐需要。三是提供套餐。在提供單菜式售賣的同時,提供葷素搭配的套餐,既豐富了口味,也有助於均衡營養,受到師生的普遍歡迎。有的高校還探索建立開放式自助餐廳,將飯菜盛好後擺出,由師生自取,進一步方便師生就餐。另外,就餐卡的普及應用也提高了就餐的效率和便利。

3、食堂服務邁向規範化。一是強化以服務為導向。高校食堂作為後勤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重要職責,不少高校食堂采取教育和製度約束相結合,努力推動食堂工作人員轉變觀念、改進服務,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有了根本轉變。有的高校食堂還對接待就餐者的程序、語言和態度作出明確規定,以規範、熱情的服務迎接師生就餐。二是注重塑造就餐環境。不少高校食堂在裝修和設備采購階段就充分考慮了就餐環境問題,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對色調的選擇、標誌的設計以及餐桌的選型,借鑒了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廳的設計理念,力求創造簡潔、清新、愉悅的就餐環境。三是強調清潔衛生。對餐廳清理和餐具清洗有明確的步驟要求和嚴格的量化規定。如洗滌餐具實行“四步法”:一刮、二洗、三清、四消毒,並采用專用的三格池,標注洗滌液用量刻度和用水量刻度,操作人員按照標識規範操作,避免操作隨意性。四是售賣采用標準量具。標準量具的廣泛應用,保證了飯菜分量標準統一,有的食堂還采用統一的小碗蒸菜,飯用若幹規格的碗盛好再賣,進一步提高了菜品標準化水平。

二、提升食堂快餐化經營水平的努力方向

高校食堂快餐化經營提升了保障能力,較好地滿足了師生的餐飲需求。未來,應當結合學校餐飲服務的特點,繼續吸收借鑒快餐經營的成熟理念和成功經驗,並著力在提升管理水平上下功夫。